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

2017-09-20 15:08付惠秋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付惠秋

摘 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应用型学科,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与语文脱离。语文学科一直处于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白话文运动对我国的语言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语文也为整个教育发展过程做出突出贡献。作文始终存在于语文教学中,并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下面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原则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提高对小学语文作文深化指导的重视程度,语文学习的总结以及应用都可通过语文作文进行体现,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语文综合成果的有效展现。本文主要围绕小学写作指导原则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有效研究强化的目标。通过以下的分析与研究也可实现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重要意义的明确。

一、小学语文写作的指导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学生在写作中一直作为主体存在,语文作文的指导教师必须对这一点进行明确,从根本上避免教学方向以及教学重点出现偏差的问题。学生对语文作文创作抵抗的态度普遍存在于中国语文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尤其是在教师要求学生对个人以及事物进行语文作文创作时学生的抵抗态度更加明显。几乎没有学生可以在教师不督促的情况下主动完成语文作文创作,一篇优秀的作文写作也绝对不可能在此种背景下产生。

作文写作与教学方式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引起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存在问题。首先是教师没有确认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通常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被动地完成写作任务,学生的写作水准也不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时实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激发。这对写作能量的释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对学生写作的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

(二)创造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以一种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经过进化后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因此,必须提高对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实际进行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时。创造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时必须实现对创造性特点的有效发挥。创造不是依靠想象就可以出现,而是要建立在实践与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可在校外精彩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同时注意在生活中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这对学生实现创造性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二、强化小学语文写作的目标与思想

写作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并不是单纯的心血来潮或者无中生有。写作目标是小学生在实际进行写作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指导教师在实际进行指导工作是也要将其作为主要目标。将在实际对写作目标进行制定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明确化、具体化,这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读者对其中隐藏的含义进行明确。我们也可以将目标认定为方向,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写作事物的具体化,必须实现目标的具体化,这也是写作的基础与前提。写作目标会对写作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在实际进行写作时必须从根本上避免写作目标偏颇的现象出现。核心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写作效果有影响,因此也要对其进行重点关注。

思想,是一个人思维形成的重要部分。小学语文的作文写作,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们准确地传递作文写作的核心内涵。作文的核心思想,才能体现出一个学生写作时的心理活动和写作状态。没有核心思想的语文作文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由此可见,作文的核心思想对于语文作文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作文的写作指导时,也要不断向学生传递这种重要思想,当核心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固定的概念后,再进行写作时,学生们就会心领神会。

三、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工作职责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具体来讲,教师的职责是通过作文写作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思考模式。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逻辑,教师要明白写作的教学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引领学生写出有灵魂、有内容的真正的优秀作文。从另一方面讲,作文也是对语文学习的深度总结,作文写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写作指导具有更为深厚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要明确写作的重点和重要的核心思想。带有一定思想感情的作文才是经过学生悉心思考后的成果展示。作文写作的指导原则是提升作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另外把握好每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们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杨秀秀.强化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J].快乐阅读,2016(8).

[2]黄建涛.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2(22):49-50.

編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