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演变与发展述评

2017-09-20 15:59何春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际比较演变苏格兰

何春

摘 要:《我们的学校有多好》指标体系作为苏格兰开展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工具,于1996年正式发布,并于2002年、2007年、2015年经历3次修订。深入分析该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演进逻辑和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指标体系在设计上逐渐趋向多维化、立体化,理念上鼓励学校通过自我评估达到自我改进。强调所有人的责任、鼓励合作、重视领导力是指标体系内容变化的新方向。该质量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对我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格兰;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演变;国际比较

苏格兰虽然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拥有高度自主权,其法律系统和教育系统都相对独立。苏格兰历来重视教育,致力于通过教育实现“卓越和公平”[1],对其良好的教育制度也十分自信。事实上,与其他国家及英国其他地区(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相比,苏格兰的教育水平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强劲。2015-2016年度,苏格兰小学生师比为16.7∶1,平均班额为23.5人[2],均好于英国整体水平(20.8∶1[3]、25.3人[4])。苏格兰也被认为是欧洲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5],2013年,苏格兰16~64岁人口中达到国际职业资格(NVQs)4级①以上的比例为39.4%,高于英格兰(35.0%)、威尔士(31.4%)及北爱尔兰(28.1%)[6];2016年苏格兰25~64岁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为47.8%[7],高于英国整体水平(42.3%),也高于其他欧盟国家。

“提供独立的教育评估”是苏格兰教育部未来三年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早在1983年,苏格兰皇家督学团(HMIE)②就开始了对苏格兰学校的督查工作,并制定了专门的质量指标体系——《我们的学校有多好》(How good is our school),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从1996年发布第一版以来,苏格兰的这套教育质量评价工具一直随着教育实践的变化而修改,具有较强的延展性[8]。虽然我国与苏格兰在国情及教育体制方面差异较大,在指标设计上不能直接套用,但指标体系在演进过程中反映出的评价理念、设计思路变化还是值得关注与解读的。系统梳理苏格兰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变化、追踪其演变历程、深入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对我国发展中的教育质量及其评价指标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概述

(一)指标体系的缘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引发了苏格兰人对教育投入产出的关注[9]。1988年,苏格兰相继发布了《有效中学》(Effective Secondary Schools)、《有效小学》(Effective Primary Schools),以帮助学校开展教育质量评估,明确教育投入是否取得了相应结果。1992年又出版了绩效指标与校风指标作为质量评价依据,这是苏格兰第一套办学质量指标[10]。1995年,皇家督学团发布了《苏格兰学校的质量保证:进度报告》(Towards Quality Assurance in Scottish Schools: A Progress Report),在总结调研结果的基础上,1996年发布了第一版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我们的学校有多好?使用绩效指标开展自我评估》(How Good is Our School?Self-evaluation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指標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留级率、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花费的时间、家长对学校表现的态度等,希望借此帮助学校在绩效评价中提高评价标准的透明度(Transparency)。2000年,《苏格兰诸校标准法》(Standards in Scotlands schools etc. Act 2000)颁布,法令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所管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出意见并公开发布。2002年,第二版《我们的学校有多好》指标体系发布,并用“质量”(Quality)一词替换了第一版中的“绩效”(Performance),重心由此开始向“质量评价”倾斜,为学校开展持续的自我评估、促进教学实践提供帮助。至2015年9月,《我们的学校有多好》指标体系已发布至第四版,官方评价这一指标体系是苏格兰学校开展质量评价、改善教学方法的关键工具(见图1)。[11]

(二) 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目前,除了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苏格兰的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学校均可以使用这套指标体系开展质量评估。这种普适性提高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可比性,使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可以相互比较。学前教育阶段使用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为《我们的早期学习和保育有多好》(How Good is Our Early Learning and Childcare),从2016年发布的最新版本来看,其指标体系框架和《我们的学校有多好》大致相同。

(三)指标体系的使用

虽然该指标体系在持续更新,但其在使用上始终围绕三个核心问题:我们现在做得怎么样?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将要做什么?最新的指标体系中又对这三个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即“向内、向外、向前”:“向内”分析现有的工作,“向外”了解更多当地及全国层面的优秀教育实践案例,“向前”则指根据以上信息来决定需要长期持续改进的内容。

