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

2017-09-20 08:39才大为
读天下 2017年22期
关键词:时代感装饰画与时俱进

摘 要:装饰画作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基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

关键词:装饰画;高职院校;时代感

从事高职院校装饰画教学十年有余,亲身经历了装饰画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此与同行们分享。在我院,装饰画作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基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

装饰画(Decorative Painting)是一种集装饰功能与美学欣赏于一体的艺术品,属于工艺美术范畴。

众所周知,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实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器身上就已经出现。例如人纹、鱼纹、几何纹,都是通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从题材可分为:具象题材、抽象题材、意象题材、花卉题材、人物题材、肖像题材、动物题材、历史题材、宗教题材。古代的洞窟壁画、墓室壁画、宫殿装饰壁画艺术对当代装饰画的影响也非常大。装饰画的应用也是范畴广泛,它几乎涉及所有的视觉设计领域。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装饰画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 创作题材、形象造型不具时代感

创作题材旧,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这门课程开设在大一的下学期,学生们刚刚进入大学校园,还没有完全進入设计状态,学生们大都接受过考前的装饰画训练,由于是应试的教育,所以学生所能见到的东西都是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的复制出来的,比如2000年的高分试卷,2010年还在被模仿,这是创作题材旧的原因。

形象造型旧,这是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寻找素材和借鉴作品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互联网,这就是问题所在。第一,互联网上的作品水平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张冠李戴,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良好艺术修养的人,是很难在茫茫图海中做出正确选择的。第二,学生刚刚接触设计,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所以经常会被互联网上的某些作品迷惑。

二、 表现手法、表现手段与载体的单一性

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画面处理的非常简单,教师一再启发或者提醒,最终画面效果还是毫无起色,学生始终不得其法。表现手法仅仅限于点、线、面。现在的装饰画课程,大多学生往往都会选择手绘的形式,似乎手绘是他们唯一掌握的表现手段,设计软件并没有纳入他们的思维范畴。也有的学生觉得软件技术掌握得不好,不想自寻烦恼,所以选择一种自己最最熟悉的方式——手绘。载体的单一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学生的眼界窄,读图量不够。其二,学生没能正确树立价值观,舍不得在学习方面花钱。

(一) 写生是最好的老师

写生(draw, paint or sketch from nature):直接以面对物象或大自然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

范镇《纪事》卷四:“又有赵昌者,汉州人,善画花,每晨朝露下时,遶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徐氏笔精》:“惟元倪瓒辈始喜写生,脱画家蹊径。”赵翼《本淳化帖》诗:“譬如画家写生法,须见美人描翠娥。”

西方绘画比较重视写生,主要以写生的方式来搜集素材;中国绘画则主要依靠观察和记忆的方式,“临渊摹笔”,“师法自然”。

通过写生主要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形的能力;学会在自然中去概括形象、夸张形象、提取形象,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本人认为更接近中国绘画的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会让学生去写生真实物象,然后通过概括、夸张其特征的方法造其形,用提取纹理、机理的手段来表现其形。

(二) 时代是最好的表现题材

时代: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

我们生活的年代改变着我们,我们改变着年代。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习惯都什么的刻着时代的烙印,我们为什么不去表现、歌颂自己的年代?我们可以向传统致敬,我们可以回忆传统,我们可以崇拜传统,我们为什么不用当下的思想、观念、文化去向传统致敬、回忆、崇拜?课堂上,我会为学生提供最主流的国内外顶级设计类的网站,让学生学习当下的主流表现形式、手法。同时,也会介绍装饰画的历史沿袭,赏析经典作品。让传统与当代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三) “天马行空”,心手合一

天马: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去引导、启发学生去天马行空,放飞思绪,敢想,敢画。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教学生如何去做有意义的多。教学的重点是交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纸包不住火”在设计领域是错误的,“纸可以包住火”。最常见的情形是学生苦恼不知道如何去表现,究其根源就是他们不敢想。想到就要做到,鼓励学生把想到的东西优美的表现出来,做到心手合一。

(四) 三分画,七分裱

常言道:“三分画、七分裱”,由此就能看出裱画水平的高低对画而言是多么重要。古代,一个好的画家也许就是一个出色的裱画大师。这就和“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的道理是一样的,一张画需要好的装裱及好看的画框来承托它的美。当然一个技艺不够成熟的裱画也有可能会毁了画。

“三分画、七分裱”有两个目的:其一,要让学生明白,装裱是作品的一部分,也要花心思去设计。其二,载体的选择,也是作品的一部分,也好花心思去经营。同一作品,用不同的载体去承载,用各异的材质去表现,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表达的内涵是截然相反的。载体和材质的选择也会同样反映出作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格调。要告诉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的作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上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愿意多尝试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爱上装饰画,只有这样,我们的装饰画课程才能真正达到开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广斌.综合绘画材料表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张远珑.王桂龙.装饰画的材料美[J].美术大观,2009(04).

作者简介:

才大为,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时代感装饰画与时俱进
装饰画
作品赏析(3)
海洋世界装饰画
以鲜明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关于黑白装饰画的艺术魅力价值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