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艺女要嫁张岱

2017-09-20 11:34潇湘蓝
金秋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陶庵梦戏子湖心亭

◎文/潇湘蓝

为什么文艺女要嫁张岱

◎文/潇湘蓝

有美女写了一篇短文,大意是说若活在明代,她最想嫁的男人是张岱。

最近恰好在翻阅张岱的《陶庵梦忆》,看到《金山夜戏》一文,不禁愕然。

崇祯二年中秋节,张岱路过镇江金山寺,“月光倒嚢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一片白朦朦的仙境。作者惊喜不已,行至龙王堂时,已是二鼓天了(夜晚9点到11点),他带领仆从进到大殿里,叫随身的戏子们穿扮上了,“盛张灯火,锣鼓喧天”,大唱韩世忠王金山长江大战诸剧。“一寺人皆起看”,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目瞪口呆。直到张岱们尽兴而去。“山僧皆不敢问,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鬼、是怪。”

夜半入寺,锣鼓彩扮,鬼神皆惊。这位明末清初的大才子行事够出格的。

粗看,张岱因公出门,随身还带着戏子和全套戏具,一路吟风弄月,拍遍栏杆。偶尔兴起,竟不顾夜深人静,在佛门圣地,唱念做打,畅叙胸臆,随性之至。

又想起他的《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余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横,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动一静,皆是极致。这段文字,被不少文人墨客誉为千古散文之最,应该不为过吧!

可是,同一个张岱,一任性一冲淡,不知该如何择选。

然而,你若以为他任性妄为,纨绔非常,真错了。

崇祯二年,皇太极第一次入关征掠。明朝在这之后失去了战略主动,那时张岱只有三十出头,他在寺内大唱的“韩世忠王金山长江大战诸剧”,正是一腔剑气,满身盔甲。只可惜鬼神皆惊而人世且安。这种背景下,更觉张岱的《金山夜戏》凄凉悲怆。

此外,《陶庵梦忆》虽然写的是雅事。却又件件如工具书一般可以作为建筑、园艺、品茗、书画、古玩的专业书籍。又有文人独到的品位和气度在里面。和一般的风雅小品文是不一样的。

如《奔云石》,“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折。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两三句话即写出奇石的神理,妙比神喻,令人叹服。后半段引出黄老先生,待人接物,不以人等容丑分别。最后以“布衣褐被,十年可不出”表明自己的心志,是个既能享富贵又甘于清贫的本色文人。

如果说张岱和一般的纨绔子弟有何不同,只消看一看《陶庵梦忆》和《长物志》等,你就明白他玩得有多精致,多用力。

文艺女所爱的张岱,或如他的《自为墓志铭》,被一个“好”字囊括: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这样无穷无尽的“好”,生活是够热闹够痛快够清闲够富贵够世俗够高雅,当然也是够令无数人向往的了。

猜你喜欢
陶庵梦戏子湖心亭
湖心亭看雪
试论《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中专业玩家和“好事者”的关系
论《陶庵梦忆》的结构艺术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戏子匠
戏子匠
戏子说
《陶庵梦忆》“屋帻船”新解
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