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根廷实证主义教育

2017-09-15 07:12叶昱彤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实证主义教育界阿根廷

【摘要】19世纪后半叶实证主义从欧洲传入拉美,由于拉美社会环境的契合,实证主义在拉美各国发展起来。阿根廷实证主义的一大体现是在教育界,政府政策吸引来的移民和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促使实证主义传入。政府建立的巴拉那师范学院是实证主义传入阿根廷的重要入口。实证主义教育在阿根廷为教育世俗化和义务免费教育做出贡献,但是政府过于注重学校数量、过度引进外国文化以及实证主义一家独大的状况都为一些学者诟病。

【关键词】阿根廷 实证主义 教育界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0-0201-02

本文论述的是实证主义在阿根廷教育界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实证主义在阿根廷教育界的传入、运用、贡献和缺陷都与萨米恩托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紧密相联。

实证主义通过移民和海外知识分子传入阿根廷,实证主义教育在巴拉那师范学院得到充分体现,实证主义教育衍生的1420法为阿根廷教育世俗化和免费义务教育做出贡献,但政府的一些政策不合理制定和运用又被阿根廷学界批评。

一、实证主义进入阿根廷

笔者认为,谈到阿根廷的实证教育,必须要提到萨米恩托这个人,他是阿根廷1837代的一个重要人物。1837代知识分子都十分重视教育在阿根廷发展中的作用,其中以萨米恩托最为突出。在萨米恩托一本著名著作《法昆多——文明与野蛮》中,他提到两种矛盾,第一种是城市文明与印第安的野蛮的矛盾,文明代表城市,而野蛮来自农村、草原、粗鄙以及没有约束。另一种矛盾是指欧洲先进文明相对于西班牙落后文明。萨米恩托认为,在历史上,罗萨斯和他的追随者们不仅代表印第安野蛮文化还代表西班牙落后传统。萨米恩托这一代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欧洲文明,把欧洲文明作为阿根廷建立现代价值观的榜样,这种现代价值观包括民主、自由和进步。

萨米恩托的政治生涯在1868年达到顶峰,这一年他被选为阿根廷总统,成为米特雷的继任者。由于萨米恩托及他的政治伙伴们一致把欧洲元素看作文明的象征,米特雷、萨米恩托以及阿维利亚内达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吸引移民和外资。1853年宪法的25条甚至规定“联邦政府鼓励欧洲移民。对从事农业、工业和引进并传授科学和艺术的外国人,在他们进入阿根廷国土时,不得限制也不得征税”[1]。通过这些有利于移民的政策,阿根廷移民人数不断增长。从1857年的4951人上升到1870年的39967人、1880年的41651人[2]。大量移民涌入带来各种欧洲思想,这些思想很大程度影响着阿根廷知识分子,其中就有實证主义影响。

除了移民的进入和流亡海外的知识分子的回归带来欧洲思想外,阿根廷本国的深层的社会变革也促使实证主义进入。阿根廷国内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科技进步等,这一系列变化促使人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并且积极参与到国家经济中。在这种情况下,萨米恩托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机构的目标是通过教授形成理性的基本知识,将新一代培养成以个人才智奉献社会的人民[3]。并且他坚持认为,大众教育不仅能够使每个人成为制造财富的元素和中心,还能够形成一种抵制社会暴力运动的意识。

二、萨米恩托创立巴拉那师范学校

1871年萨米恩托颁布的咨文中,为建立大学、博物馆和科尔多瓦天文台,与许多德国教师签订合同,并通报建立巴拉那师范学校以及在里奥哈建立一所新中学。

在萨米恩托组织建立的学校中,1871年建立的巴拉那师范学校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这所学校是实证主义进入阿根廷的入口点,也是阿根廷规范性、教育和文化定位的起点,它吸收了孔德和斯宾塞的思想元素、初期的实验心理学以及融合了达尔文人类学的折衷实证主义[4]。被这所学校采用的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因为除了他的关于人类宗教的理论,萨米恩托和他在关于个人自由理论上观点是一致的。在墨西哥、智利等国家,实证主义是为独裁统治服务的。不同于这些国家,在阿根廷,实证主义与尊重个人自由紧密相连。阿根廷学者意识到,国家的进步只能依靠以实践和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科学,但是这应该通过个体的主动性取得[5]。萨米恩托认为阿根廷需要一种尊重个人的秩序,这种秩序正是通过教育产生于个人内心的自由。目的是通过实证主义理论获得文化上的独立。

