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7-09-20 11:45于静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狮子本领狮子

于静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内容新颖,故事性强。通过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教育学生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不依赖父母生活。”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对于课文朗读已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并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欲望。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索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只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的本领”的道理。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新词,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前几节课我们刚和小白兔、小灰兔交上了朋友,谁来说说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节课老师又请来了两个小动物,它们是谁呢?

2.板书课题。

3.指名读生字词“狮子”,正音、识记字形。

4.理解“狮”是形声字,认识反犬旁的字与动物有关,指名说带有反犬旁的字。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来说说这是两只怎样的狮子?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

3.(板书:勤、懒)指名读这一对反义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对两只小狮子的了解给他们取名字叫:勤狮子和懒狮子。初步了解两只狮子的特点,为下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品读体验,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勤狮子的勤劳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1.生自读第二自然段。读到描写勤狮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课件出示:

2.指名读画的句子。

3.学习“整、练、习、滚、扑、咬、苦”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识记字形。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引导孩子在语境中集中识字,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愉快。】

4.生字去拼音,指名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遍。

5.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你看出了狮子的勤奋?谁来说说?(板书:整天练习)“整天练习”你是怎样理解的?

6.整天练习什么呢?(播放课件)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课件出示“滚、扑、撕、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悟训练“艰苦”。

7.小狮子天天傻乎乎地练习这些重复的动作?它傻不傻呀?为什么要练习这些动作呢?(板书:生活的本领)

8.创设情境:现在你们就是这只勤劳的小狮子,能告诉我你们每天是怎样练习的吗?

(1)早上,天刚刚亮,当别的狮子还没醒来的时候,你们就在练习 ——(生)滚、扑、撕、咬。

(2)中午,烈日炎炎,别的狮子正在午休的时候,你们还在练习

——(生)滚、扑、撕、咬。

(3)晚上,别的狮子已经进入了梦乡,你们仍在练习

——(生)滚、扑、撕、咬。

9.你们天天这样练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呢?你们放弃了没有?

10.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夸夸这只可爱的小狮子吗?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11.理解“刻苦”。

12.能把小狮子的刻苦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13.指导书写:“练”和“习”两个生字。

(1)勤狮子整天刻苦练习生活的本领,咱们也跟他比试比试,展示一下写字的本领好不好?

(2)强调“练”:绞丝旁,左窄右宽。习:半包围结构。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以读代讲的形式灵活运用,师范读、生练读、指名读、赛读、组内合作读、分角色读,读还要有重点,特别是最后表达情感的句子,一定要多读,并且读中有指导,例如:读对话,读出疑问句的语气,读懒狮子的话,要加重语调。】

过渡:勤狮子整天刻苦练习,这只狮子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14.指名说看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形容它的样子吗?出示词语:懒洋洋。

生做懒洋洋的动作理解懒洋洋。

15.指导读出懒洋洋的样子。

四、体验感悟,扮演角色

1.这只狮子可真够懒的,它除了晒太阳,什么也不干,老师真有点为它担心,你们会担心吗?你想跟他说点什么呢?

2.旁边的一棵小树跟你们一样也看不过去了,他会怎么劝说懒狮子呢?懒狮子又会怎样说呢?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3.交流。

(1)指名读小树说的话。(课件出示、提醒学生、注意问号,读出问的语气)

(2)指导朗读懒狮子说的话。(课件出示)理解“慢吞吞”。

(3)討论:懒狮子什么也不干的原因是什么?你们同意它的想法吗?

(课件出示懒狮子说的话。)

(4)同桌小朋友练读小树和懒狮子的对话。

(5)指名读、师生配合读。endprint

(6)懒狮子真的能凭着爸爸妈妈的地位生活得很好吗?懒狮子此时就在你面前,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7)妈妈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妈妈的话,学习生字“将、靠、应”。

(8)讨论理解真正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呢?

(9)听了妈妈的话,懒狮子以后会怎么做呢?

(10)出示填空:

听了妈妈的话,懒狮子跟勤狮子一起整天练习( ),非常

( )。他们学会了( ),成了两只( )。

五、巩固拓展

1.动物要学习生存的本领,我们人类也要学会生活的本领。我们要学会哪些生活的本领呢?补充句子:我学会了 。

2.生交流。

3.师总结:我们应该像勤狮子一样学会本领,做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生活的强者,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板书设计:

《两只小狮子》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语文课转变为一次学习童话故事的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又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悟得道理,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1.朗读感悟,自主发现

《两只小狮子》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中包括对各个词的理解。比如“整天”,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把“整天”形象化,我用语言描述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勤狮子从早到晚都在练习“滚、扑、撕、咬”,从而体验了一个“整天”的“过程”,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充分感悟了“整天”的意思。再比如“懒洋洋”,学生初读课文,只是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导,我让他们自己想象懒狮子会是怎样的状态,学生回答:在晒太阳;跷着二郎腿睡觉等等。然后让学生模仿懒狮子做出“懒洋洋”的动作。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会懒狮子的懒。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2.朗读指导,自然进步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朗读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可枯燥地把方法传授给他们,不但没有使他们领悟句子的意思,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注重在“自然”中灌输。比如,学习勤狮子的句子,勤奋的狮子练习的时候一定很带劲,所以要读得有精神,于是开始范读,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朗读指导富有趣味。学习“懒洋洋”的时候,我除了范读,并传授方法:读得慢一点,轻一点,并有趣地鼓励他们: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小狮子在睡懒觉;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小狮子在树荫下躺着什么都不干,使得朗读多样化。

3.温故知新,自学方法

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已经涉及ABB词,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必要的复习是很重要的,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了旧词“绿油油”“胖乎乎”“亮晶晶”与新词“懒洋洋”“慢吞吞”后,我总结:旧的知识不忘记,新的知识要牢记,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的灌输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另外,在学习词语生字的时候,我特意多花时间开火车检查生字。学习课文、句子的时候,也鼓励读对生字的学生,加強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突出语文三维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

?誗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狮子本领狮子
小透明,大本领
可爱的小狮子
谁的本领最大
狮子的喷嚏
谁的本领大
小狮子
威风凛凛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