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教学

2017-09-14 16:08文久江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7年4期
关键词:计分桌面桌子

文久江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提及实验,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实验必须是高大上的,必须开展小组合作才有探究价值,必须在实验室中才能进行。其实,只要教师设计合理,利用身边的物品就可以完成许多有体验感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学生通过独立的亲身操作,獲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对原理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课桌是学生学习的必用工具,下面笔者介绍几个以“课桌”为主要实验器材的小实验。

1实验一:声音的产生

1.1实验目的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2实验过程

用书敲打课桌面,学生会听到桌面发出的声音;但是无法观察到桌面的振动。为了让学生看到桌面振动的变化,可以将装有部分水的矿泉水瓶放在桌面上,用书敲打桌面,让学生在听到桌面发出声音的同时观察矿泉水瓶内水的情况。学生清楚地看到瓶中的水在晃动。

1.3实验结论

桌面发出的声音是由桌面“振动”产生的。

2实验二:声音的传播

2.1实验目的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2.2实验过程

(1)学生端坐在课桌前,用手指多次敲击课桌面,听桌面发出的声音。

(2)学生将耳朵贴近桌面,用和第一次同样大小的力多次敲击桌面,听桌面发出的声音,注意两次实验时耳朵与敲击点的距离应相同。

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比第一次听到的要大得多。

2.3实验结论

由此得出:不仅空气可以传播声音,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而且固体传声的效果比气体好。3实验三: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1实验目的

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2实验过程

学生端坐在课桌前,先用小一点的力推桌子,课桌未发生任何变化;再用大一点的力推桌子相同的地方,桌子被推翻或者被推得倾斜。

(2)学生端坐在桌前,用力往前推桌子,桌子向前运动或者向前方倾倒;在相同的地方,用力向后拉课桌,课桌向后运动或向后倾倒。

(3)让学生用较大的力推桌子的上部边沿,桌子可能向前倾倒;让学生将手移动到桌子中部位置,用相同的力往相同的方向推桌子,桌子不会倾倒而是发生平移。

3.3实验结论

由此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实验四:动力和重力谁大谁小

4.1实验由来

人教版物理8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4题:两对平衡力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一对是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另一对是汽车前进的动力和汽车前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但是在画受力示意图时,学生基本都把牵引力和阻力画得比重力大得多。

为了让学生了解重力和动力的关系,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4.2实验过程

(1)让学生将桌子抱起来,感受其用了多大的力。

(2)让学生用手抓住桌子边沿,拖动桌子,感受其用了多大的力。

(3)学生对比前后两次实验,得出拖动桌子时的力远远小于桌子的重力,这样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动力和重力的大小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做一些这样的小实验,一方面可以加深其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笔者认为,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定会逐步提高。

收稿日期:2017-05-26实验教学

《分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中学(437000)熊盛文

1学习内容分析

《分子》这节课是学生接触微观世界的开始,而分子、原子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分子是初中生首次接触的微观粒子,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零星的微观感知,没有理性的认识,因此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分子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从这里将开始用微观粒子的观点探究和解决化学问题。

笔者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和实验完成情况,安排以下课堂学习活动内容。

(1)分子性质和特征的知识内化和应用的测验与循环问答。

(2)氨分子扩散实验及该实验的改进、反思与再改进。

(3)结合课前讨论,微观展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从分子层次上研究化学问题。

2学习目标

2.1教学目标记忆

感知分子的存在;描述分子的特征;记忆分子的概念。

2.2教学目标理解

能列举一些物质构成的粒子或是列举一些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2.3教学目标应用

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能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一些与分子有关的宏观现象。

2.4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循环问答对日常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通过对实验中宏观现象的讨论,认识分子的特征。

2.5教学目标评价

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能从分子层次上研究化学问题。

2.6教学目标创造

实验改进与对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于生活中湿衣服的晾晒、蔗糖溶解、闻到花香等现象司空见惯,在初中物理也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分子是初中生首次接触的微观粒子,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零星的微观感知,没有理性的认识,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在认识上不能进入微观世界。学生喜欢教师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视频和自己动手实验,但学生在实验中重现象,轻分析,少反思。endprint