孔德的实证主义传入阿根廷,不得不提到一个意大利人佩德罗·斯卡拉布里尼。他意识到没有秩序的进步是无政府主义,而没有进步的秩序是停滞或退步,而且没有任何是绝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6]。这种观点正好与孔德和斯宾塞的理论契合。斯卡拉布里尼1868年到达阿根廷,在巴拉那师范学校以孔德观点为准来教授科学和哲学,他想把学生培养成思考者,因此他本人很少给出意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由,也从不发表任何意见来结束讨论。他尝试一种积极、自由的教学,方法特别之处在于不仅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鼓励学生学习自己思考。另一个要提到的是斯卡拉布里尼的继承者阿尔弗雷多·费雷拉,他致力于提高阿根廷内陆省份的教育水平。根据他的观点,学生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推测来直接地学习事物、生物、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而不是通过书本文章或老师的说法,因为直接的观察可以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而陈旧的方法只会摧毁个性,最终为独裁统治服务。

三、阿根廷实证主义教育的成果和缺陷

萨米恩托和阿韦亚内达政府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育,政府将小学作为阿根廷在经历混乱之后建立公民意识的一种工具。

实证主义教育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举措是扫盲。萨米恩托希望通过扫盲不仅使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的后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而且使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融入其中,基础教育正是实现全国范围的城市统一化的工具[7]。也就是说,小学教育的作用是在使人民获得读写能力的同时,使移民通过萨米恩托的政策融入到阿根廷社会中,因为萨米恩托主张并实行的政策吸引了许多移民来到阿根廷,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使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信仰的移民融入阿根廷。endprint

萨米恩托不仅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还意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也就是教育立法。1882年,在萨米恩托的倡导下召开美洲国际教育大会,在此会议上讨论了大众教育的状况、阻碍国家发展的原因、教育立法和改革。1882年,国家议会制定了一项重要的计划,即制定1420教育法,这部法律的制定为阿根廷教育改革贡献良多,其中教育世俗化和义务免费教育最突出。

教育世俗化打破了天主教教会对阿根廷教育的垄斷,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殖民时期,拉普拉塔河地区的教育由教会控制。实证主义的传入开启了教育世俗化,因此必然受到教会的批评和反对。事实上,实证主义并不反对宗教教育本身,而是反对宗教教育作为义务教育并且把天主教教义作为唯一课程。

为此,政府制定法令促进教育世俗化。其中一项是宗教教育不再由固定教师进行教学,而是由不同宗教信仰的牧师担任[8]。笔者认为,这条法令与实证主义强调的个人自由紧密相联,而且十分有利于殖民融入。因为它考虑到不同信仰的移民,不仅避免老师被迫教授与本人信仰冲突的宗教信仰,而且避免使移民被迫接受某种自身不信奉的宗教信仰。

