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度过围产期谨防妊娠期“栓塞”

2017-09-15 15:18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周忠信
益寿宝典 2017年18期
关键词:围产期主任医师孕产妇

文/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周忠信

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主任医师 廖菊芳

轻松度过围产期谨防妊娠期“栓塞”

文/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周忠信

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主任医师 廖菊芳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在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尽量别活动,会伤胎伤身,落下病根。其实,孕产妇在围产期缺少适当的运动,容易使妊娠期静脉血栓症“缠上身”,危害可不小。

静脉血栓可贯穿整个孕期

妊娠期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为同龄非孕妇女的5倍,并贯穿于整个孕期,且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三高”特点。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发是多种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其一,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诱导肝脏生成相关凝血因子,并降低纤溶系统的活性,造成生理性的血液高凝状态;其二,在怀孕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深部静脉,使血液回流受到阻碍,造成血流缓慢,淤滞在静脉中;其三,分娩造成的血管损伤,或产妇因做剖腹产手术、阴道受伤较为严重而较长时间地躺在床上休养,未能及早起来活动。这样,易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淤积在深部静脉血管中,发生凝结并形成血块,造成栓塞。

栓塞症初期症状隐秘

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肺栓塞(PE)、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以及其他罕见部位的静脉血栓形成。由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初期表现的下肢肿胀,有时与妊娠期的生理表现容易混淆而产生漏诊。临床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妊娠期妇女有无任何症状、体征的不同程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有症状者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呼吸困难,如若血块随着血液流动跑到肺部,阻塞肺动脉时,会出现低血压、休克、心衰,甚至猝死。

目前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抗凝治疗,其治疗药物已被证实不通过胎盘,在乳汁中也未发现,对胎儿及婴儿均安全;第二种溶栓治疗,虽已证实尿激酶、链激酶等常用溶栓药物基本不通过胎盘,但因存在较高出血风险,不宜常规应用;第三种是下腔静脉滤器(IVCF),其本身对血栓无治疗作用,但有助于防范肺栓塞。

孕期的有效预防对策

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虽然来势凶猛,但也是可防可治之症。孕产妇要树立正确的防“栓”意识,以轻松度过围产期。

孕期避免久坐久站。孕妇在生活中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如果不得不久站或久坐,如白天在办公室久坐时,可以半个小时左右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在怀孕后期,如果腿部刚出现静脉曲张,或已形成静脉曲张,应注意不要长时间站立,不要久坐不动或经常盘腿而坐,也不要时常步行走远路。夜里睡眠时,可用枕头将脚垫得略高一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顺畅回流;同时,避免发生孕期并发症。资料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及难产等并发症,都会增加患静脉栓塞的概率。

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即使在怀孕后期,孕妇也不要因行动不便而停止运动,还应继续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产后第一周是深静脉血栓症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运动应掌握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自然分娩的产妇,可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在床上靠靠,12小时后由家人陪伴去卫生间如厕,24小时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院的长廊里或家中卧室随意走走,并做一些轻微地活动,如床上翻身、抬腿、绕床行走等。即使是剖腹产手术后的产妇也不宜静卧,术后在知觉恢复后应及早起来活动。可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随后从床上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保证深部静脉血液不停地流动。

总之,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是妊娠期和围产期死亡的重要致死因素。不论是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血栓栓塞症及其危险因素,均在流产、限制子宫内胎儿生长和先兆子痫等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应当有效预防、及早诊断和恰当治疗。

找不同 15期答案

猜你喜欢
围产期主任医师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王希浩主任医师采用补、调、通法治疗闭经经验
孙宏新主任医师治疗肿瘤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