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2017-09-15 04: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开角马来酸眼压

王 卓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眼科,辽宁 锦州 121000)

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王 卓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眼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观察与探究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8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0只患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40只患眼),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与对照组患者(62.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眼压水平为(19.20±2.01)mm Hg,与对照组患者的(24.16±2.61)mm Hg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的效果较好。

拉坦前列腺素;马来酸噻吗洛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主要是由于自身眼部血流的动力学变化致使出现视神经的损害,是致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临床上多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来有效控制其眼压[1-2]。本文针对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0只患眼)进行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者(40只患眼)。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1~58岁,平均年龄为(42.25±1.4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2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56岁,平均年龄为(42.27±1.44)岁。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纳入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的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有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的程度等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

表2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水平(x-±s)

1.2 研究方法:对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治疗,方法为:每天晚上9点对患者使用0.005%的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进行1次滴眼,每次对患者滴1滴,连续治疗4周为1个治疗疗程。对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方法为,每天晚上9点对患者使用0.5%的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加0.005%的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的固定联合制剂进行1次滴眼,每次对患者滴1滴,连续治疗4周为1个治疗疗程。

1.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水平。其中,患者的治疗效果的评定方法为,完全缓解: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雾视、虹视、眼胀和鼻根处的酸胀等相关症状均已消失,患者的眼压下降到20 mm Hg以下;部分缓解: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雾视、虹视、眼胀和鼻根处的酸胀等相关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患者的眼压下降为25~20 mm Hg;无效: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雾视、虹视、眼胀和鼻根处的酸胀等相关症状以及眼压均没有得到明显缓解,甚至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给予研究以及相关分析,本研究中的年龄平均值等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应用χ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当P值<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相比较,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水平比较:治疗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相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而且,与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相比较,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之后的眼压水平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见表2。

3 讨 论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属于神经退行性的相关眼部疾病,严重影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3]。临床上主要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来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促使患者维持比较平稳且安全的眼压水平[4]。

马来酸噻吗洛尔属于非选择性的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断剂[5],马来酸噻吗洛尔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的结合进行阻断,有助于使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睫状体内的环磷酸腺昔降低,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房水生成产生抑制作用,使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房水流出率明显下降,进而有效控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6]。而使用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也可明显降低其眼压水平,因此,将拉坦前列腺素与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效果较佳。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要比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62.50%明显更高一些,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之后的眼压水平为(19.20±2.01)mm Hg,与对照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16±2.61)mm Hg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可见,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可明显提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有效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有助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恢复。

[1] 杨涛,项振扬,郑玥,等.马来酸噻吗洛尔与布林佐胺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临床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6):730-733.

[2] 左国进,刘卫容.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8):934-936.

[3] 周和平,汪银彩,韩丽丽,等.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6):3682-3684.

[4] 胡颖娟,刘占德.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99-100.

[5] 郑静,姜世菊.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8例[J].中国药业,2014,23(9):74-75.

[6] 沈琪敏,姚克,施晓琴,等.拉坦前列腺素联合马来酸噻吗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4h眼压及眼血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74-77.

R7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76-02

猜你喜欢
开角马来酸眼压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研究强化护理影响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马来酸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