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儿天天往外跑不着家!”

2017-09-21 00:38高阳
乐活老年 2017年6期
关键词:打麻将麻将老伴儿

文/高阳

“我老伴儿天天往外跑不着家!”

文/高阳

从绝大部分60岁以上退休老人的婚姻历程来看,他们的婚姻生活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性质的辛苦和满足。年轻时,两人忙着生养孩子、照顾老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个时代虽然经济条件差点,生活比较苦,但各自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图强、奉献青春、创造成绩,夫妻相处即使有某些方面的龃龉或发生争吵,也会因昂扬的工作热情和阳光向上的心态而忽略不计,但当老两口为事业忙碌了一辈子,总算盼到退休可以安度晚年的时候,彼此间如何适应的问题便日益凸现出来。也就是说,一对老夫妻过分接近而且时时在一起时,就会发现两人除了一起吃饭睡觉以外,没有沟通交流,也没有共同的生活乐趣。

“年少不知身金贵,老来身衰空流泪。”虽然每个人都明白时间流逝岁月无情的道理,但生命的可贵只有即将失去时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老人们应该如何度过这最后的时光呢?心理学家常常提倡老年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整天操心另一半,牵挂儿女以及儿女的儿女,忘了自己。可是当有的老年人真的开始变得自我并完全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里时,问题就来了——“我家老伴儿天天往外跑”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A 老伴爱上跳舞 我感觉被忽视成宅男

宋先生/65岁/退休前:国企干部

按理说,退休后老伴喜欢跳舞既锻炼了身体又打发了业余时间,这是好事,但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自从她开始跳舞,家务都丢给我,天天在外排练,衣服越穿越俏,还说想参加什么达人秀……退休前我好歹也是个国企部门负责人,交际广,每天有应酬,忙得不可开交,可是退休后我们的生活完全调了个儿,她忙得不亦乐乎,我则成了彻底的宅男。

老伴和我年轻时都在国有大企业工作,她是后勤工人,长得挺漂亮。我在车间负责管理,对她很照顾。在我跟她表白后,我们相处一年多结了婚。相对于谈恋爱时候的轰轰烈烈,婚后的生活平淡而琐碎。我们生了一儿一女,除了照顾孩子,还有双方老人需要赡养。终于等到儿女都成家立业,也给双方的父母养老送终了,我们的生活才算平静下来。

可是,半年前,老伴在邻居的带领下,开始去跳舞,这一切就变了。我们小区附近有个小广场,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在那里跳交谊舞。老伴去跳了一次后,回家说感觉不错,从那以后,她就天天去,还交钱和那里的一个老师一对一地学。接下来经常参加演出、比赛、排练啥的,除非大风大雨天气,一天都不缺席。

本来老伴喜欢跳舞,锻炼身体,心情也好,我该支持她的,但是,有一次听小区里一个老头的话之后,我坐不住了。老头说,在那些跳舞的男男女女里,有两三对因为跳舞,家里闹得厉害,说是跳舞跳出感情来了,有一个还跳到人家里去了。听人这么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尤其是老伴这几个月还有了一个基本固定的舞伴,听说舞跳得特别好,而且特别能说,去那里跳舞的好多妇女都喜欢和他搭档,因为我老伴和这人几乎成了固定舞伴,一起跳舞的其他人还很有意见。

我劝老伴跳舞只是个业余爱好,别投入过多的热情和精力,但老伴越跳越来劲,不但早出晚归,家务不干了,饭也不做了,从最开始中规中矩地着休闲衣、平底鞋、素面朝天,到现在一天到晚涂脂抹粉,穿红戴绿,即使在家也是研究舞步,心思都在跳舞上,跟我说话开口闭口都是舞伴的事。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老伴去跳舞,我在家里实在坐不住,就跑去看了。到了地方一看,两个人跳舞累了,就坐在广场的石凳上聊天,有说有笑的,要是不知情的人看了,还以为他们是两口子呢。我真担心,这多少年的感情,会不会因为跳舞给跳没了。

专家点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老来俏”是中国女性的特有现象,反映着我们消费水平、能力、观念的变化。当然,从心理角度来看,“老来俏”现象是女性寻求存在感、认同感的表现。在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更需要社会和他人的认可,而这种认可首先来源于自我形象、社会价值、家庭地位的提升。男性因为退休前后的心理落差,而更愿意困在家里当“宅男”,性格外向的女性要适当地带动另一半,共同参与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活动,千万不要只顾自己玩,而把对方遗忘在家。

