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7-09-19 22:25朱磊
三联生活周刊 2017年38期
关键词:记事打麻将小镇

朱磊

听奶奶说,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带着年幼的父亲,后来,奶奶为了生计带着年幼的父亲改嫁。后爷爷是镇上的供销社社长,在那个买盒火柴都要批条子的年代里,是很有实权的领导,后爷爷性格上的强势可想而知。后爷爷非常严厉,这在我记事后,特别有感触,我记得父亲、奶奶在后爷爷面前说话一直都是小声的。因为怕父亲受别人欺侮,更怕后爷爷对父亲苛刻,奶奶尽最大可能呵护父亲,有时不惜溺爱,甚至造成了父亲后来性格上的一些弱点。父亲的童年一定是极度缺少父爱和安全感的。

初中还未毕业,父亲就被后爷爷送到县城学习医院的化验技术,没多久,14岁的父亲成了镇医院的一名检验师。后来父亲常说他的工龄是医院里最长的。

不知道父亲第一次婚姻是哪一年,后来听奶奶说,是当时镇上一名非常优秀的女子,父亲和她很恩爱,奶奶和后爷爷非常满意。但结婚几年,一直要不了孩子,老人不情愿了,要父亲离婚再娶,我不知道父亲那时究竟做过什么样的努力和挣扎,但最终,父亲离婚了,娶了母亲。

母亲家在农村,从我记事起,父亲在家里一直是强势的,但并不代表母亲没有话语权,母亲性格很要强,虽然没有固定工作,但她通过辛苦劳动,尽力地为家里做出她巨大的贡献。她卖过凉皮、做过渔网生意、打过各种零工,用母亲的话说,她不想被父亲和奶奶瞧不起。那个年代很多男的都有很强的大男子主义,即便母亲再辛劳,父亲在骨子里对没有工作的母亲还是不够尊重的。从我和姐姐记事起,我们看到母亲在家里很辛苦,但一直处于弱势,孩子总是同情弱者,我们始终和母亲站在一起。

父亲中午和晚上都要喝点酒,母亲每每必须要做几个下酒菜,如果哪顿饭桌上菜少了些,父亲就会发脾气,经常会拿碗筷出气。父亲吃东西也不怎么顾人,现在想起来,这些毛病应该都是奶奶从小太惯着父亲的原因。

那个时候,小镇上的男人都爱打麻将。我记得小镇上的派出所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抓赌”,父亲也爱打麻将,父亲打麻将总是输多赢少,为此,母亲没少和他吵架,但父亲依旧没少打。那时通信还不发达,没有手机电话,母亲经常会在家等到半夜时,挨家挨户到小镇上去把正在麻将桌上的父亲往家找。有时候,母亲会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找,母亲总是怕在现场和父亲发生冲突,大部分时候都让我们进屋去叫父亲回家。父亲爱打麻将,也是儿时的我们对父亲十分不满的一个原因。

又到清明,父亲已经离去整整十个年头,我已成为一名父亲,在父亲的角色上再回忆父亲,过去的不满早已烟消云散,萦绕心头的是却是连绵不断的思念。

父亲这一辈子活得简单单纯,没有大的追求,对儿女也没有提过多高要求,再忆父亲,总是回想起他曾经对我提起的三个愿望。

小时候的我身体一直不好,一到冬天就犯咳嗽病,父母为此操劳不已。在我几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老家冬天太冷,我得了急性肺炎,是靠打针抢救回来的。父亲的第一个愿望是以后能住上冬天不冷的房子。

母亲病重那年,我和媳妇把二老从老家接到北京,那是父亲第二次来北京,父亲是第一次在有“浴霸”和暖气的浴室里洗澡,一辈子洗澡非常快的父亲那天却洗了很长的时间。

从浴室出来后,父亲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儿子,外面那么冷,家里却这么暖和,洗澡一点都不冷,这过的是过去地主家才有的生活,你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我和你妈就算走了也放心了。”

父亲的第二个愿望是他在陪护病重的母亲时和我提起的,他说:“这些年,我和你妈没攒下来多少钱,今后过日子的钱我多攒些,给你们在北京买辆汽车,省得你和小舒每天早起赶公交车上班。”

母親走后的100多天,父亲因悲伤过度冠心病复发,也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和我说起了他的第三个愿望,他说:“儿子,抽空一定要带我去我和你妈的墓地上看看,我想看看你妈现在住得怎么样,也想去看看自己死后住的地方啥样?”

在病床上没躺多久的父亲,很快离开了我们。父亲是在腊月里走的,姐姐说,父亲可能是怕我们过不好年,赶在过年前走了,也有可能是赶去地下陪母亲了。虽然吵了一辈子,但母亲真正走了,父亲还是受不了他一个人在这世上过春节。

猜你喜欢
记事打麻将小镇
《安徽记事》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记事中的“情节”
熊的小镇
妈妈打麻将
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