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打气筒和一个坚守了18年的人

2017-09-21 01:02刘生生文并摄
乐活老年 2017年4期
关键词:打气筒老战士学雷锋

刘生生 文并摄

一把打气筒和一个坚守了18年的人

刘生生 文并摄

时光倒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无论你是做什么职业的,大家都骑自行车出行,骑自行车的人也成了这个城市里一道流动的风景。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一把自行车打气筒和一个老人的故事。

1978年,54岁的老战士曹营章因身体原因提前离休,他没有颐养天年,而是在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和平广场附近的自家后院临街处,设立了“老战士为人民服务免费打气站”,一干就是18年,直到1996年去世。

曹老为民服务这18年,用辛劳与汗水书写了平凡而感人的生命篇章,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树起了人格的高尚丰碑!他从改革开放起步,在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风气盛行时,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不图名利尽义务,鲜活地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连续剧,一演就是18年。

曹营章当时没有想到学雷锋做好事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平均一天用坏两把打气筒,他每天要花半天时间来修理,还要用自己的退休金每年新买几十把打气筒。搭着钱挨着累,自己身体又不好,家里外面风言风语,社会舆论压力一度使曹老陷于崩溃边缘,但他以老党员老战士的革命精神,挺过来了,并坚持下去。

1989年开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省市各级媒体多次报道曹老的事迹,一时广为传扬。曹老去世后的第二年,沈阳市为弘扬曹老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市内5个区设立了100个“曹营章式学雷锋义务打气站”。

跨入新世纪,汽车进入家庭开始唱主角,自行车在生活中被渐渐地边缘化,打气站自消自灭,唯有“曹营章精神”永存。

征集令

不知不觉,镜头成为了记录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也喜欢举起相机记录难忘时刻,如果你也喜欢用镜头讲述故事,不妨来信告诉我们。“讲述摄影故事,品味精彩人生”,把你的故事和照片一起发送到《乐活老年》邮箱lhln100@163. com,每期将选登部分精彩作品。

刘生生 高级记者,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全国晚报首届十佳摄影记者。近年出版的图片书《沈阳30年100个记忆》用摄影记录自己的城市,此书被评为2013年辽宁省优秀图书。⑤

猜你喜欢
打气筒老战士学雷锋
超级糊涂蛋妈妈
老战士
断舍离庆新年
打气筒理论
一腔热血慰英烈——记抗美援朝老战士郑尚元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
学雷锋好榜样
闪光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