B 老伴成了“狗奴”我坐立不安

李女士/61岁/退休前:护士

老伴是一年前退休的,刚开始,他不太适应,整天无所事事,我真怕他生病。后来儿子看他无聊,托朋友花几千元买了只金毛狗送给了我们,还买了一个800元的狗窝。起初,老伴对这只狗不是很感兴趣,每天只是逗逗它,出去遛遛它,还总提醒我,注意狗身上的细菌。

大概过了一个月,跟金毛相处的时间稍多了些,老伴对它的照顾就比之前细致起来了。接下来,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就变成了给狗做饭,煮鸡肉、切猪肝、加钙片,每天的菜谱都规划得很明确。然后白天出去遛狗,带狗参加各种活动,乐此不疲。半年后,他又开始要求天天抱着狗一起睡觉。我当然不愿意啊,但面对我的抱怨,他竟一点儿不在意,说狗在狗窝里睡冷,他抱着睡,才不会生病。我觉得很荒谬,他第一次把狗抱在身边睡时,我一夜没合眼,每隔几分钟就瞧一眼狗,怕它窜到我这边来。

从他抱狗睡的第二天,我就和他各盖一条被子,以此作为抗议。去年12月中旬,女儿来我家,劝说老伴不要抱狗睡觉,但嘴唇说干了,他也听不进。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每晚不仅抱狗睡,还和狗聊天,根本不搭理我了。有一天晚上,狗在床上撒尿,我把它打了一顿,他居然哭闹了两小时,三天没理我。

现在床上每天都有好多狗毛,一走到床边,我就感觉鼻孔都有狗毛在钻。半个月前,他竟然提出分床睡,我一生气拿起枕头和被子,独自到客房睡,哪知道他不但不来哄我,还理所当然地和狗霸占了整张床。我很苦恼,问他究竟是我重要,还是狗重要,他说我怎么到老了,还跟狗争起宠来了,然后就不理我了。

最近,更过分的事情出现了。前些天,他突然感到身上很痒,照镜子发现,胸前和腋下长了许多红点。开始我以为只是一般的皮肤过敏,擦了些红霉素软膏,可没用,红点不仅没消失,反而越长越多,身上越来越痒。去医院检查,皮肤科医生说是因为狗身上有螨虫等寄生虫,钻到人体内引发皮炎症,医生说不反对抱狗,但天天抱着狗睡,容易引发皮肤疾病,建议不要那样做。

本以为从医院回来后老伴能收敛些,可他又跑到宠物医院学习,还去宠物店购买了很多狗专用的东西,开始研究在家定期给狗洗澡,打扫狗窝,彻底成为了“狗奴”。

专家点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对宠物痴迷是宠物主人因为内心空虚、寂寞等原因,将感情过多倾注到所饲养的宠物身上的一种“代偿行为”。很多老人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跟另一半沟通也不顺畅,感到空虚寂寞,就把感情转移到宠物上,以填补内心的情感缺失,因为用情太深,患上“宠物依赖症”。老年人应走出家门,积极融入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活动场所,主动与同龄人交流。儿女也应该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减少老人的孤独感。

C 老伴儿整天痴迷打麻将 我得病了也不管

周先生/66岁/退休前:会计

现在我已经半个月没有和老伴儿说过一句话了,全因为麻将。其实,我自己很小就会打麻将,牌技还不错,因为家里父母亲戚没事聚在一起的唯一娱乐就是麻将,小时候常常坐在我妈旁边看她打,然后自己居然就看会了。

后来工作之后,就基本没怎么碰过了。因为我虽然会打,可是并不喜欢,觉得打麻将是个浪费时间的事。读书的时候偶尔打发时间还可以,工作了还迷在那里就没意思了。而且工作后不比学生时代,同事之间打得很大,最低也是两元的,一场下来输赢一两千都是家常便饭。我觉得这个性质有点变了,都不能叫娱乐了,所以对麻将是越来越反感。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原来对麻将一窍不通的老伴儿居然在退休后迷上了麻将。那时流行跳广场舞,我叫她去跳,她说不好意思跳舞,却开始同广场上的人一起打麻将消遣。一开始我也没制止她打,可是后来情况就变了,她已经完全上瘾了,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有时候天气不好不能在广场打,就跑到别人家里去打。周末到小区棋牌室去,吃饭、睡觉,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这一两年,我们因为打麻将的问题,从小吵变成大吵,从大吵变成冷战。每次和好过不了几天又因为她出去打麻将而闹僵,我觉得这种日子过得越来越烦了。上个月吵过之后她说只要我戒烟她就不打麻将,我听后二话不说就开始戒烟了。说实话,我抽了30多年的烟,要戒下来真的不容易,可是想到为了不让她打麻将,就忍了,整整20天一根烟都没抽,可是她却戒不了麻将。

