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青年辅导员工作初期的一点思考

2017-09-14 16:13费菲张卫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9期
关键词:年轻化流动性多元化

费菲+张卫青

摘要:青年专职辅导员是目前我国高校专职辅导员的主力,然而这一部分专职辅导员存在着群体年轻化、背景多元化和流动性大的三大特点。本文试着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专职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其成因,浅析了青年辅导员群体的三大特点形成的原因。以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为出发点,从个人能力提升的角度阐释了青年辅导员在工作中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品质。

关键词:辅导员;年轻化;多元化;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9-0011-02

大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三观确立的重要时期;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里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干部,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

然而,从当前各高校辅导员的构成来看,离教育部文件的要求还有着不小的差距。目前高校,尤其以理工科高校为甚,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呈现出年轻化、多元化和流动性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新形势的来源

1.大学生日常教育多元化的需要。从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史来看,辅导员设立初期是作为大学生的“政治引路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辅导员的职责由单纯的政治引领逐渐转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的学生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又出现了包括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帮困工作等多方面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已经由设立初期的政治作用走向服务性质,辅导员的工作包括了班级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辅导咨询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各类工作。

2.高校扩招的压力。自1999年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教育部推进实施了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政策。我国的本科生录取人数已经由扩招政策实施之前1998年的108万疯狂增长至2014年的698万。在高校在校生人数的急剧膨胀的同时,高校辅导员人数虽然一直保持增长但始终没有追上学生数量的增长,这也直接导致了辅导员工作量的激增和对辅导员工作能力新的要求。

二、辅导员队伍的特点

1.辅导员队伍年轻化。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辅导员中21—40岁的人数占到全国辅导员总人数的85%[2],我国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的趋势十分显著。

2.辅导员队伍多元化。辅导员队伍多元化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目前国内各高校在招聘专职辅导员时对应聘者的专业要求基本上无特别要求,辅导员队伍的学科可谓是工、理、管、文无所不包,一些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更倾向于招聘与本校专业相关或相近专业的毕业生做辅导员,以期能够更快更好的上手学生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队伍年轻化,很多辅导员都是所谓的“80后”,这些正处青年的辅导员在三观形成的过程中接收了比以往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的影响[3],因此他们的三观在总体积极向上的大前提下必然包含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3.辅导员队伍流动性。高校的扩招导致的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和辅导员数量增长缓慢在一段时期内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基本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各高校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行之有效且被较多学校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行政保研”(有的学校也称为“梯队保研”)。这种将本校应届毕业生保留学籍的情况下从事两年辅导员工作,有效帮学校解决了辅导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的增大。辅导员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因此其职业生涯中有诸多选择,很多人会选择继续攻读学位,或者因工作表现突出而提拔到学校的其他行政机关任职,这也是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的原因之一。

三、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由《规定》的要求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与辅导员密切相关。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关怀者,是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生活方式的指导者,是学生日常行为方式的引导者。

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者,掌握着最及时、全面的学生信息。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三观健全、人格完善、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适度的关怀能够帮助学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也不断觉醒,如何在这个时期做好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引路人,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关键。辅导员首先自身政治思想素质要过硬,同时也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沟通交流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政治引领工作。

进入大學,学习虽不再是大学生活中唯一主题,但依然十分重要。大学,无论在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还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上都与中学有巨大差别。如何改进学习方法,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活的过来人,提炼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帮助挖掘学生自身潜力。

我国大学基本都以住校制度为基础。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完全没有自主生活经历,宿舍制对这些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大学生来自于天南海北,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如何融入多元的生活环境是许多初入大学的学生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健康生活,也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所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适应、学习、成长,都需要不断摸索。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从习惯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角度助力学生成长。

四、辅导员工作初期需具备的素质

1.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由于多数辅导员的专业并不对口,甚至即使是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辅导员也并不一定就能完全胜任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胜任工作。针对这一现状,作为一个年轻的辅导员所最应具备的素质就是静心学习,学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在内的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来指导行动。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做好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2.诚心与学生交朋友。《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1]。既然要成为学生的朋友,首先是要成为学生信赖的人。如何赢得学生的信赖,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以诚相待”:从同理心的角度出发,切实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4],坦诚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诚恳地为学生指出问题,带着诚意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用辅导员的一颗“诚心”才能换得学生的“交心”。

3.一颗恒心做工作。辅导员的工作上对学校,需要将日常工作总结梳理,凝练升华;下对学生,需要将学校的政策和决议传达贯彻实施,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一定是统领全局又细致入微的,他既是教育者、管理者同时也是引导者和执行者,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最为紧密的纽带。如何理清日常工作中细碎繁杂的各类事物是一名辅导员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除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之外,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的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份恒心会帮助青年辅导员坚定职业信念,用最大的耐心和学生沟通,而这也正是辅导员工作比不可少的素质。

综上,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除了要对工作饱含热情以外,还应以“心静”、“心诚”、“心恒”为自己的职业之路打好基础,将辅导员的各项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

[2]吴晶.高校已有9万多本专科生专职辅导员 呈年轻化趋势[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5/19/content_11398346.htm,2009-05-19.

[3]戴瑞.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人生导师”角色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4,(3):6-9.

[4]郑玮.同理心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与运用[J].高校辅导员,2013,(4):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轻化流动性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康宝莱 推进品牌年轻化
直销年轻化战略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