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7-09-20 19:11郭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雏鹅对策

郭勇

摘 要 养鹅生产中,雏鹅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鹅的关键。雏鹅是指0~3周龄的小鹅,因初生雏鹅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发育不良,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患病甚至死亡。为了降低雏鹅的死亡率,须了解引起死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 雏鹅 成活率低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鹅属草食水禽,有独特的生物学征性和生理特点。雏鹅是指0~3周龄的小鹅。它绒毛稀少,体小娇嫩,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差,如果不加強饲养管理,忽视防疫免疫,极易引起发病和死亡。要降低雏鹅的死亡率,必须了解引起雏鹅死亡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1雏鹅成活率低的原因

1.1种鹅因素

主要是种鹅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不全面、配比不合理而导致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而导致所产种蛋的质量较差,使蛋重、蛋壳等都达不到该品种的标准。而导致雏鹅出壳后表现为体质弱小、抗病力差,出生后易患病,从而导致雏鹅的成活率低。

1.2饲养管理因素

新生雏鹅的体内会有一部分卵黄,是雏鹅最初的营养来源,随着卵黄被逐渐吸收,雏鹅的新陈代谢也日益旺盛。所以要及早进行饮水和开食。因雏鹅的消化能力较差,胃容量较小,所以提供的饲料要求品质好且易吸收,如果开食不及时,或者所提供的饲料品质较差,营养不良,会导致雏鹅的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导致雏鹅体质衰弱,而发生死亡;水对雏鹅非常的重要,缺水会导致雏鹅因严重失水而出现精神不佳、嗜睡、眼球下陷、两翅下垂等现象。如果处于长期缺水的状态,则容易造成雏鹅脱水死亡。另外,当雏鹅长期缺水,恢复饮水后会出现暴饮的现象,还会将羽毛打湿而冻死;雏鹅出生后的大小、体质的强弱不一,如果不及时的分群饲养,一些体质较弱,反应较差的雏鹅容易被健壮的雏鹅踩压而发生死亡。因此,要将强弱不同的雏鹅分开饲养,并且要将饲养密度调整到最佳,以防止鹅群密度过大,而出现挤压死亡的现象;雏鹅易发生应激,如果雏鹅受到惊呼,或者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颠簸,不按程序喂料给水等,都会使雏鹅出现应激,而对健康造成威胁,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另外,饲料发生霉变后饲喂雏鹅、雏鹅食用含有农药的饲草、药物的使用不当,都会导致雏鹅中毒死亡。

1.3环境因素

雏鹅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不良的育雏环境是导致雏鹅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舍内的温度不适宜,如果过高会影响雏鹅的采食,体温升高,散热受阻,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长期的高温环境还会导致雏鹅大批量的死亡;如果温度过低,则雏鹅易扎堆,而导致拥挤、窒息死亡;舍内的湿度过高时,同时伴有不适宜的温度,会加大雏鹅的死亡率;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加上通风不良,会导致雏鹅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停止采食,最后死亡。

1.4疾病因素

雏鹅的抗病力较差,饲养管理不到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缺乏、环境不适宜,消毒不彻底、不注意免疫接种,都会导致雏鹅易患疾病,而疾病是导致雏鹅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2降低雏鹅死亡率的对策

2.1改善育雏环境

在雏鹅进舍前要做好育雏准备,对育雏舍进行彻底的检修与清理、消毒。检修的范围包括门窗以及育雏设备。将舍内清理干净后,用20%的石灰乳刷墙,地面以及料盆、饮水器用2%的氢氧化钠喷洒消毒,料盆和饮水器等工具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还可以采用熏蒸消毒的方法,空舍几天后备用。在进雏前要提前将舍内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因适宜的温度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一般,0~7日龄的雏鹅要求的舍温较高为28℃左右,随着雏鹅的生长发育,可以每周下降2℃。舍内的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70%,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以控制湿度不会过大。在育雏过程中要保持舍内的环境卫生,及时的清理粪便,以防止粪便堆积发酵而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同时要注意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为雏鹅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以防止雏鹅发生恶癖以及患其他类疾病,可以有效降低雏鹅的死亡率。

2.2加强饲养管理

对雏鹅进行合理的分群,分群的时间要安排在开水和开食前,分群的依据是雏鹅出壳时间的早晚以及强弱程度。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开饮和开食制度。在整个育雏阶段都要根据雏鹅生长发育的情况,按照大小、强弱来调整鹅群,及时的淘汰病、残雏。同时要控制适宜的饲养密度。科学的开饮和开食,开饮的水温要适宜,可选择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5%~10%的葡萄糖水和含适量复合维生素B液的混合液。开饮后即可开食,可以用蒸熟的烂米饭加上少量青绿饲料,也可以用配合饲料。训练雏鹅自由采食,可将饲料撒在塑料薄膜上,引诱雏鹅吃食,第一次喂料不要让雏鹅吃饱,过2~3h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调教,几次后雏鹅就会自动采食了。饲喂雏鹅的次数要根据日龄的增加进行适当的调整,直到21日龄后达到固定的饲喂次数,同时要保证雏鹅充足的饮水。喂料时,要先喂精料,再喂青绿饲料。加强放牧和放水,雏鹅6日龄时即可开始放牧,适当的放牧可以增加雏鹅体质和觅食能力。但是要注意开始放牧时不宜在过远的地方,并且时间不能太长,以后随着雏鹅的生长,可逐渐的增加距离,延长时间。在放牧1周后,可以结合放牧,使其在浅水处放水。

2.3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减少雏鹅患病的机会,可以有效降低雏鹅的死亡率。要保持育雏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换垫料,同时要防止有害动物对雏鹅的伤害。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在鸡舍的门口设置消毒盆,工作人员需经消毒盆消毒后再进舍,盆内的消毒液要勤更换。制定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计划,严格的执行。

参考文献

[1] 尹红光,张银娥.当前主要雏鹅疾病的防治[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02).

[2] 赵月虎,康敏娟.农村饲养雏鹅早期死亡病因的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雏鹅对策
浅析提高雏鹅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常见雏鹅疾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诊错因 知对策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