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PCI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17-09-15 04:17孙海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丙组乙组甲组

孙海波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PCI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孙海波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PCI治疗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期阶段的BNP浓度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同时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其手术预后情况。结果患者BNP浓度以及具体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患者BNP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多只血管病变;甲、乙、丙、丁四组患者在Gensini评分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甲组和乙组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丙组和丁组(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越严重,其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就越高。BNP浓度检测可以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BNP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PCI治疗预后的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多发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疾病患者BNP水平一般会出现显著提高,现阶段,临床上认为要想针对患者开展科学的早期危险分层,应针对患者实施早期BNP浓度测定,针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科学判定,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1-2]。为了进一步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预后三者间存在的关系,本研究选择本院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期阶段的BNP浓度差异对其进行分组,同时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断其手术预后情况,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呈现如下。

表1 甲、乙、丙、丁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表2 患者血浆BNP浓度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本院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本院急诊科接受PCI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中男患者32例,其余28例为女患者,患者年龄下限值为39岁,年龄上限值为72岁,平均年龄计算结果为(59.5± 7.5)岁。本次研究对象缺血性胸痛时间均超过半小时,经硝酸甘油治疗无效。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均出现异常。本次研究对象排除存在心力衰竭病史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排除患急性心包炎以及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排除存在重症器脏疾病的患者,排除出现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针对患者血浆BNP水平进行科学测定,所有患者住院后马上对其开展静脉血液采集,采集量3毫升,选择由美国Biosite公司制造的Triage BNP检测仪作为检测工具,借助FIA方法针对患者BNP水平开展检测[3]。

1.2.2 针对患者心肌梗死后一个月期间的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是否出现再梗死现象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现象,研究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管死亡等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选择SPSS23.0数据统计学软件针对相关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数据,数据对比行t检验,不同小组数据对比则通过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借助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法针对两因素相关性对比进行分析;通过例数和%表示研究中的计数数据,计数数据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血浆BNP水平检测结果:本次研究综合分析患者BNP浓度,将60例研究对象划分为甲、乙、丙、丁4个小组,每个小组15例。甲组BNP不超过P25;乙组BNP浓度在P26~P50;丙组BNP浓度在P51~P75;丁组BNP浓度超过P75。甲、乙、丙、丁4个小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血浆BNP浓度以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关系:甲、乙、丙、丁四组患者在单支病变以及多支病变具体构成比例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的多支病变例数明显少于丙组和丁组(P<0.05);患者BNP浓度以及具体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患者BNP浓度越高,越容易发生多只血管病变。甲、乙、丙、丁四组患者在Gensini评分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甲组和乙组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丙组和丁组(P<0.05),见表2。

2.3 患者血浆BNP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甲、乙、丙、丁四组患者除梗死后心绞痛外,存在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在BNP浓度上与其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正相关关系(r=0.656,P<0.01)。

3 讨 论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调查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升高属于一种即刻代偿反应,患者血浆BNP浓度越高,其梗面积通常就越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缺血损伤,或者患者局部张力出现增加时,其BNP浓度均会发生提高。郭宝亮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以及与其梗死和心功能状况等存在密切关系[4]。本次研究发现,甲、乙、丙、丁四组患者在Gensini评分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甲组和乙组的Gensini评分明显低于丙组和丁组(P<0.05);甲、乙、丙、丁四组患者除梗死后心绞痛外,存在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患者在BNP浓度上与其冠状动脉病变表现出正相关关系(r=0.656,P<0.01)。该研究结果与朱凌凌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这意味着,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病变程度越严重,就越容易出现心血管事件。针对患者BNP浓度进行检测,能够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病情判断提供良好参考依据,同时有利于科学判断患者手术预后情况。

[1] 刘年安,李新,钱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炎性介质的关系研究[J].贵州医药,2016,40(1):43-44.

[2] 刘慧,李海剑,高传玉,等.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2):182-186.

[3] 王金波,程国杰,曹树军,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因子和心肌灌注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24(2):136-139.

[4] 郭宝亮,王晓丽.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2,52 (5):39-41.

[5] 朱凌凌.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及PCI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6):650-652.

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65-02

猜你喜欢
丙组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