为保证评价质量,从第三版开始,指标体系还从定量数据、人员意见、直接观察三个方面提出了“三角测量”的概念,以确保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建立在强大的证据基础上。其中,定量数据包括学校收集的学生成就、出勤、留级等信息;人员意见来自对工作人员的访谈、与家长面谈、调查问卷等;直接观察则既可以观察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观察工作记录、课程材料、家长报告等相关文件。

(四)指标体系的应用跟进

苏格兰教育部鼓励学校采用该套指标体系每三年对涉及的关键领域进行一次自我评估。但学校层面的评估往往会忽略其与其他学校的差异[12],因此苏格兰教育部也从国家层面验证学校的评估结果,为质量提供“外部保证”。苏格兰教育部每隔几年还会发布调研报告(见表1),从国家层面回答“我们的学校有多好”及“我们的教育质量有多好”。制定指标、开展质量评估、发布调研报告的过程是循环的、迭代的,指标体系会根据调研结果进一步修改,使其紧跟国家教育实践发展的步伐,以期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国家教育质量现状与问题。endprint

最新报告《2012-2016年苏格兰教育质量与改进》显示,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苏格兰教育部使用第三版《我们的学校有多好》指标体系评估了524所小学、109所中学、57所特殊学校。报告同时公布了学校在提升绩效、学习者经历、满足学习者需要、课程、自我提升五个方面的评估结果。以小学为例,“学习者经历”方面的评估结果最好,84%的学校在“好”(Good)以上,“课程”方面的评估结果相对不够理想,58%的学校在“好”以上(见图 2)。

值得一提的是,为配合最新发布的第四版质量指标体系,同时广泛收集了相关机构人员对督导工作的意见,苏格兰教育部从2016年起实行了一系列新的督导方式,包括:全面督导模式(full inspection model)、短期督导模式(short inspection model)、本土化专题模式(localised thematic model)、邻里模式(neighbourhood model)。不同的质量指标灵活采用不同的督导模式,如指标“为自我改进而开展的自我评估”从2017年2月起使用短期督导模式进行评估,指标“变革领导力”从2016年8月起使用全面督导模式进行评估。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本土化专题模式和邻里模式还在研究和开发中。

二、指标体系的演进历程分析

(一)基本理念变化

对各版本③的指标体系的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2002年时的苏格兰学校评估强调自上而下的过程,强调流程正确——填写质量检查报告、观察课堂、完成质量调研报告等;至2007年,学校自我评估文化逐渐得到认可,指标体系侧重于完善自我评估机制,旨在通过自我评估帮助学校找到问题,从而改进发展规划;2015年发布的最新版本则强调“所有人的责任”(responsibility of all),提出为“自我改进”而开展自我评估,认为这一过程应由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通过合作共同完成(见表2)。

(二) 框架及内容变化

第二版质量指标体系有7个关键领域共33个二级指标(见图3);第三版有9个关键领域共30个二级指标(见图4);第四版则将多个领域合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15个二级指标(见图5)。从第三版开始,评估等级由四个(非常好、好、一般、令人不满意)细分为六个(卓越、非常好、好、一般、弱、令人不满意),并给出了每一等级判断标准的详细描述,例如达到“卓越”等级意味着学校在指标涉及的领域进行了突出、领先的实践,值得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和推广;而处于“令人不满意”等级则意味着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重大缺陷,需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第三版质量指标体系提供每个指标在“一般”和“非常好”等级的具体描述,以帮助学校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第四版只提供“非常好”等级的具体描述,但增加了相应指标的高效实践描述及挑战性问题清单。这意味着学校不仅可以通过指标体系判断自己的等级,还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高效实践是如何进行的、有怎样的特点,以及未来有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从而鼓励优秀学校进一步追求卓越。

在内容上,第二版指标体系倾向于衡量直接的教育结果,如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包括考查学生在国家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学生进步情况等。出于评估教育结果的目的,指标体系同时也十分关注教育资源等物质条件的投入与配置,即关注教育供给的质量,如指标“校舍和设施”、指标“资源供给”都是从物质层面出发考查教育质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注学业成就等直接的教育结果的同时,这套指标体系也表现出了对学习者支持(如个人与社会发展、特殊教育学生的安排等)的关注,如指标“对学生的关爱”包括两个观测点:确保学生福利与安全,提供满足学生情感、物质及社交需求的条件。可以看出苏格兰在较早时候就开始了对学生精神和认知情感发展的整体关注,体现出“人本”特征与较强的人文关怀。

