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创”背景下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2017-09-14 08:34霍学浩高鹏杨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9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双创

霍学浩+高鹏+杨坤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研究生教育质量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过程管理松散,科研条件欠缺,评价体系不科学,导致研究生群体出现了科研实践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科研创新意愿缺失等问题。通过强化过程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9-0051-02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生作为我国科研人员的后备军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双创”战略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因此,研究生教育质量不仅反映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更关系着我国科创实力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既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和研究生管理体系发展滞后,导致部分研究生读而不学、学而不研、研而不精,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极大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当前研究生群体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实践能力不足。科研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育实际中,不少研究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了培养过程,并没有养成严谨的学术思维和敏锐的研究意识;未能掌握文献检索、问题分析、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验证等基本的科研方法;更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和成熟的项目经验,科研实践能力严重不足[1]。这样的研究生就业时缺乏竞争优势,工作后难以实现自我提升,终生发展严重受阻。

2.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在國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新时期,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研究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依然是参加导师的研究项目。学生注重学习理论课程、完成科研任务、撰写毕业论文,习惯于在导师的安排下开展研究工作,对学术发展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甚少,难以产生创新创业灵感。此外,由于高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平台尚未完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学生培养要求。

3.科研创新意愿缺失。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和专业领域的由衷热爱是开展科研创新的根本动力。如今,不少学生考研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优势,研究生毕业后也不打算从事科研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读研拿到更高文凭或进入热门专业,以便找到满意的工作,对学术和专业本身毫无兴趣,缺乏投身科学研究或创新创业的主观意愿。这类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化读研动机,严重削弱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制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1.过程管理松散导致学生懈怠。当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依然是“窄进宽出”型,入学考试把关严格,一旦录取便万事大吉,学生缺乏学习紧迫感,极易松懈。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导师指导学生太多,分身乏术,往往采取放养式管理,其引导和督促作用十分有限,学生很容易荒废学业。在毕业答辩阶段,一些学校为了保证就业率和授位率,常常主动降低要求,更让学生无所忌惮。松散的过程管理助长了学生的懈怠心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

2.科研条件欠缺导致氛围淡薄。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科研设施建设和管理却相对滞后,学校没有充足的科研场地,导致部分研究生只能在宿舍或图书馆研究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到位,环境凌乱、嘈杂,身处其中很难潜心开展研究。此外,由于部分导师缺乏研究项目,研究生无法参与科研训练,科研能力难以提高。由于学术活动和外出交流机会有限,大部分研究生只能在实验室闭门造车,成长十分缓慢。科研条件的欠缺导致学术氛围淡薄,削弱了研究生投身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3.评价体系不科学导致风气浮躁。研究生评价是引导研究生成长发展的指挥棒,是激励学生潜心科研、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上,将研究生评价与奖助金评定画上等号,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忽视了通过评价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在评价内容上,趋同于本科生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成绩、科研成果的考查,忽视对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考查。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教师评价学生,强调量化排序,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2]。如此评价催生了学生追逐短期成果,崇尚奖学金评比的功利心态,使浮躁之气盛行。

三、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强化过程管理,用压力驱动学生进步,产生推动力;营造良好环境,用氛围熏陶学生成长,产生提升力;完善评价体系,用评价引导学生发展,产生牵引力;三位一体,构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解决当前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推动力。强化过程管理,产生压力驱动。强化过程管理,增加研究生的学习紧迫感和科研压力,激发其主动参与意愿,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首先,要加强毕业论文管理。严格执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盲审制度,建立毕业论文淘汰机制和弹性学制,使学生无法蒙混过关。强大的毕业压力能够激发主动学习意愿,提高研究生投身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学术诚信管理。落实科研成果署名导师审查、课题组审、学院审批制度,提高论文查重标准,杜绝学术造假和混乱挂名,斩断毕业捷径,促使研究生安心科研。最后,要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实行刷卡签到制,保证科研投入时间,防止懈怠心理滋生,提高研究效率。

2.提升力。营造良好环境,利用氛围熏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浓郁的科研氛围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首先,要落实导师招生人数与课题数关联制度,确保每位研究生都能参与科研项目。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包括充足的工作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安静整洁的实验室环境,保证学生潜心科研不被打扰。再次,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组内学术讨论、校外专家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帮助研究生掌握学术动态,拓展研究视野。最后,要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3.牵引力。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发展。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评价体系是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评价目标上,要以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宗旨。在评价标准上,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突出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包含科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块,鼓励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通过评价体系改革,把研究生评价的指挥棒指向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积极性,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晓东.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7):69-73.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