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摘心时间对秋彤桃花芽形成的影响

2017-09-16 04:45孙洪雁苏胜茂付丽孙清荣曲健禄
落叶果树 2017年5期
关键词:花芽样本

孙洪雁,苏胜茂,付丽,孙清荣,曲健禄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末次摘心时间对秋彤桃花芽形成的影响

孙洪雁,苏胜茂,付丽,孙清荣,曲健禄*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

秋彤桃春季栽植当年6月,对50cm以上的直立长枝疏除或重回缩至20cm以调节树体结构,6~8月对40~50cm长枝进行了连续3次摘心促进花芽分化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摘心时间的早晚对花芽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明显。于6月5日、7月5日两次统一摘心基础上,在所设第3次摘心时间7月31日、8月10日、8月20日样本中,以8月10日摘心促花效果最佳,当年即形成可观的花芽数,且饱满双花芽所占比例最大。

秋彤桃;生长季摘心;末次摘心;花芽形成

秋彤桃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桃优良品种,个大、色艳、味香甜,近年来进行了一定面积的推广。经在宁阳县葛石镇河西村高广举的密植园中栽培观察表明,秋彤桃幼树生长强旺,一年可抽生3~4次副梢,其花芽自然分化率低,花芽瘦小、常偏芽,易着生于副梢顶部,坐果率低,果形不正等。然而同一园片中的岱妃桃品种在自然状态下即形成大量饱满花芽。根据绿色果品不施用多效唑(PP333)及类似药剂控制桃树旺长的要求,从建园第1年就探索行之有效的非药剂控制旺长的办法。2016年春开展了秋彤桃密植园定植当年前期促长壮树,中后期控长,副梢连续摘心促花技术,使栽植第2年即可形成每666.7m2产量1000kg左右。

1 秋彤桃试验园概况

山东省宁阳葛石镇河西村桃试验园,2016年2月27日定植,株行距1m×4m,起垄栽培,每株施入荣发牌有机肥5kg做底肥,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5%,pH值7。定植2年生苗木,苗高80cm,有分枝和部分花芽。树形采用高光效双株细V字形(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 1 0402760.X)。不定干,植株高度60cm以下的分枝贴干剪除,60cm以上分枝留1~2芽剪除,所有剪口涂油漆保护。滴灌浇水。

2 秋彤桃摘心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秋彤桃定植当年在园片中央位置选择同行内生长势基本一致,干径一致的树24株用于摘心试验。夏剪3次,疏除过密徒长枝,改善风光条件,长度超过50cm的直立长枝重回缩至20cm,空间小时疏除。结合剪枝对长度40~50cm的长枝摘心3次。第1、2次统一摘心时间为6月5日、7月5日。第3次摘心设3个不同的时间,分别在7月31日、8月10日、8月20日,以不再摘心处理的做对照。每个摘心处理6株树,每株选4个枝条,在90~160cm高度范围内由4个方向随机选取,共计24个枝条,进行标记。观察花芽形成情况,统计每枝双花芽数和饱满双花芽数,不调查单花芽,计算饱满双花芽所占比例。

饱满双花芽所占比例(%)=饱满双花芽数/总双花芽数×100

2.2 花芽质量形态标准

形成的花芽质量根据其形态分为两类:饱满双花芽和秕芽。饱满双花芽以叶芽为轴对称,芽体饱满,芽尖钝,芽体贴近母枝,鳞片与茸毛完整规则,为优质花芽(图1a)。秕芽有多种形态类型(图1b~f):不饱满花芽,双花芽以叶芽为轴对称,芽体细,瘦弱,芽尖细或散开,茸毛着生不规则;偏芽,指双花芽的一侧花芽发育尚可,另一则花芽秕;完全偏芽,指一侧花芽发育不良或尚可,另一侧花芽完全败落或根本没有发育;过渡芽即双花芽形成较早且有一定程度的发育,但发育过程或发育完成后受叶芽抽枝等因素的影响,使花芽结构受到破坏,顶端散开,茸毛不规则,芽体与母枝分离状明显,甚至花芽败落或不完全败落。