2007年,第三版教育质量指标体系公布,这一时期自我评估已成为苏格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特征,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规划,因此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也开始多元化,而不是只关注教育结果。如第二版的指标“学生整体成就”修改為指标“促进成就的期望”,表现为更关注学生在提升成绩过程中的内在需求;第二版的指标“教学评价”修改为指标“学习评估”,关注的重心转向学习者;第二版的指标“学习支持”修改为指标“满足学习需要”,表现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支持服务。

另一方面,与2002年第二版关注教育资源不同,2007年的第三版删除了“校舍和设施”“资源和空间的组织和使用”等资源条件指标,而将学校对学习者及家长、教职员工、社区的影响放在了靠前的位置,表现为更关注对教育过程的监测与评价。

苏格兰认为,他们的教育正在经历由“好”(Good)向“卓越”(Great)转变的过程[13],诸多学校教育的优秀案例值得在全英范围分享,因此应以充分协作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估和改进,从而提高苏格兰教育整体水平。顺应这一发展趋势,2015年发布的第四版质量指标体系更强调学校间、学习社区间的合作关系,鼓励不同地区学校间相互合作,最重要的改变之一是将原指标“提升绩效”修改为“为自我改进而开展的自我评估”,并在指标观测点中提出了自我评估的协作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在内容上,“我们的领导力及改进方式有多好”是第四版指标体系的关注重点。2011年发布的《唐纳森报告》就提到成功的教育系统应投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使其不仅仅成为教学专家,更能成为领导教育变革的关键角色[14],对领导力的重视已初见端倪。目前苏格兰推动了新的领导力培养计划,旨在通过建立苏格兰教育领导力学院(Scottish College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CEL)来支持学校领导力的提高,并出版了《教育领导力框架》(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第四版指标体系中对领导力的关注主要包括持续改进战略规划、制定与学校及社区相关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实施改进与变革等,这与SCEL的领导力框架也是相符的。endprint

三、指标体系的发展特征

(一)指标体系已成为学校开展自我评估的重要工具

苏格兰重视学校自我评估,认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是自我改进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自我评估已成为苏格兰学校常规的管理活动。从2000年《苏格兰诸校标准法》发布、教育当局推动质量督查以来,通过学校自我评估来提高学校质量的教育政策日趋成熟,随后修订的第三版指标体系也更加凸显了对学校自我评估的重视。2006年发布的《改进苏格兰教育:HMIE 2002-2005年督导调研报告》中提到,教育机构在意识到自己优点和缺点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使得苏格兰在国际上处于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沿。由此可见苏格兰对学校自我评估的重视程度。随着自我评估活动的推进,质量指标体系作为教育机构“审视”自己的重要工具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重点关注的质量指标随教育发展不断发生改变

2002年,指标体系在框架和设计上重点关注学业成就表现。这与彼时国际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关系密切,同一时期的“欧洲质量奖”也主要从学科成绩和升学率来考查学生的学习表现,2000年发布的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欧盟学校教育质量报告——16项质量指标》中也有7项是从各学科角度关注学业成就的。可以说,虽然学业成就本身就是教育评估指标中必须包含的内容,但这一时期的教育质量指标体系格外关注直接的教育产出结果。

2007年版的质量指标体系的内容在顺序上做了一些改变,类似学业成就的教育结果类指标后移,学校对学生及家长、教职工、社区的影响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总体表现为从只关注教育成功,转向关注社会成功,关注学校教育对社会更广泛群体的影响。2015年版的指标体系将关注影响作了进一步延伸,认为“自我评估的核心应当是正确判断教育对学习者的影响”,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完成,还在家长、合作机构、学校员工等共同影响的情况下完成。因此,評估教育对学习者的影响也必须是以上利益相关者共同的责任。

(三)从自我评估到自我改进

自我评估不是机械的、官僚化的过程,而是学校探寻自身位置、寻找改进方式的“前瞻性”反思[15],自我评估应该是学校的内生需求。在最新版的指标体系中,苏格兰将“自我评估”(self-evaluation)进一步延伸,提出自我评估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自我改进”(self-improvement)。这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质量评价更深层次的追求。作为苏格兰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理念的新变化,这也是其自我评估机制完善成熟后的自然选择。为了更好的推动学校自我改进,结合最新版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苏格兰又从两个方面对学校自我改进做出了保障:从操作方法上进一步提出了“合作伙伴”概念、推动“学校改进合作计划”;从指标内容上则提出要重视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力培养,认为领导者素质是确保高质量教育产出的决定性因素。

