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

2017-09-14 15:54潘秋惠宫文飞贺明峰高旭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9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教学理念创新能力

潘秋惠+宫文飞+贺明峰+高旭彬

摘要:由中国高考制度选拔的大学生有主动适应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有效利用时间的意识和能力,注重规范性的意识和能力,归纳知识的习惯和较好的计算能力,以及思维模式固化,缺少质疑精神,对开放性问题缺乏认识等特点。创新能力包括观察力和质疑习惯,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完成计划的执行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因素。将大学生的特点与创新能力要素相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制度、教学理念和主动性来有效的完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

关键词:高考制度;创新能力;意识;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9-0240-03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研究型大学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途径,已有很多理论研究及具体尝试,岳晓东关于创新能力培养中大学生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的制约作用以及思维、人格、智慧方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形成的作用进行了讨论[1],林秀华等通过对院士的调查,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途径进行了富有启发的讨论[2],鲁嘉华讨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文化、创新方法和创新平台三个要素[3],刘榿等从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入手,讨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方式[4],李杨帆等以学科特点为基础,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讨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途径[5],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讨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可行性等,无疑是有意义的工作。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将十二年的学习成果体现在几小时完成的答卷上来体现成绩的。在学习与备考过程中,在思维模式、人格特征、能力构成等方面,形成一些特征,如何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创新能力要素,有效地培养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对中国大学生特点,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如果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中国大学生的特点

中国的高考体制,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十二年的学习为基础,通过高考分数,确定学生的排序,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一次考试的发挥,决定升学的命运。所以高考被高中生及中学教育重视是必然的。从而,如何在平时学习中认识和锻炼有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能力就是首要任务。经过高考的历练,中国大学生形成了如下几个特点。

1.主动适应环境的意识。高中生按部就班地学习,复习,反复的做题,有利于高考成绩的行为就尽量体现于行动,否则就要搁置、冷藏,甚至丢弃,哪怕是这些行为从人生發展角度是有益的,如关注新生事物,积累实践经验等。这个过程使学生要勤奋、踏实、忍耐、坚持,要把有利因素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其他因素都要抑制,这事实上形成了在认清环境基础上,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钟逸婧等对此有相应的分析讨论,尽管其调研对象是北大学生,但对中国大学生而言,这类品质是有共性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6]。

2.通过可行的学习计划,充分有效利用时间。

3.归纳知识,判断重要性程度,寻求知识交互作用。能把所学知识归纳清楚,显然有利于掌握它,而对所学知识在高考中可能的权重的判断,也有利于高考成绩的提升,各个知识点的综合,恰是一大类题目的体现。所有这些的反复强化,就使其成为习惯。

4.注重规范性的意识。考试大纲与试卷结构体现了规范性,解答方法总结出规范性,得分模式蕴含了规范性等。

5.较好的计算能力,这是题海战术的一个客观结果。

但同时也体现出许多弊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模式的固化。首先体现在基于考试大纲的死记硬背。每门高考科目,都有严格的考试大纲。其次体现在试题答案的排他性。除作文之外,所有试题答案是唯一的,形成非常强烈的凡事只有对或错的区分,对合理性、可能性少有认识。三是体现在类型题解析和范文背诵上。就是寻求对一类问题有效地回答方案,这种方案是有固定而有效的背景的。四是体现在只用学过的知识来答题。

2.缺少质疑精神。所学的内容通常是先给出结论,再进行论证分析,所接触的问题都有正确的唯一的答案,对题目本身的可回答性深信不疑。

3.对开放性问题缺乏认识。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相应问题在现有知识背景下,还不足以得到确切结论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和高考制度相悖,所以中学生较少有机会接触,从而也就没有机会去体会如何以观察为基础提出问题,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整合知识以试图去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关于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岳晓东给出了体现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智慧三个维度共十一个方面的构成要素[1],林秀华等介绍了清华院士总结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人格品质和研究动机等五方面的基本要素[2],陆静丹等将创新能力界定为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两方面等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7]。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本文认为首先体现在敏锐的观察力和质疑习惯,其次是恰当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三是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第四是制定可行计划以及完成计划的执行能力。第五是对结果的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指对周围事物的关注,从平常中寻求不平常,从经历中寻求机会。质疑习惯就是不满足于已知,积极体会未知,这可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警惕性。观察和质疑是创新的动力与源泉,观察和质疑的结果应体现在恰当提出的问题上。恰当的提出问题是指要以自己可以掌握的知识和自身的素质为基础,提出可以研究探索的问题。此时,可以掌握的知识可理解为学生个体已掌握的知识和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掌握的知识的总和。凡事不能只以已掌握知识来判断做与不做。而素质泛指体现于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动手能力、经验积累等诸多方面的非知识因素。恰当的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创新得以开展的前提,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创新。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增加知识量非常有效的途径,在信息的获得方式及驾驭程度方面均有体现,是创新能够进行的保障。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就不能开展起来。endprint