结果可想而知,直接吵了个天翻地覆,我一怒之下让她滚。她平时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然后一句话都不说流着泪就走了。半夜,人是回来了,可是我们俩谁也不服软,开始持续冷战。半个多月了,我们都把对方当空气,回到家就像进了冰窖,冷清得要死。让我更难以忍受的是,老伴儿因为久坐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想到这些,我对她的怨气更加深了。

上个星期,我染上感冒久病不愈,白天自己到医院打点滴自己解决午饭,而她却依然痴迷麻将,每天早出晚归,对我不闻不问。我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灰意冷,向她提出离婚。她有点急了,明确表示不同意离婚,把家里的户口簿、结婚证藏了起来。

专家点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打麻将必然有赌博行为,对嗜赌人士要有耐心,让其感受更多的关怀。尤其是言语之间要注意,老是埋怨和恶语相向,可能导致的是破罐子乱摔,造成心理上的一错到底的念头。如果用家庭的温暖无法融化赌博的坚冰,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

D 老伴儿热衷“全球飞”我与亲家轮流带孙子

高先生/68岁/退休前:教师

我和老伴儿都是退休教师,或许是因为教过地理的关系,她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再加上有一些老伙伴在国外定居,我们俩因此有了一份特别的规划,退休后不宅在家里“安度晚年”,而是走出去,触摸和体会这个大千世界。可逛了几年后,由于身体的原因,我渐渐不爱出门了,觉得哪也不如家里舒服。而老伴儿如今已经在国内各地和10多个国家印上了自己的足迹,且越走越欢实,越走越停不下来。现在,每隔两个月,她就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哪里,和谁去,从不计划,也从不和我商量。

老伴儿还专门有一本相册,里面全是连她自己也叫不上名字的陌生人。在她看来,那是一种特别的经历:和互不相识的人愉快地聊天游玩,之后便是各自天涯,这不就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潇洒感受吗?而她的行李也再简单不过——一个背包装衣服和证件,再加一本地图,一部手机,就能出发。她不喜欢循规蹈矩跟团走,也不愿费尽心思去查旅游攻略,有时甚至都不太考虑当地的治安情况是否良好。对于老伴儿“说走就走”的超前思想,我是既佩服又无奈。只要有朋友在国外号召一声,她第二天就能买机票飞过去。最初我还会反对,担心她的安全,也不愿她这么跳脱,但固执的她总会用各种理由说服我,她总说世界那么大,要出去走走,再不走就没机会了……

在外人眼里,老伴儿知性、新潮、不缠着儿女,可是她这样的状态与节奏我吃不消了。首先,家里没人做饭做家务,虽然这些我可以搞定,比如家务找钟点工,吃饭在附近的小饭店解决,但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其次,过年过节老伴儿也基本不在家,今年春节她是和一个单身老姐妹一块去东南亚过的,理由是怕冷,所以去暖和的地方过年,根本不顾及从外地赶回来过年的孩子。比这些更过分的是,小儿媳刚生了孙子时让她去照顾,她一口回绝。半年后儿媳上班儿子带话说,亲家的意思是一家带半年,结果下半年就是我去儿子家白天带孙子并给他们做晚饭,亲家母见了我直笑,说我是当代好老公,希望女婿像我一样对她姑娘,唉,这不是打我的老脸嘛!

专家点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秋说,人爱不爱做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件事让他快乐他就爱做,让他不快他就不爱做。而对于这种超级自我不顾及他人感受的人来说,他的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会一直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半基本已经适应了几十年了,老了也改变不了啥。要么跟随,要么接受,要么就自己玩自己的吧。

猜你喜欢
打麻将麻将老伴儿
The Referential Function and Semantic Inference of“[ta]”in the“V+O[ta]+OQC”Construction
麻将迷爸爸
妈妈打麻将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老伴儿学艺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
“麻将迷”妈妈
打麻将
“打麻将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