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敌秒变“轰炸机”遗鸥:誓与湖心岛共存亡

2017-09-21 08:00英飞
环境与生活 2017年9期
关键词:繁殖地湖心岛阿拉善

◎英飞

遇敌秒变“轰炸机”遗鸥:誓与湖心岛共存亡

◎英飞

红碱淖湿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种群繁殖地

有一种鸥鸟,人类真正认识它仅46年。它1971年才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是人类发现最晚的鸥类,动物学家带着相识恨晚的愧意,为它取名“遗鸥”,意为“遗落之鸥”。它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秋冬季节,渤海西海岸滩涂上万只遗鸥云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被发现不到半世纪

遗鸥是鸻形目鸥科渔鸥属鸟类,中型水禽,体长39~46厘米,个头比鸽子稍大。它最明显的外形特征是黑色的脑袋,像戴着黑头巾,与白色的颈部衔接。其嘴和脚小巧玲珑,呈暗红色,背部、肩部为淡灰色,腰部、尾羽和下体为白色。冬季,遗鸥的头部又变成白色,只在耳部区域有一个暗色的斑,比较醒目。

1931年,瑞典博物学家艾纳·隆伯格首次撰文,提及其1929年4月24日在中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发现的遗鸥标本,但他当时认为遗鸥是棕头鸥在东方的一个变种。直到1971年,前苏联鸟类学家根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湖发现的一个小规模繁殖群体及采集的标本,确立遗鸥为有效物种,这是人类发现最晚的鸥类。同年,遗鸥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迁徙物种公约》附录,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遗鸥和同样是红嘴巴的红嘴鸥、棕头鸥颇有几分神似。主要区别在于遗鸥的眼睛上下各有星月型的白斑,看上去像人眼的眼白,两端成尖尖的橄榄形,而不像其他鸥鸟那样圆圆的。

九成分布在中国

2015年3月,1万多只遗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附近的滩涂湿地上越冬,场面蔚为壮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每年秋冬,遗鸥都会来到渤海海滨乘风飞舞、觅食鱼虾,至次年4月中旬再迁回繁殖地,时间将近半年。

遗鸥繁殖地集中在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中国。它们喜欢栖息在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湖泊中。46年前,遗鸥的种群数量不到1万只,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国际鸟类联盟估算,全球现存数量约1.2万只,90%分布在以陕西神木县红碱淖为中心的鄂尔多斯高原海子(内陆湖)中。

安家只选湖心岛

上世纪90年代,遗鸥的主要繁殖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但当这里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时,遗鸥的数量却开始减少。1998年至2008年,持续10年的干旱使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水量锐减,湖心岛成了半岛,丧失繁殖地的遗鸥只能背井离乡,大量迁往红碱淖湿地繁殖。

红碱淖是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内的一个淡水内流湖,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镇刀劳窑村的陕蒙交界处,有“大漠明珠”之称。“淖”是蒙古语,意为水泊、湖泊。

湖区生态环境相对单调而残酷,多为荒漠、半荒漠景观,或干旱草原中的沙带。湖水盐碱度较高,多数植物难以生存。遗鸥选择这种恶劣环境孵儿育女,是其长期生存竞争的结果,也正是这种人烟稀少、荒凉偏僻的环境,使这种濒危珍稀鸟类的种族得以延续至今。

红碱淖有很多湖心岛,与周围完全隔离开来,不受打扰,这正是遗鸥对繁殖地最基本也最苛刻的要求。遗鸥的巢区都建在湖心岛中,它们先用嘴和脚在地面上刨出2~3厘米深的浅坑,然后摆放锦鸡儿、白刺等灌木的细枝,里面铺上禾草、绒草和羽毛,在巢穴外围加一圈小石子固定。一旦湖心岛与陆地连通,它们就不会在此繁殖了。

此外,遗鸥对巢区沙地的湿度选择也很讲究。太干,雏鸟会因为中午温度过高而被晒死。太湿,又不利于成鸟孵卵,也容易造成雏鸟在低温时被冻死。

目前,红碱淖湿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种群繁殖地,《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将该区域列入重要湿地保护名录。

空袭“便便弹”巧对敌

每年4月初,已更换一身崭新羽毛的遗鸥飞抵红碱淖一带,为吸引异性做好准备。5月初营巢交配,中旬产卵孵卵,6月上旬雏鸟破壳,每窝约成活2~3只。经过亲鸟20天左右的哺育,雏鸟6月下旬就能下水学飞、自行觅食了。

遗鸥为杂食性鸟类,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如甲壳类、线形动物、摇蚊科幼虫、甲虫等,对湖区及附近草地害虫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在5~7月份繁殖高峰期,摇蚊幼虫是遗鸥重要的食物补充来源。

遗鸥喜欢集体营巢繁殖,在适宜的营巢地往往是巢连着巢,最小巢间距仅为7厘米,可谓“鸟头攒动、密不透风”。这种现象既是对适宜巢址不足的适应,也是一种互利的集体安全体系。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如果有人或天敌靠近巢穴,成千上万只亲鸟几乎倾巢而出,在巢区上空狂飞乱舞,大声惊叫。对付入侵者,有的不顾一切向下俯冲,有的居高临下拉屎“轰炸”。这种集体护卫本能有助于种群发展。

坚韧脆弱两难全

渤海畔的天津和北戴河,与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几乎在相同的纬度,人们此前在鸟类迁徙季节里发现了零星的遗鸥,以为是俄罗斯远东种群的个体。随着人们为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的遗鸥幼鸟做了大量环志(带有编码的环状标志物),在天津、北戴河被发现的环志遗鸥越来越多,人们才渐渐确定它们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

遗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夏季可以忍受干旱地带的高温,冬季可以忍受渤海湾的低温和海风侵袭。它们对筑巢选址要求苛刻,一旦湖心岛丧失,也就失去了繁殖地,所以被称为“高原上最脆弱的鸟类”。

作为一个确立还不到半个世纪的物种,遗鸥在分类地位、生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等领域尚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需要我们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有效保护这一世界濒危鸟种提供更多科学理论依据。

遗鸥的眼睛上下各有星月型的白斑,看上去像人眼的眼白,两端成尖尖的橄榄形。

猜你喜欢
繁殖地湖心岛阿拉善
湖心岛的黄金
世界最大鱼类繁殖地潜藏在南极
陕西红碱淖湿地湖心岛生境修复与遗鸥种群保护
湖心岛(外一首)
洪湖行
阿拉善博物馆改陈的艺术创新与思考
黑翅长脚鹬南方繁殖地的发现与简报
阿拉善的西夏建筑遗址
清军驻藏与阿拉善和硕特的关系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