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河CBD空间环境相容性分析★

2017-09-16 04:13
山西建筑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天河商圈广场

方 兴 陆 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广州天河CBD空间环境相容性分析★

方 兴 陆 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以广州天河CBD为例,梳理了其近二十年的演变发展过程,总结了包括建筑体量与院落组合形式、街区改造、绿地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变化特点,并通过调查访问,探究了其具有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指出了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对于日后CBD区域空间环境设计的建议。

园林空间,商业综合体,传统街区,消费需求

广州市天河北至珠江新城片区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CBD,是城市新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拥有集购物、餐饮、娱乐、办公、商务、交通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群、经过改造的传统居民区以及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它反映了城市现代生活的态度,对公共环境而言,它验证了该公共空间的品质与公共参与的质量。

1 用地环境与历史演变——优势与挑战并存

广州天河CBD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还只是一片荒芜的菜地,周边零散分布着石牌村、冼村等城中村。1997年起,10多栋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天河北路沿线相继拔地而起,2010年亚运期间建设的中央公园花城广场与周边重要地标性设施共同组成城市“绿肺”。

天河商圈在良好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总体景观界面比较统一,路网布置平稳合理。尽管如此,对于天河商圈的景观设计而言却是优势与挑战并存。优势在于该区域地势平坦,纵向视野开阔,文物建筑少。挑战在于作为城市新中轴线一环、城市门面形象担当,对规划设计的水平有较高要求,既要能表达城市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要反映现代化设计特点和思想风潮。

2 天河CBD现代化的空间环境设计——园·市·地相容

2.1 商业综合体——厚重大体量到多庭小体量

CBD内早期的综合体建筑体块巨大、形状规整、室内外绿化空间甚少。为了适应建筑与地下交通系统接驳和削减建筑与人的尺度差的需求,建筑形体逐步碎片化和具象化,摆脱盒子状固有形态。图1通过复数的入口引导人车分流、在室外种植绿化和障碍物降低游人的行走速度,回归园林空间应有的游览节奏。园林绿地受建筑物外形和内部空间影响,风格亦从规整、严肃向自由、圆润过渡。天环广场外观形如一对鲤鱼,建筑围绕中央花园而建,地面只有两层,大面积的户外下沉式绿化广场将景观元素一直延伸到大楼室内,见图2。

全封闭的玻璃幕墙,固定的单元隔间,隔绝了楼内人员与室外环境之间的实质联系,是一般高层建筑的设计共性和弊端[1]。天河商圈的综合体则吸收了传统岭南庭园开敞、通透的设计精髓,将其立体化应用到复杂的垂直交通系统及封闭的建筑实体中[2]。例如高德置地冬广场有四个直通塔楼天面的中庭区域[3],核心筒空间对内部购物空间的光线、空气、温度进行调节,让各楼层保持自然信息交流。室内渗透着各种绿色元素,覆盖墙面的绿植肌理和配置在转角处的微景观,形成了贯通各“园”“院”“庭”的绿线,构建了三维的建筑整体绿色生态系统(见图3)。

建筑碎片化和错位处理衍生了大量边庭、露台和屋面绿地,庭院不大,却满是绿植,如烟青翠如许。万菱汇四层酷锅川菜火锅店有一个半圆形的室外复式围廊小庭院,通过鹤、荷陶塑、山石和小水池组景提炼出中国园林的精髓,在几平方米的过渡空间做出了极致的禅意,让人赏心悦目。圆形门洞和外部绿色植物构成一幅清爽的框景画面,别有一番趣味。置地广场西餐厅的露天庭院则是浓郁的西方宫廷式哥特风格,精致的欧式拱庭、黑色铁艺花架和精致的吊盘植物凸显了浓浓的贵族风情。

2.2 空间序列的转折点——慢生活的保留

中轴线上的天河南旧居民街区与周边现代化建筑在印象和功能上本来有强烈的反差,但在经过环境改造后融入了轴线序列中,成为感情转折点。城市空间明亮而开敞,街区则幽静怡人,保留和延续了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人文记忆及生活场景[4]。

街区改造内容包括街道拓宽和立面翻新,街道内部的肌理基本被保留下来。各类小店如广式小吃、精品店、书店、茶座等错落排列散开,行道树以自由的方式植在立面凹陷处,一些商铺外铺砌木栈道和平台,形成若干院落组合,使景观视线和节奏更曲折、多变、深远(见图4)。据调查,超过一半游人会在游览附近商业综合体后特地前来品尝小吃和散步。可见,旧街区世俗怀旧的生活气息,它的热闹、它的真实,完善了商业空间整体氛围,成为天河CBD空间序列的调剂点。

