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Barrett食管关系的探讨

2017-09-15 04:17朱建琴龚雅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反流

沈 芳 朱建琴 朱 琴 龚雅萍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906)

幽门螺杆菌与Barrett食管关系的探讨

沈 芳 朱建琴 朱 琴 龚雅萍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906)

幽门螺杆菌;Barrett食管;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关系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但与Barrett食管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本文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如下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因“中上腹不适”就诊的患者填写反流性疾病调查表(RDQ表),总评分》12作为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的标准[1],并以配对方式选择消化性溃疡(PU)病例(经胃镜明确)。基本要求:①年龄在18~80岁;②性别相同,年龄相近,差别在10岁以内。排除:①有消化道手术史;②近期有NSAID服用史;③曾制酸、抗Hp治疗过。

1.2 GERD症状评分标准:回顾过去4周的症状,对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和胃内容物上涌进行评分,评价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度。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1分:症状不明显,在医师提醒下发现;3分: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偶尔服药;5分:症状非常明显,且影响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治疗;2分:症状介于1~3分;4分:症状介于3~5分。症状发生频度的评分标准为:0分:从未有过;1分:1周<1 d;2分:1周1天;3分:1周2~3 d;4分:1周4~5 d;5分:几乎每天有症状。症状总评分(Sc)为各症状积分之和,最高为40分。

1.3 Barrett食管诊断标准:根据2011年重庆Barrett食管诊治共识意见,本病诊断主要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当内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有柱状上皮化生表现,经病理学证实有柱状细胞存在时即可诊断为BE,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存在时更支持BE的诊断。

1.4 Hp的检测:取距幽门口2~3 cm处标本2块,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二者皆阳性诊断为阳性。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符合上述条件选取600对,其中男性394对,女性206对,平均年龄43.2岁,其中PU患者Hp阳性率远高于GERD患者(表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E检出率方面,GERD组和PU组的BE检出率相近(表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BE组的Hp阳性11例,阴性13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

随后GERD中Hp阳性者234例经过抗Hp治疗(BMC方案),停药4周后复查14C呼气试验,剔除Hp阳性16例,失访21例,剩余197例患者重新填写RDQ表,抗Hp治疗前Sc平均为19分,之后的Sc平均为23分。

3 讨 论

Barrett食管(BE)是长期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一种适应性改变,与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生直接相关。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美国或英国指南都把慢性GERD史作为危险因素。GERD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2]。有文献认为Hp与GERD发生无关,而有的认为Hp对GERD有保护作用,抗Hp可加重GERD[3]。但也有文献认为Hp是GERD的致病因素。本研究中GERD的Hp检出率38%,而PU的Hp检出率为61%,前者的Hp检出率远远低于后者,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Hp在GERD和PU中的作用不同。同时研究提示BE患者的Hp感染率和非感染率相近,提示Hp似乎和BE的发生无关。

表1 Hp感染情况[n(%)]

表2 Barrett食管检出情况

Hp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机制之一是其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似乎应增加GERD尤其是RE的发生。但本研究中GERD的Hp检出率较低,经过抗Hp治疗后(避免应用PPI)这部分患者的Sc均值增加,提示抗Hp治疗并未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甚至可能加重,提示Hp对GER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是:Hp导致胃炎,尤其是胃体胃炎可引起胃酸下降;Hp产生的尿素酶可提高胃内的PH值;产生细胞毒相关抗原的Hp对GERD有保护作用[4]。

总之,上述研究表明Hp在GERD的发生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一味的抗Hp治疗可能会加重GERD,甚至可能引起BE的发生。但因为GERD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未能将其他因素考虑在内,故二者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1] 许国铭.反流性疾病问卷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51-654.

[2] Shaw MJ,Talley NJ,Beebe TJ,et al.Initial validation of a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1,96(1):52-57.

[3] Richter JE,Falk GW,Vaezi MF.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e bug nay not be all bad[J].Am J Gastroenterol,1998,93(10):1800-1802.

[4] Fallone CA,Barkun AN,Gtlke Mu,et al.Associ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enotype with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and oth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2000,95(3): 659-669.

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30-01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反流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