(四)从自上而下的督导到重视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第四版指标体系提出,强有力的社区及国家层面的合作伙伴关系是推动苏格兰教育改进的关键因素。《2012-2016年苏格兰教育质量与改进》又进一步重申“伙伴关系与合作”(partnership and collaboration)是高效学校与高绩效学习系统的重要特征。对体系内容变化的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对苏格兰学校教育的评价正在趋向微观,逐渐由自上而下的督导转变为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学校在自我评估中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这种合作关系比“校际合作”(inter-school collaboration)的涵义更广泛,强调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相关的利益方都要参与其中,共同考虑“我们有多好”。早在2013年,苏格兰教育当局就发起了“学校改善伙伴关系计划”(School Improvement Partnership Programme,SIPP),重点推动解决教育不平等现象,提出有效的学校改进是由学校领导者、教师、其他专业人士协作完成的。这可以看作是对学校间合作关系的更深层次体现。

(五)指标体系的框架趋向多维化、立体化

学校教育是复杂的,尤其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习已不仅在传统课堂中发生,单纯使用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模式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已不够全面也不尽合理。追溯苏格兰学校教育质量指标体系的变化发展,也能看到其向多维化、立体化转变的痕迹:指标内容和指标类型都更加多维化,围绕学校自我评估提供的支持服务则更加丰富、立体。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方面则表现为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单一关注学业成就到关注教育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关注利益相关方协作等。

注释:

①国际职业资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 NVQs)是在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实行的对知识技能情况的划分标准,在苏格兰,同等标准体系被称为SVQ。该指标与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含义类似,NVQs 4级以上指取得高等教育及更高文凭。

②2011年,苏格兰皇家督学团(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 HMIE)与苏格兰学习与教学机构(Learning and Teaching Scotland)合并,最初名为苏格兰教育质量与提升机构(Scottish Education Quality and Improvement Agency ,SEQIA),后更名为苏格兰教育部(Education Scotland)。

③考虑到第一版指标体系仍以绩效指标为出发点且无明确的体系结构,故未将第一版指标纳入分析。

参考文献:

[1]Scottish Government. National Improvement Framework for Scottish Education[EB/OL].http://www.gov.scot/Resource/0049/00491758.pdf, 2016-01-06.endprint

[2]Scottish Government. Summary Statistics for Schools in Scotland: No. 7:2016 Edition[EB/OL].http://www.gov.scot/Resource/0051/00511490.pdf,2016-12-13.

[3]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tistics for the UK: 2016[D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s/education-and-training-statistics-for-the-uk-2016, 2016-11-10.

[4]OECD. Education Statistics[DB/OL].http://dx.doi.org/10.1787/edu-db-data-en,2017-04-05.

[5]ITV. Scotland Most Highly Educated Country in Europe[EB/OL].http://www.itv.com/news/update/2014-06-05/scotland-most-well-educated-country-in-europe/,2014-06-05.

[6]ONS. Compendium of UK Statistics[EB/OL]. http://www.ons.gov.uk/ons/guide-method/compendiums/compendium-of-uk-statistics/population-and-migration/index.html, 2016-01-05.

[7]EU.Eurostat - All Indicators[DB/OL].http://ec.europa.eu/eurostat/data/database, 2017-04-27.

[8]趙岚. 苏格兰新教育质量指标体系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 2005(10): 68-71.

[9]曾家延. 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建构——基于美国、新西兰和苏格兰的考察与启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1): 83-88.

[10]钱一呈.外国教育督导与评价制度研究[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6:76-83.

[11]Education Scotland. How Good is Our School?(4th Edition)[EB/OL].https://education.gov.scot/improvement/Pages/frwk2hgios.aspx, 2016-08-30.

[12]Fiona Pate.学校改进和督导:苏格兰的经验[C].北京教育督导评价国际论坛,2009:21.

[13]Education Scotland. Transforming Lives through Learning:Corporate Plan 2013-2016[EB/OL].https://www.education.gov.scot/documents/ES-corporate-plan.pdf, 2017-05-20.

[14]Donaldson G. Teaching Scotlands Future: Report of A Review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Scotland[M]. Scotland:Scottish Government, 2011:16-18.

[15]Education Scotland. How Good is Our School?(3th Edition)[EB/OL].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38663.pdf,2007-0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比较演变苏格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的比较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苏格兰暗示明年再搞公投
苏格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