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观察

2017-09-15 04: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房室孕产妇

杨 娜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甘肃 张掖 734000)

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观察

杨 娜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探究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改变的概率,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结果妊娠期女性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而妊娠晚期发生短PR间期改变的概率显著高于早中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妊娠孕产妇的心电监护,特别是晚期孕产妇的心电监护,能有效保证孕产妇的有一个良好的妊娠结局。

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

健康人群进行体检后心电图若出现短PR间期并不多见,即使是妊娠期的青年女性中短PR间期也并不多见。若妊娠期妇女被诊断为PR间期,也可以作为一种相对正常的生理性改变,但是也应当引起注意,避免其发展为心律失常[1],所以早期对妊娠期孕产妇进行心电图监控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我院对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产妇进行了心电图监测,结果发现中晚期孕产妇出现短PR间期的概率明显升高,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健康体检的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每组120例。妊娠组年龄21~39岁,平均(27.3±4.8)岁;孕周7~32周,平均(11.8±4.8)周;其中孕5~23周55例,孕24~40周65例。非妊娠组年龄23~38岁,平均(26.9±5.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静止0.5 h后,使用北京世纪金科提供的MIC-12 h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对患者进行检测,行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走纸速度控制在25 mm/s,振幅10 mm/mV。短PR间期的诊断标准[2]: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患者心电图60~100次/分钟时的正常范围内,PR间期在0.12 s内,QRS形态与时间均表现一致,起始部位并未出现预激波,未发生继发性ST-T段改变,同时排除窦性心律过速、房室交界性心律、预激综合征。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并比较不同妊娠期间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情况比较[n(%)]

2.2 妊娠组不同孕期发生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妊娠组不同孕期发生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情况比较[n(%)]

3 结 论

妊娠期女性随着怀孕周期的不断延后,其循环血容量会从第6~8周时开始上升,到32~34周时达到峰值,血容量增加约40%~45%[3],平均增加量在1450 mL左右,可维持该水平一直到分娩。孕产妇循环血容量增加后,心脏的负荷会随之上升,心肌细胞的耗氧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晚期妊娠孕妇由于需氧量相对增大后,静息状态的耗氧量相比非孕期组高出20%[4],引发组织出现相对缺氧。机体器官对氧气缺乏相对敏感时,由于反射性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房室结传导时间明显缩短,最终出现PR间期缩短。

PR间期反映的情况主要是激动在通过房室结与心房内的传导时间,房室结内部具有进行快速传导作用的特殊传导路径。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妊娠晚期的孕产妇相比妊娠中早期发生短PR间期的概率更高(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①孕产妇在晚期时的血容量升高,造成心肌负荷显著上升,孕产妇极易出现代偿性心率加快的现象。PR间期的正常值为0.12~0.2 s,由于心率加快后,PR间期会出现相对性的缩短。再加上妊娠期的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变化较为显著,交感神经的张力会明显升高[5],造成房室结传导功能性改变,进一步使PR间期缩短。②随着妊娠时间的不断加长,机体器官对于氧气的需求量会不断上升,而缺氧引发的敏感度更为显著,由反射性造成的交感神经兴奋会造成方式交界区的传导速度不断提升,还会降低高能磷酸键的产生,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对心电生理稳定性造成影响[6],房室结传导速度不断加快,最终导致PR间期缩短。③晚期妊娠妇女的呼吸肌与心脏负荷会明显加快,静息状态的耗氧量会随之增加,而PR间期也相应缩短。

综上所述,加强对妊娠孕产妇的心电监护,特别是晚期孕产妇的心电监护,能有效保证孕产妇的有一个良好的妊娠结局。

[1] 叶萍.妊娠引起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86.

[2] 李锐.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观察[J].吉林医学, 2014,35(10):2121-2122.

[3] 张莉.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63-164.

[4] 张莉.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1):480-480.

[5] 江山.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2,10(7):1147-1148.

[6] 霍力加,张丽,韩丽娜,等.乙肝病毒携带晚期妊娠妇女短P-R间期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0):3779-3781.

R54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096-02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房室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PDCA 循环管理对降低冠心病监护病房心电监护误报率的效果研究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