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和“贯通式”的培养模式探究

2017-09-14 08:11张艺馨迟浩然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关键词: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

张艺馨+迟浩然

摘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各种道德问题日益显露,尤其是值得关注的青少年人群。大中小学教育的断层,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割裂,加剧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现象。本文旨在探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如何完善在大中小学推进“一体化”和“贯通式”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贯通式;青少年;德育

為了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推进,帮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课题组在哈尔滨市分别对大中小学三个年龄段的学生、老师、家长调查发放了150份问卷,回收率百分之百,根据问卷调查研究以及当今社会背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和“贯通化”的培养模式做了简要探索。

一、内涵界定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于2012年十八大会议中提出,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确立了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体现了对国家、社会、个人的期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同时也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经过了曲折和不断强化的过程,如今方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石,指引着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一体化”、“贯通式”教育。

笔者认为,“一体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三者的德育资源,以到达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做人做事。通过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不仅仅在思想上讲道德,同时在行动上遵守道德规则。而“贯通式”则是针对大中小这三个不同的年龄段,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学生,加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行之有效,从而减少德育教育的断层引发的种种道德失衡现象。

二、必要性分析

(一)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迅速蔓延,伴随网络时代信息化飞速发展与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受外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文化角逐愈演愈烈。网络冷暴力更是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消息迅速传播,对于抵御力、分辨力和控制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尚未形成的三观受到了冲击,各种陋习层出不穷,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下降、金钱至上的观点、攀比之风盛行、对传统道德的淡化,以至于对前途的迷茫。甚至青少年犯罪低龄化愈加严重,根据2015年7月1《检察日报》报道,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这个数字令人吃惊,而在70%的未成年人犯罪数字中,14-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而近年还呈现上升的趋势。1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需要,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想素质发展,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利益诉求面前做出正确积极的价值选择,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难题。

数据显示,有5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中小学的教育衔接不上,有62%的大学老师认为大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中小学衔接不上,仅有3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思政类课程与以往的中小学教育相比效用更强,其余的学生认为效用降低或者内容趋同。可见当前我国对于大中小学的教育仍存在着衔接难题,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访谈发现,教育工作者没有考虑到学生年龄过度期的一些特殊性,没有依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案几乎大同小异,且教育手段也相互分离没有形成合力,这就导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是片面地吸收,并未领悟到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迫使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深谙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能力、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德育有机结合,实现差异化、个性化和阶段化,使德育达到有效衔接,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实现人生理想。

(三)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

1.三者的割裂。

长期以来,家长的传统观念即孩子自入学以后,教育只同学校挂钩,而不再是家长的责任,久而久之便导致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分离”。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陈旧的观点已然不适应发展潮流,反之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阻碍。数据显示,认为加强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家庭、学校之间缺少配合困难的家长占68.87%,认为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难在于学校家庭之间缺少配合的家长占58%,有91%的大学生家长认为家庭和学校之间缺少配合,可见过半的家长认识到学校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所以更需要受到重视并予以解决。

2.学校层面。

数据显示,8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学校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更重视理论教育,即通过书本知识等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52%的教师认为理论教育更能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目的是积极的,但这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意识层面,而没有真正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第一步,但实践方能出真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无异于纸上谈兵,当面对道德困境或者是生活中小小的道德选择时,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遗憾终生。有些学生虽然成绩优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于心,但是不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对于价值观取向模糊的青少年,学校不仅要在理论上下足功夫,同时要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方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青少年的生活中。endprint

3.家庭层面。

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冲击,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家庭结构逐渐出现了转变,离婚率普遍增高,各种民工潮带来的城市空洞化以及留守儿童的增多,对于心灵脆弱的青少年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进,“4+2+1”的家庭模式越来越普遍,“六成人一孩”成为常态,日常生活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娇生惯养。

在教育上,“害怕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作祟,对孩子的智育投入远大于德育,这一点在中学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现实生活中,言行不一现象比比皆是,在理论上教育孩子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现实层面,特别是面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却犹豫不決。如面对摔倒的老人,顾虑太多,怕碰瓷,想扶却不敢扶,没有传播正能量;在面临毕业生去向时,家长动用各种人脉,帮助孩子争取在发达的东部地区发展机会,或是进入到体制内捧起“铁饭碗”,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中东部地区的职位更是受到热捧,而西部偏远地区却出现用工荒。

