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内在统一关系

2017-09-20 21:40黄祥于大海奚玉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理论体系中国化道路

黄祥+于大海+奚玉琴

摘 要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的高度有机统一。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当中,只有真正科学深刻把握三者关系及内涵才能增进教学效果,增强“三个自信”。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只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内容框架上又进一步立体地体现为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的高度有机统一。

1道路、理论与制度是“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有机体

“三位”指是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一体”则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应正确理解“三位一体”:“体”就是生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比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鲜活生命的个体,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活力四射,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个性,而是有着自己的“最鲜明特色”。这些特色又体现在哪?党的十八大首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界定为“最鲜明特色”,我们不妨进一步将道路喻为中国特社会主义这个有机体的行为动向,将理论体系喻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中枢神经系统(大脑意识),将制度喻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躯干。躯干是一个重要的载体,神经系统产生思想意识并指导控制着行为,行为实践将进一步反作用于其他两方面。三者各自的存在形式和功能不一,但统一展现着同一个生命有机体的活力,简单的理解这不就是“三位一体”之理么?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2深刻理解把握道路、理论与制度内在关系及其内涵

2.1道路是途径,是实践方向,是基础,最具有现实性特征,起决定性作用

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一切文明皆应起源于劳动,只有“动”才会有进步。从人类进化史可以看出,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还创造了人类本身,随着人类本身不断向更高级进化,人类又进一步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切文明成果和进步无疑离不开最基础的生产劳动实践,而生产劳动的效果则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水平。道路的的概括紧紧抓住“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无疑把握住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规律,会进一步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新“动”向,而这“动”向内在的也包含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好比一个人,只有动起来才有活力,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而且这不允许别人代劳。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在自己不断独立探索开辟道路的过程中,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才会更加完善自己的理论和制度体系。中国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铺展指明了现实方向和途径,离开中国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便是一座空中楼阁;实践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中国道路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2.2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是道路的反映,具有抽象性、科学性特点,起指导性作用

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是经过反复实践从无数正反经验教训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理论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和广泛的指导意义,理论一旦为人所掌握则将在再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我们不断探索开辟中国发展道路中经历了无数曲折才有的宝贵财富,每当实践进入一个新阶段,每当中国向前走一步,每当我们面临新的命运抉择,我们无不回首认真思索自己已经走过的路,从而总能得出更加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而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我们进一步走好下一步路都发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德国日本纳粹分子用荒谬的理论自欺欺人给自己的国家民族的带入歧途造成了世界的灾难进而也毁了自身,足见谬论误国之多么可怕!当年我们正确的对待了毛泽东思想,从而避免了重蹈苏联的覆辙,今天和今后更需正确对待这来之不易的理论体系,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科学指南,是经历风雨洗礼结出的成熟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在前进道路上实现新的理论创新,如此我们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阔。

2.3制度是保障,具有具体性、操作性特征,起规范性作用

制度是什么?制度是规范,是章法,是行为准则,是比较具体的东西。再打个比方:一个人已经有了较好地思想(理论),但是怎样来进一步保证自己具体的行动中做到有章可循、不会朝三暮四、东摇西摆从而影响达成目标的实际效果呢?很简单,那就给自己定一些规矩和准则啊,严格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做法,使“不逾矩”,这样使起力啦,就能保证作用力的方向和效力,比如要想身体健康,那就得注意饮食多运动啊,但是怎么个注意法运动法,那么这个人可以根据科学规律制定较好的准则(例如:一日三餐以素为主定时定量,坚持每天锻炼半小时,只要效果好那就长期坚持这种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将那些做得好的、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持续健康发展的做法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定下来。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人民民主专政为我国之国体,人民代表大会为我国之政体,这根本性的制度是不能动摇的,但在基本制度和诸多具体制度安排上是可以适当灵活调整的,如公有制,我們以前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深刻的阶段就认为只有纯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但后来我们根据实际国情认识到了一定比例的非公有制的地位和意义,于是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更准确的调整,结果就更好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和政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除了看是否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还要看其作出怎样的制度安排,提供什么样的制度保障。因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邓小平意味深长地说,还是制度靠得住些。”

3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马克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为了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始终把握住一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主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重点,该三者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统一性,没有马克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更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主义中国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是无法直接拿到中国来用的,那只会自食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不切实际做法的恶果。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在中国不断发展了马列主义,使马列主义的生命得以不断生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我们自信满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步伐愈加坚定(信念使然),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正不畏挑战,抓住机遇,向着全面小康和加速推进现代化的目标奋进。

作者简介: 黄祥(1983-),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专职教师,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于大海(1981-),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专职教师,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奚玉琴(1987-),女,汉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专职教师,讲师,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0557/351494/351500/index.html.

[2] 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14/c49152-21469987.html.

[3] 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3/0108/c117092-20129824.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体系中国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再认识①——兼论“依经立义”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之关系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