完成计划的执行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对应的要有相应的研究计划,形成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案,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不确定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处理,只需要在脚踏实地、坚忍不拔的素质的支持下,来切实完成计划,不能半途而废。完成计划的执行能力是创新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执行能力创新将难以实现。对结果的表达能力。对得到结果如何认识,其对应的结论是什么,意义何在,是需要相应的表达来完成的。表达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对相应结果的认识程度。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创新结果被认可的程度将会受到影响。事实上,表达能力既是创新得以认可的前提,是一项具体创新的终点,更是新的创新的起点。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胤等以调查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好奇心、冒险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方面的表现[9],鲁嘉华从创新文化、创新方法和创新平台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3],张国梁等从培养方案和保障机制角度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10],李杨帆等研究了我国现行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5],岳晓东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角度讨论了创新能力培养问题[1],林秀华等介绍了清华院士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法入手,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观点[2]。根据本文对创新能力的理解,下面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角度,谈谈有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1.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体,在宏观上可以通过政策、制度等措施,构建适合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在全国高校中已经营造出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学校首先要鼓励和尊重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表现。现在学生有很多奖学金类型,其评比规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有引领作用的,应适当降低以所学知识为基础通过答题得分的考试成绩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大幅增加体现创新能力的教学结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形成一个重视创新成果的氛围,这样,大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利用时间能力和注重规范性的意识起作用时,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环境和集体价值取向。其次,应努力增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这可体现于培养方案的调整、创新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实践环节的加强等。但本质是对学生提出体现创新成果的课业要求,并辅之提供足够多的机会。第三,营造足够多的提问题环境,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接触到具有一定开放特征的问题。在每门课的教学环节中,都要千方百计设置开放性问题,大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实在的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锻炼。第四是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例如开放实验室、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工作室等。

2.教师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者,首先要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创新能力发挥和锻炼的过程,科研的经历,会使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创新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会形成切身的感受。其次要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现在,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非常注重知识体系的严格性,这对大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培养和尊重大学生的质疑习惯,设置开放性问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解知识、发现过程等方面注重的不够,特别是大学低年级的基础课,教师若不刻意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工夫,就很容易体现出讲课、做题和以对错为特征的考试模式中,成为高中授课模式和学习方法的延续。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要求教师要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的来对待。第三,教师要采取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在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问题应以大学生的可接受性为基本前提,根据学科不同,其来源不同。有的就是前沿性问题,而更多的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一定范围内是开放性的问题。第四,教师应有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态度,教师科研素质的展示,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和示范作用,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结果。若每位老师都能如此,则非常有利于学校创新文化的形成。

3.学生。作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象,首先要有锻炼自身创新能力的主观愿望。这要认识到大学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而是做事。而所做之“事”,其来源,需要新的能力,要把“事”做成,也需要新的能力。这些能力,均和创新能力有关,所以,作为学生,要认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主动地寻求锻炼机会。其次是充分利用有利于创新能力锻炼和发挥的机会,身临其境,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切实经历做事过程。在大学中,有很多开放性的竞赛,关心特殊问题的社团,正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开放的实验室等,这些都是学生参与做事的机会。对这些机会的利用,要体现在主动性上。第三是刻意锻炼以自己知识和自身能力为基础,获取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非常习惯以自己已掌握知识为基础解决问题,但这常常不足以完成一件“事”,此时,就要通过自主学习,把需要的知识学会。这里包含查找所需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为所用的能力等。第四是尽量接触自己可以理解并有能力讨论的开放性问题。大学生接触的开放性问题最好是学术前沿问题,这类问题对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更大。这里的问题,要以学生可接受为原则,不必和所学专业挂钩。

创新能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它有着自身的构成要素。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功能,强调教师的职责,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需求,以大学生的特点为基础,将其特点和创新能力要素结合起来,切实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5-91.

[2]林秀華,汪健,杨存荣,杨永林.创新能力培养——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41-44.

[3]鲁嘉华.浅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要素[J].中国大学教学,2010,(2):12-14.

[4]刘榿,温涛,张小玲,武利,袁颖,刘慧英.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与培养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225-227.

[5]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6]钟逸婧,彭凌雨哲.中美两国精英学生准备“高考”行为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0(1):46-53.

[7]陆静丹,陈培玲.基于SEM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测量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1,(3):71-73.

[8]李玉丽,曹枫林.大学生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12-13.

[9]张胤,于明玉.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实证调查及其解读——基于学习者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1,(5):84-87.

[10]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教学理念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们准备好了吗?
高考制度必须实行重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