4.社会层面。

数据显示,45%中学生的偶像是演艺明星,看新闻时68%的学生以社会热点和娱乐新闻为主,可见社会舆论导向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社会这个熔炉,各种信息稂莠不齐,对青少年的德育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2015年1月16日某歌手的去世的关注度远超过1月14日逝世的一代虎将张万年;2016年8月14日某明星微博的离婚声明超越人们对里约奥运会的关注而站上头条;各种娱乐花边新闻大过政治时事新闻的报导。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社会舆论导向更倾向于娱乐,迎合民众的低级趣味,而忽略了国家命运。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沟通合作的德育一体化机制来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分层化。

青少年在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道德发展阶段,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养成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是形成道德观念的最佳时期,大学阶段是三观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德育要在大中小学分层展开,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方案,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懵懂蒙昧的时期,也是情感起伏较大的时期,容易情绪化,此时主要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绪,让他们最直接、最感同身受地理解道德,形成一种内化于心的“文化习惯”。最直接的方式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榜样教育中,以榜样的形象来感染小学生,其次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传唱优秀原创童谣、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活动。适当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安排,从“是什么”开始积累,形成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2.中学阶段。

中学阶段应将对个人道德的培育转向到对社会公德的培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讲道德的好公民。在这一道德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教师要引导中学生在体验道德教育中对自身进行反思,明白自身的道德缺陷并加以改正。这不仅仅需要榜样的力量,同时还需要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实践,小到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大到进行一次义务劳动。对中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要趋于系统化,课程设置不求多,只求精,在重大历史纪念日或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清明祭扫等,由“是什么”转向“为什么”,强调实践意义,形成德育促进智育的教育格局。

3.大学阶段。

大学阶段作为一个人三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最重要的是践行良好的道德观念。大学应当注重对大学生的实践教育,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当体现在个人的做人做事中,在实践中内化构建道德。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志愿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生活,如三下乡、义务支教等活动,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命运,将国家命运同个人理想紧密结合,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同时,学校可以建立健全德育考核制度,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开发价值观教育的软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开设多种类型的价值观教育课程,作为必修、选修科目进行学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为什么”进一步深化为“怎么样”,强调学习的方法论和意义,创造德育智育相辅相成的新局面。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而言 ,社会作为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不可抹去,家庭是孩子的道德教育启蒙点,学校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缺一不可,三者割裂必然导致一个人的失败,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相互沟通与合作,方能形成正确的三观。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首先要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教育不单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周易·蒙卦》中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强调德育要从小抓起。由此可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动,使之更加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初衷是一致的,即培养健康的人才,所以两者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探索学校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如家访、家长会、微信等。在双向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状态,获取家长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形成两者合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教育。

2.社会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

社会是一个无形的学校,不仅有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且也有摧毁一个青少年的消极因素。所以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极大程度地削减社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发挥社会的正能量来感染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可以带孩子感受社会中的真善美,小到给年迈的老人让座,大到去到社区里做一些义务劳动,让孩子在身体力行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据显示,仅有15%的家长更倾向于带自己的孩子去红色圣地旅游,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国教育不够,所以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比如多推广免费红色博物馆的建设,鼓励家长多带孩子感受爱国情怀,让爱国教育从小扎根。

3.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相结合。

学校可以用积极的社会舆论来引导学生,如通过班会、讲座、观影、征文、评选先进学生个人等活动弘扬先进人物事迹,发扬感动中国人物的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设立公民意识教育学习宣传月和社会实践月;组织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同社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让社会融入到学校中。不仅将社会和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道德培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和“贯通式”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的配合和长期的试验考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不仅仅关乎于学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瑜.《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云南大学 硕士论文.2015

[2]车广吉;丁艳辉;徐明.《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东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蒋大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鲁东大学 硕士论文.2016

[4]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价值工程.2011年02期

注释:

王文胜 张苑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引关注 如何拯救“不良少年”.桂林日报.2015-7-17

项目:该项目为黑龙江大学2016年学生学理论课题项目,指导教师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庆斌、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黄影

作者简介:

张艺馨,女,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学生

迟浩然,女,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