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浅议

2017-09-14 08:25阿依古丽·吐尔地
魅力中国 2017年27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表达能力少数民族

阿依古丽·吐尔地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普遍处于边疆偏远地区,与汉族之间的沟通较少,所以在汉语方面基础基本是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所以汉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语言的教学需要从小开始,所以本文尝试分析如何开展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以达到提升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汉语教学;表达能力

汉语是世界上交际应用比较广泛的语言种类之一,要提高少数民族的汉语言的教学成效,就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认清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因素,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教学,不能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重视针对少数民族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成为新时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具备流利的汉语交流能力的学生成为当前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汉语言学习成效的因素

首先是环境因素。少数民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接触比较多的语言种类就是本民族自己的语言,缺少练习汉语语言的人文环境。其次,汉语言本身的文字障碍因素。汉语文字符号相对比较复杂,这就要求少数民族的学生要具备很强的理解能力。加上汉语词汇丰富,声调变化与语法变化比较多。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言知识的时候只是理解一些笃定的含义,对于延伸的意思理解不到位,学习难度增加。再次,文化习俗的隔阂因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信仰,也有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这是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汉语言文学作品是社会习俗的反应,包含着多元化的文化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对汉语言文学学习感觉到困难,一部分是来自于语言本身,还有一部分是对语言蕴含的文化因素理解不到位。最后,审美取向因素。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审美习惯也不相同。汉语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吸收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系统,这都给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

二、对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

1.帮助小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汉语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主动为小学生展示我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引导其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汉语是为了更好的运用,达到与他人顺畅沟通的目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考试上面。

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存在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的特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此特点为小学生引进新的事物,让小学生去主动模仿和学习。小学生普遍会以教师作为榜样,所以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习汉语。让小学生对汉语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形成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想法,教师此时予以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则会让小学生彻底爱上学习汉语,只有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到掌握了汉语表达能力就能够与他人顺畅的交流,才能够认真学习汉语。

2.通过开展汉语重点词语的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句子是由无数词语构成的,只有先充分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够正确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小学生想要理解整句话的含义,势必需要先掌握大量的词汇,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重点词语的教学在少数民族小学语文中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目前在汉语方面的基础,确定最合适的词汇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所选择的词汇应当具备高使用频率的特点,或者是语文课本中较难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就这些词语深入教学,并且准确解释其中的一些重点词汇,然后对这些重点词语所在的句子进行深入讨论,可以由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提出其中的疑问,然后所有学生共同来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借助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都得到显著的提高。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尊重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从中选择适当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汉语以此进行造句,提升学生对于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内外的充分结合培养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少数民族小学语文的汉语教学需要在课内外都构建一个汉语环境,通过这个环境的熏陶影响,提升小学生的汉语水平。

在课内要采取全汉语教学,但是照顾到小学生处在汉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必要时候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辅助。在完成基本汉语知识的传授之后,可以将课堂变成一个汉语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踊跃发言,用汉语展示一切自己想要展示的,对于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地方,教師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此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对于汉语的掌握程度。

在课外则引导小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汉语的交流,让语言学习与日常的生活密切结合,通过这种形式构建汉语环境,也会慢慢对那些不愿开口的小学生产生影响,逐渐掌握汉语的表达能力。

4.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开展打基础。

教师在少数民族汉语言的教学中应是积极的引导者、智慧的管理者和热情的鼓励者。要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教学成效,首先就要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才能为汉语言教学做准备。作为汉语言教师要关注自身的一言一行,用高尚的德行去感染学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教学工作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这是表率作用,也是示范作用。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中,有着明显的“向师性”,教师对待教学的行为能够影响学生的做事方式。汉语言教师还要有足够的爱心与耐心对待学生。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教师要对于那些不太听话的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对于汉语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少一点批评,多跟他们谈心。教师要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对待学生,在课上营造民主、有爱的活动氛围,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就会拥有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愿意主动接受汉语言知识。

三、总结

对于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学生,在培养汉语表达能力方面所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很多种,作为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且辅助以必要的训练和管理,促进小学生对于汉语的掌握和理解,切实提升少数民族小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彩安.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的“说话训练”[J].课程教育研究.2012(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表达能力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少数民族的服装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委婉语教学研究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