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还有巨大空间

2017-09-21 06:53苗绿
环球时报 2017-09-21
关键词:海归国际化留学生

苗绿

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对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长迅速。这让教育交流与合作,尤其国家间合作办学有了广阔空间。

国家间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和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国际化发展,还能通过留住优秀毕业生实现网罗国际人才的目的。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不少国家吸引人才的通用做法。

早在2015年,我国就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国。但国际留学生占在校生比例只有0.46%,是美国的1/9,国际化教育水平依然较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无疑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已有不少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但总体而言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亟待改进之处。

首先,不能只注重表面甚至经济效益,而应以培养国际人才为初衷,开展新兴学科、急需学科的合作项目,引进国内急需、国际先进的课程和教材。注意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模式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

其次,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发达国家合作办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合作办学设置独立评估体系和常规性的质量检查制度。比如美国ACICS、英国QAA等都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联盟,对各高校海外合作办学活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不符标准的高校立即取缔跨国办学资格。这种完善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正是我国合作办学迫切需要补足完善之处。

第三,充分发挥海归人员作用。不少海归人员回国后遇到各种挑战,而让这些国际化人才进入中外合办学校,则可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优势。

第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引进来”的同时也要注意“走出去”,加快境外办学步伐。这样不仅能增进对象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能培养当地技术与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机构。▲

(作者是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

猜你喜欢
海归国际化留学生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海归如何看待海归工资仅5000元
新海归
80、90后海归创业新头牌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30万海归将加入就业竞争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