图1 秋彤桃3次摘心后形成的不同质花芽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各处理平均每枝的饱满双花芽、秕芽与总花芽数,分析其相关性、检验置信区间、差异显著性水平、T值、P值等反映花芽形成质量的指标。应用SPSS软件提供的LSD等单因素统计功能。

本次研究为小样本,通过bootstrap的样本重复抽取功能可在样本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构建较为可靠的置信区间,按bootstrap的最小重复抽样1000次,大大增加了模拟样本空间,使统计结果更加接近总体样本的分布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末次摘心对花芽质量的影响

表1为由SPSS所统计的秕芽数与总花芽数的相关关系、饱满芽与总花芽数的相关系数及差异水平。P<0.05,处于95%的置信区间内,证明花芽数据与相关系数的统计是有效的。其中对2的T=18.138大于对1的11.487,同时P=0<0.05,表明各期摘心其饱满双花芽数与花芽总数存在显著差异,且与秕芽数存在显著差异,即通常情况下饱满双花芽多于秕芽。对1的相关系数0.767低于对2的相关系数0.858,这可能与二次抽枝破坏了饱满芽结构有关。

表1 成对样本相关系数bootstrap检验

注:*取2倍是为了避免函数同变量冲突,与单组分别bootstrap1000次抽样结果相同。

3.2 末次摘心时间对饱满双花芽形成数量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第1次6月5日摘心,第2次7月5日摘心的基础上,8月10日末次摘心处理的每枝饱满双花芽平均值最大,为3.46个,占双花芽总数的65.34%,明显高于其他时间和对照摘心,饱满双花芽所占比例比对照高43.89个百分点。

表2 bootstrap样本每枝饱满双花芽均值

3.3 末次摘心时间段的确定

抽样调查是在有限样本空间下进行的,实际生产中一天内完成摘心是不现实的,应根据实际栽培面积确定合理的时间段。根据笔者的试验,生产上末次摘心应在8月20日前完成,如果时间紧张,可提前至7月31日,但摘心早的可于7~10天后进行抹芽,以保持枝条形成花芽所需要的营养。

4 小结与讨论

在水肥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对秋彤桃2年生苗定植后进行副梢连续3次摘心,可以增加花芽的数量。在前2次副梢统一连续摘心(6月5日、7月5日)后,第3次摘心时间的早晚对花芽形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明显。在分设的3个末次摘心时间(7月31日、8月10日、8月20日)样本空间内,7月31日摘心的饱满双花芽占35.23%;8月10摘心的占64.34%;8月20日摘心的占35.87%;不再摘心对照占20.45%。由此表明,①末次摘心时间7月31日,能较早地进行花芽分化,但此期二次枝抽能力较强,花芽着生枝会有部分饱满花芽受损或停止分化。②末次摘心时间7月31日与8月20日差异不显著。8月10日摘心后的饱满双花芽数和秕花芽数均最多,即总花芽数最多。③进行末次摘心的效果均显著优于不再摘心对照。从8月20日,末次摘心的刺激开始变得不够敏感,此后摘心越晚,成花越难或根本不成花。

可见,秋彤桃幼树应重视末次摘心,在宁阳县葛石镇的最佳摘心时间应在8月10日。若立地条件、气候条件、水肥条件等改变了,末次最佳摘心时间会有所改变,应注意加以对照和修正。

2017-01-25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鲁科字(2014)96号]。

孙洪雁(1964-),男,山东诸城人,研究员,从事果树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1578870637@qq.com

S662.1

A

1002-2910(2017)05-0008-03

*通讯作者:曲健禄(1966-),男,山东龙口人,研究员,从事果树植保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花芽样本
朱顶红花芽发育研究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园区的开放样本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村企共赢的样本
样本的价值
如何掌握苹果挂果树的花前复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