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2017-09-20 18:58王永华
中国经贸 2017年15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农业经济互联网+

王永华

【摘 要】“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使其与传统行业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在“互联网+农业”的构建过程中,农业经济发展有效的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了突破式发展。可以说“互联网+”为农业经济发展带业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效地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建设进程。因此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进行具体的阐述,以便于能够为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信息技术;营销模式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都滞后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基础力量薄弱,而且农业自身很难得到突破式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战略提出后,通过“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精确化,并依托于互联网来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从而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更好地推动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农业”战略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都处于粗放式的经营状态下,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因此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能票房破与新的科技因素不断融合,并借助于先进生产要素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全面提升了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技术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依托于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开发互联网系统,充分的利用农业现代化机械设备,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加快实现现代化农业。

二、“互联网+”环境下农业发展中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还过于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缺乏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支持。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充分的利用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中化水平,推动农业的精准化发展,精准把控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传感器来监测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通过其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具体的措施,实现农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在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精准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因此通过对各个环节中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实现农业生产和供应环节的有效衔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投入智能化设备,同时不宁构建信息化监控体系,实现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还要构建农业发展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对数据的优化整合,并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發展特征来强化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实现对农业生产的跟踪检测,有效的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同时也能够为农产品质量监督和追踪者溯源提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一直以来,我国农产品营销都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相较于其他行业的产口营销来讲,农产品的营销工作一直较为落后,而且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不仅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而且还具备一定的保质期。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一旦市场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农产品的销售带来较大的影响。如果市场调整的结果对农产品不利,则农业生产人员也很难规避或是挽回损失。同时作为农产品,无论是时蔬还是肉制品,其都具备一定的保持期,一旦过了保质期,必然会对其自身的价值带来较大的影响。再加之受制于区域因素的影响,在互联网没有介入到农业生产之前,农产品的销售很难打破区域界限。采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的订单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好方法。农产品的保质期短、生产周期长则可以与相关超市、组织、集团以及个人签订订单协议,依照订单进行培育种植。依靠如今互联网电商平台的优越性,订单农业完全是如鱼得水,用户、商品、商家可以在网络的联系下实施无条件对接,并产生经济效应。这种产业链条相对比较稳定,在物流如此发达的今天,几乎不会产生区域性的束缚。另外,还可以引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新型产业链营销。电商平台的销售可以省去很多环节的人力浪费,有利于交易的成功率与稳定性。农业的电商销售战略一般有三种模式,大致归纳如下:

1.类似于京东、淘宝、天猫等平台的第三方店铺销售,这种平台适合一些大规模的种植场以及养殖场,在货源不缺少的情况下仅仅需要开发用户资源即可实现较好的销售效果。

2.线上和线下的统一合作型,可以联系一些实力派的农业企业进行合作,线上交易、线下活动,将电商网购、旅游休闲、劳动体验结为一体,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本身经济链条的多样化,同时也对营造自身品牌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

3.借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的势头,自我营销,根据本产品的状况和粉丝量发布产品信息,并借助第三方平台完成线上交易,这种方式更适合目前的小农经济向集体农业发展阶段的过渡,以此为基础来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结束语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属于众多产业链条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但相较于其他产业来讲,农业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农业从传统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进一步壮大农业经济的发展规模,并利用全新的生产营销模式,有效的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5(16).

[2]王璐.互联网+现代农业下涉农电商发展新探索——基于安徽省绩溪县”聚土地”项目调查[J].现代商业,2016(08).

[3]王沛栋.互联网+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四个维度[J].农家参谋,2016(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农业经济互联网+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