可让学生在以下环境中开展翻转学习,如:

(1)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让家长督促学生课前完成自主学习。

(2)与学校沟通,取得学校和教研组的支持、协作、帮助。

(3)课前与学生沟通如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形成共识,产生兴趣,做好配合。

(4)课堂上6人1组,分组合围而坐。

(5)分组方案:按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搭配,6人1组。搭配完成后,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征得学生同意后稍作调整。

(6)每组组长1人,计分举牌员1人,成绩记录员1人。

4课堂任务设计

课堂任务设计见表1。表1课堂任务设计

活动环节具体活动步骤、评价方式和规则组织形式时间分配及预备方案1.检测课前

学习。分发试卷检测,独立完成。分发课堂活动安排和答卷评分标准,组内合作评卷按人计分,满分为10分。独立和分组完成。7 min。

计时控制在時间内完成,评卷有困难教师及时指点。2.你问、我答、

他评计分。各组就课前学习收集的一些宏观现象提问,他组学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规则是:前组已经提问过的问题,后面的组不能再问。其他组对提问组和回答组分别计分举牌。每人在各组发问或回答的机会只有1次。计分按5、10、15、20分为档次。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平均分。按照1组问2组答,2组问3组答,3组问1组答,的形式循环问答。其他组计分举牌。15 min。

提问多种情况遇阻时教师及时引导。3.教师演示实验,分组完成改进实验,展示实验成果后反思,再设计改进方案。(1)上课前按组分发实验器材并完成实验准备。

(2)教师演示完成课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3)教师引导改进实验的思路,讨论作出改进方案。

(4)按方案分组合作完成改进的氨分子扩散实验。

(5)各组选1个在上次活动中没有发言的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并比较反思实验。反思从环保、药品用量、严谨等方面与教师演示比较。举牌计分按5、10、15、20分为档次。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平均分并点评和鼓励。

(6)按组讨论再设计一个改进方案用来分享。举牌计分按5、10、15、20分为档次。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平均分并点评和鼓励。

(7)改进实验预设方案。

①用酚酞溶液湿润小棉球后悬挂在空饮料瓶中,并拧紧瓶盖;②将注射器中的浓氨水注入饮料瓶底部后将瓶正放在桌面上观察。分组合作完成。15 min。

实验如果不成功或有意外发生时,能积极正确评价的发言者加10分。4.课前讨论结果再讨论,作出修改得到成果并展示。(1)讨论问题——如何微观展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课前用微观模拟示意图的形式表达讨论结果。课堂再讨论,作出修改得到成果并展示。

(3)课堂汇报讨论结果。

(4)计分按5、10、15、20分为档次举牌。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平均分。分组合作完成。7 min。

学生表达受阻教师及时引导,并用合适的方式展示。5.鼓励评价。(1)记录各组成绩,各组记录每人的成绩。

(2)教师总结分享感受。

(3)教师对课堂表现好的个人(每组1人)加5分,记入个人成绩。教师总结。1 min。

5教学设计反思

(1)合作学习的策略,从循环问答列举宏观现象解释微观变化,到分组完成改进实验和拓展能力展示,都需要合作完成。

(2)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都有展示和鼓励,使学生对下一步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

(3)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高,回答面广。

(4)活动中既有知识内化又有拓展练习。活动1、2、3内化知识,活动3、4拓展能力。

(5)提问者用宏观现象发问,回答者用分子观点解释。这样的活动既能内化知识,又能训练学生提问的方式,还能联系生活实际。这种提问方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用微观模拟示意图的形式展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是一个能力拓展与创新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完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分桌面桌子
桌面舞龙
擦桌子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基于APP在线控制双挤出头FDM桌面3D打印机的研制
桌面云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拼桌子
打桌子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