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7-09-15 04: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冠心病疾病心理

刘 华

(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刘 华

(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目的研究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干预组25例,一般组接受冠心病常规院内治疗手段及心理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工作,观察两组心理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饮食、治疗配合情况、交流及疾病认知态度等方面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工作后,一般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冠心病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工作,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大部分患者情绪状态有所改善。

护理干预;心理疏导;冠心病;焦虑抑郁;影响

冠心病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疾病的统称,此种疾病是多发于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过长,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老年患者健康威胁较大,临床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1]。本文研究研究针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一般组25例与干预组25例,一般组包括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59.2±4.1)岁、平均病程为(15.6±1.2)个月;干预组包括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与9例,患者年龄平均为(62.1± 3.2)岁,病程平均为(14.6±2.4)个月。所有患者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

1.2 干预措施:一般组患者接受疾病常规健康教育工作,依据医师诊断及医嘱进行药物指导,全面进行病情观察,做好饮食指导工作,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告知冠心病基础病理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了解。干预组:①患者入院时对其提供冠心病基础知识,告知患者主要用药治疗过程、注重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基础认知能力,缓解恐惧感,提供较好治疗环境,同时注意对家属实施教育工作,告知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完成临床护理工作。②由于老年患者一旦出现疾病后,其内心情感需要则较为强烈,需要家属及时陪伴在患者身侧,且护理人员可鼓励患者的亲戚朋友定期来院探视患者。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重与患者多沟通,倾听其内心主诉[2]。③住院期间应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治疗环境,包括每日定时播放患者喜爱的轻音乐,指导其转移注意力方法,避免过多思考疾病对机体的伤害,缓解焦虑心理。可发展患者其他兴趣爱好,如看书、读报纸、听广播等,维持平稳心理状态,可以较好配合临床治疗,指导其减轻心理压力方法。④护士在为患者会制定护理计划时应注重结合其家庭经济压力等因素。住院期间护士应定期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发放冠心病宣传手册,提高其对疾病理解能力,重点对于药物使用等知识进行宣教,与患者日常交流时也应注意重复疾病知识要点相关内容,提高患者印象,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⑤医患之间应建立良好信任感,做好疾病饮食指导工作,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脂肪含量低、维生素丰富、胆固醇较低且低盐的饮食,告知其每日保持适当运动对疾病治疗有积极影响。⑥与家属共同商议患者病情情况,指导家属注重观察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反馈,护理人员做好心理干预工作,每次实施操作时均应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理解,及时告知其病情治疗进展,让患者对临床治疗工作有积极性,缓解内心不良情绪[4]。

表1 对比心理状况评分(n=25,分,x-±s)

1.3 观察指标:院内自制心理情绪观察表对患者进行测评,主要指标包括饮食、治疗配合情况、交流及疾病认知态度等,90~100分表示无焦虑情绪;80~89分可能出现焦虑;低于80分表示有明显焦虑或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理状况评分无较大差异,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工作后,一般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发病诱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患者有家族遗传史、过于肥胖、缺乏运动等均可能引起疾病产生。慢性疾病治疗时间较久,患者往往会出现心理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状态,且疾病治疗费用及家庭经济压力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其出现负面心理。针对上述情况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5]。

有学者经研究称[6],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院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大部分患者心理状况改善较好。本文得出,一般组患者接受疾病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不良情绪无明显改善。干预组进行在基础护理措施上增加干预手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大部分患者心理不良情绪改善较好。两组结论相符。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做好用药指导工作,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放松措施,保持心态平和,注重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大部分患者情绪状态有所改善。

[1] 刘辉,夏常泉,张薇,等.心理干预对高龄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3):372-374.

[2] 张学强,鄢利,艾瑛等.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74-276.

[3] 陆新芬,严忠慧.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28-131.

[4] 郭舒婕,宋葆云,刘玉玺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31-33.

[5] 邱辉,王晓春.护理单元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9-62.

[6] 陈宜,张光君,黄明君,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207-209.

R473.5;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49-02

猜你喜欢
冠心病疾病心理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