因此,政府与教会之间产生了冲突。一部分反对这项法令的人认为从深层次看它实际上属于无神论的,而且它没有考虑人民的宗教情感,因为大多数国民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有一名名叫加洛的议员为宗教教育辩护,理由是宗教不会与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因为道德伦理和宗教信仰是不同的。笔者认为,把宗教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是教会控制和封锁人民思想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人民无法接收到其他思想。也就是说,教会实际上掠夺了人民的精神自由,而精神自由正是实证主义所提倡的个人自由中很重要地一部分。根据斯宾塞的观点,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最大的自由,自主选择信仰是个人自由的一种体现。因此,笔者认为,实证主义教育理论产生的这一法令为保证个人思想和信仰自由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证主义教育另一大成果是教育的普及和义务免费教育的实施。事实上,这曾经发生在阿根廷历史上。在殖民时期和解放初期,教师会组织的教学就是免费的,后来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施行过,但后来被罗萨斯征服取消施行了。在实证主义进入阿根廷并衍生出1420教育法之后,阿根廷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这为阿根廷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石。

实证主义教育在阿根廷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这些都为阿根廷学者所诟病和批评。

首先,萨米恩托政府十分重视小学教育因此建立了许多小学,但是相比于小学机制和教授内容的完善,他更注重小学数量的增加。这后来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法的一个争论点。

其次,由于萨米恩托曾居住在美国一段时间,他接收了许多美国学术界的思想。当他回到阿根廷,想采用外国的教育方法来解决本国的问题。这种思想在他的著作《法昆多,文明与野蛮》中充分体现,他在本书中表达了对美国和欧洲的崇拜。因此,萨米恩托政府实施实证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启用美国人和欧洲人,采用英语或法语翻译的教材以及美国的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萨米恩托因崇拜美国和欧洲文明而过于轻视本国的人才和文化,而本国的传统文化正是构成阿根廷文化的重要部分。一方面,过度引进外国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的社会环境必然与阿根廷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因此,外国的理论和方法并不都适用于阿根廷甚至产生一些冲突。

另外,卡洛斯·贝尔加拉曾批评道,在萨米恩托政府的推崇下,实证主义在教育界已经非自发地成为一种唯科学理论,其在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主导思想。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实际与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相背离。因为实证主义中倡导的个人自由的内容与后来阿根廷实际情况有差异。由于萨米恩托政府将实证主义作为阿根廷教育的理论依据,使其一家独大而阻碍其他思想理论的传播和运用,这一点恰恰阻碍了教育界的理论选择的自由从而与实证主义本身推崇的个人自由相违背。

综上所述,十九世纪中叶大量移民和海外流亡归来的知识分子将实证主义带入阿根廷。阿根廷社会处在变革时期,政府意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采用实证主义教育来培养下一代。而后建立的巴拉那师范学校是阿根廷实证主义教育开启和实施的重要体现。政府采用实证主义教育立法并施行,为教育世俗化和免费义务教育上做出突出贡献,但萨米恩托本人对欧美的过度崇拜致使阿根廷本土文化遭到威胁,实证主义在教育界独占鳌头又与实证主义本身提倡的个人自由矛盾。

参考文献:

[1]董国辉.阿根廷现代化道路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p61.

[2] Ernesto Torquist, C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Argentina Republicin the Last Fifty Years,p.15.

[3] El paradigma positivista en la educación y su crisis necesaria para un mundo heterogéneo.

[4] Positivismo, Normalismo y Educación Física en Argentina, Daniel Pallarola.

[5] Historia del pensamiento filosófico latinoamericano-una búsqueda incesante de la identidad, Carlos Beorlegui.

[6] Aspectos pedagógicos del positivismo en la Argentina, Luis Adolfo Dozo, p. 120.

[7] El positivismo pedagófico y la legislación escolar argentino, Celina A. Léctora Mendoza.

[8] El Positivismo Pedagógico y la Legislación Escolar Argentina, Celina A. Léctora Mendoza.

作者简介:叶昱彤(1992-),女,汉,四川成都,学生,硕士研究生,天津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证主义教育界阿根廷
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法律解释和价值判断
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比2020年同期低
分析实证主义、法律现实主义和法律方法的未来
重叠——2020年阿根廷Hello Wood建造节
阿根廷可能禁止敌敌畏和敌百虫的使用
陶行知·新学制
科学研究
《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鲁迅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可废止性与法律实证主义
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