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声部合唱教学研究

2017-09-20 16:01李晨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李晨

摘 要:儿童的合唱教学中,混声合唱也就是多声部歌唱教学。多声部歌唱的能力取决于儿童歌唱能力。也是在儿童合唱教学中较难掌握的一种,如何快速确立儿童的音律和和声概念并提高我国儿童的合唱水平将是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多声部合唱;准确音律;和声能力

合唱教学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在儿童的合唱教学中,混声合唱也就是多声部歌唱教学。多声部歌唱的能力取决于儿童歌唱能力。也是在儿童合唱教学中较难掌握的一种。学会多声部合唱,需要儿童养成聆听的习惯;需要儿童形成音高的概念;需要儿童把握音乐的节奏;需要儿童记忆音乐的旋律;需要儿童感受音乐等诸多方面。在欧洲,流传百年的无伴奏童声合唱团延续至今,水准之高,难度之大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合唱的楷模。而拥有良好音高概念则是合唱乃至达到无伴奏合唱的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在本篇中,主要探讨研究的是儿童多声部合唱能力下准确音律及和声能力的培养。

一、研究范围及嗓音特点

从儿童声音和嗓音条件的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稚声、童声、变声这三个阶段。从能说话,能表达完自己简单意思的幼儿开始到五岁左右都应属于稚声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因为口腔的张开程度还不够大,舌头还不那么灵活,肺活量也很小,语言的速度较缓慢,声音非常细小此阶段的孩子随着音量的逐渐增大,音域的逐渐增宽,和音色的可塑性增强以及他们对音准的概念和掌握也比较直观和灵敏;所以,儿童多声部合唱教学一般特指六岁至十一二岁,也就是目前的小学阶段学生。

二、普遍情况下儿童的固定音高及和声能力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音高概念差别较明显,其中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培养。有科学研究表明,0岁至6岁婴幼儿的音乐培养和6岁至12岁儿童的音乐培养对他重视音乐能力的影响是巨大的,越早进行科学的培养将不仅影响他的音乐能力,更持续对人的智力发展因素、情感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大脑均衡等各方面影响作用。而音乐能力中固定音高、准确音律的培养除去先天及优良因素不计,更主要依靠于家长在幼儿阶段对孩子培养的器乐差异上。主要反映在学过乐器和没有学过乐器,前者能力较好;乐器的种类对学生的影响,键盘,拉弦乐器与吹奏,打击乐器对人的区别,前者较好;西洋键盘,拉弦乐器和民族乐器的对人的影响。前者较好。这些种种方面影响着学生固定音高、准确音律能力的形成。所以在挑选多声部合唱学生时,应充分考虑以上这些要素。

三、儿童多声部合唱——准确音律及和声能力的培养步骤

1.歌唱音准的训练

准确把握音高是多声部歌唱的前提,教师必须要准确地、耐心地训练。可以通过柯达伊教学法帮助儿童掌握乐音音高,还可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帮助儿童形象地理解音的高低变化,感受音程关系,找到准确的乐音音高。

在这里,充分练习各音程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首先,应先從四度和声、五度和声开始训练,再初步过渡到三度、六度音程上,原则是从纯音程到协和音程,到不协和音程。一般合唱曲多声部多由纯音程和协和音程构成,所以训练时也应采取同样方式。

教师可采取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训练的方式进行指导。教师对每个声部进行分别的指导,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手势提示,寻找、唱准乐音音高和音乐节奏,提高多声部歌唱的准确度。

在练习中可以结合游戏进行音高练习。让儿童在自然的情境中,想象、感受和体验不同乐音的高低位置。歌唱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儿童用某种肢体动作,表达他们对音高和旋律音程的理解。

2.音乐听觉的形成

具有较好的音乐听觉是多声部歌唱的前提。教师要教会幼儿学会聆听集体歌唱的和声,感受和声的美妙。

教师要求儿童在多声部歌唱活动中,应学会互相倾听,既要调节自己的发声,也要学会聆听同伴的歌唱或演奏,并学会看懂指挥的手势。

通过聆听,儿童自己探索多声部中声部的音量分配。教师再进行讲解,即多声部歌唱中所有声部的音量音色、歌唱位置、节奏应当和谐而统一,主旋律声部的歌唱力度稍大,其他声部稍弱,轻声歌唱,并倾听其他声部的歌声和打击乐的演奏。要求儿童必须遵循音乐中固定的节拍、节奏。多声部听觉练习,锻炼了儿童集中和分配注意的能力,儿童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得到发展。

各种音乐要素不是割裂开的,而是整合在同一首多声部歌曲中的。因此,教师应带领儿童在多声部歌唱中进行反复地演唱、演奏、做肢体律动,对已体验和学习过的音乐要素知识进行不断的复习,从整体上全面地掌握音乐各要素。

参考文献:

董适.美声感识[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