2.3 园林、街道、建筑的模糊统一——超大型生态社区

天河商圈一些早期的公共空间确实存在如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5]提到过的广场铺装面积过大、植物偏少等问题。而后来的环境改造渐渐将园林、街道和建筑三者融为一体,打破其边界。例如太古汇商城裙楼二层对外开放的屋顶花园则兼顾了交通疏导和市民活动空间营造。通过自动扶梯和踏步连接了地面街道和屋面的若干店面,不仅适合南方的气候特点,也体现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6](见图5,图6)。

3 空间环境感受分析

3.1 消费者调查分析

选择周一、周六早上和下午两个时间段进行口述式问卷调查,记录人群属性、数量、出行目的等相关信息,问卷共派发250份。从年龄结构上看,受访者中学生群体和老年人甚少,年轻人(19岁~35岁)和高薪中年人(36岁~60岁)居多,这说明天河CBD现代、简洁的设计风格对年轻人吸引力更高。75.7%受访者为结伴出行,这是由于区域内有多个开敞的城市广场和公园绿地,便于举办集体活动。从客源看,商圈本地客只有37.2%,其余均为外来消费者,可见天河CBD的辐射范围较大,与同类地段相比具有突出优势。从满意度来看,对建筑辨识度、广场及绿化设计都较为满意,普遍认为富有时尚感、记忆点。但缺点是传统元素和地域特色不足。

3.2 景观丰富性与生活原真性兼具

园林空间形态的改变,有当地水土环境的制约,有出于建筑自身可持续生态系统的考虑,但归根究底,场地的使用者是人。把天河商圈的主要消费群体大致分为都市白领、市内游客、外来游客三类。调查发现,天河商圈之所以吸引游客最重要的是它同时带给人丰富的景观和原真的生活感受(见图7)。

首先是丰富的园林景观的呈现。区域周边活动的高薪白领基数庞大,这个群体追求“景美”和“享受”。他们来往最频繁的场所如高档餐厅、会所等一般都会选址在空间开阔且采光优良的错层和顶层等处,以便于欣赏室外风景。室外风景也比较多样,有精致的露天小庭院、天河南幽静的旧街道绿地、花城广场的层叠式公园绿地,或是海心沙滨水公园景观。

其次是传统精神感受的还原。人们在一个地方居住的时间越长,对这个地方的感情就越深。一些城市商务区建设罔顾人们情感,一味追求设计的潮流和时尚,导致最终与周边环境严重分离,生活认同尽失。天河南小区跻身于广州最繁华的商区一隅,直至今日它依然是人们购物休闲的不二选择,原因就在于它保留了原来街道的生活节奏,与前后的天环广场、花城广场起到协调作用,让商圈生态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天河CBD商圈虽然历史不长,但也是这一地段过往城市生活的传承者、新生活与旧生活的协调者。在商业建筑、绿化环境、文化价值上成为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来文化的联系纽带,使整个区域内建筑、园林、街道高度相容,形成具有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但深入思考,依然能发现无可回避的种种问题,尤其是过度国际化使地域特色的体现严重不足。对于日后CBD区域空间环境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设计方法和思想潮流探索的层面,还应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着眼未来,进一步唤醒地方文化。

[1] 杨焰文.基于全过程设计管理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考——广州太古汇项目为例[J].南方建筑,2013(3):69-72.

[2] 杨 毅,李 纯.多、高层建筑与庭园空间[J].华中建筑,1997(1):69-74.

[3] 孙维群.教学建筑廊道空间创新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13(4):102-104.

[4] 刘 研,杨 毅.历史商业街区的生命力延续[J].华中建筑,2013(11):107-110.

[5]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97.

[6] 伦茵娜.城市商业综合体中的高层办公楼设计——以广州太古汇办公楼设计为例的案例分析[J].中华建设,2013(7):94-9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7)23-0005-03

AnalysisofGuangzhouTianheCBDgardenspace★

FangXingLuQi

(BuildingInstitut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

The paper takes the Guangzhou Tianhe for an example to arrange its commercial complex, block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Moreov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volume, courtyard forms, blocks reforming and green space ecosystem. And it find out the true reason why Tianhe CBD is attractive and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pointe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for future CBD regional space environmental design.

garden space, commercial complex, traditional block, consumer demand

1009-6825(2017)23-0003-03

2017-06-09★: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传统人居环境下的中国理景艺术研究”(编号:2017KB06)

方 兴(1989- ),男,在读博士; 陆 琦(1956- ),男,博士生导师,教授

TU984.13

:A

猜你喜欢
天河商圈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湖南省潇水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在广场上玩
一条天河走运来
天河CBD:集聚创新,遇见城市未来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