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型企业与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2017-09-21 22:18黄灿
现代企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国政府工匠精神制造业

黄灿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主要依靠从事代加工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这种战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确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一模式的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特征注定了其不可持续性。另外,随着人力成本优势的丧失,我国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为此,2015年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宏大的产业升级计划,吹响了向着中高端制造业进军的号角。而提到中高端制造业,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德国。德国素来有“制造业王国”之称,极高的产品质量让德国人在两百多年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居于中高端制造业的统治地位。德国人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所表现出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广受赞誉。显然,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由生产者素质决定。所以“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高质量水平的重要直接因素。另一方面,德国的工业企业类型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除了有举世闻名的大众、西门子等大型企业外,也有被赫尔曼·西蒙称为“隐形冠军”的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德国大约有370万家企业,其中99%以上属于中小企业”。本文拟从研究在德国大量存在的“隐形冠军”对德国人“工匠精神”的存续影响的角度来揭示德国强大制造业决定因素的冰山一角。

一、德国中小企业对产品质量与生俱来的执着

据西蒙教授调查,有许多德国中小企业占据了其所在行业份额的70%~90%。中小企业要在利基市场取得这样的地位,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产品质量取胜。再加上中小企业不具有系统重要性,经营出现问题甚至破产都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所以其独立性更强。这些因素决定了利基市场浓厚的竞争氛围。所以企业对技术改进尤为重视。“德国的中小企业拥有极强的创新研发能力,它们中的54%为市场带来过产品或工艺流程上的创新,比欧盟的平均值高出20个百分点。”而这个数据还很可能被较大的低估了。这些“隐形冠军”行事相当低调,很多中小企业从来不会申请专利。一方面是因为专利申请的花费过高,手续太繁琐;另一方面,保持低调也是这些“隐形”冠军保护自我的重要方式。为了保证在狭小的市场里生存下去,中小企业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累技术优势。而突破性创新产生周期往往多达几十年,如果这些中小企业把赌注都压在突破性创新上,很可能在它到来之前企业就被那些关注于持续性创新的对手淘汰了。所以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们更加看重持续性创新,它们的员工必须持续不断地投入到技术的改良中去。当然,德国的大型企业也需要在产品质量上打败对手以求生存,它们的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大。而大型企业往往多多少少拥有一定的垄断地位,为数众多的员工也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他们的创新意愿要小得多。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客户是创新灵感的重要来源。大企业虽然有细致的市场营销规划和一流的市场营销机构,但在它们的研发和管理人员与客户之间隔着大量的生产和服务人员。而中小企业则不同,由于企业体量更小,客户也更少,负责与客户接触的往往就是企业里的技术工人,甚至是研发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客户的要求和建议很容易就会被吸收,由此带来更多的技术改进。而技术改进所产生的经营上的反馈效应又会促使企业对技术改进更加执着。这些都决定了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其创新意愿更弱。而且大型企业对德国人品性的塑造作用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在德国,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稳定就业人数的68%左右,远超过大型企业的32%的水平。并且德国82.9%的培训岗位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此外德国大企业的这些特点也并不是德国所特有,一些其他国家也有很优秀的大型企业,但却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多优秀的中小企业。据西蒙教授统计,全球大约有3000家隐形冠军,其中超过半数在德国。但光有这些还不够,中小企业必须具有将执着于技术改进的精神转移给员工的能力。所以要想弄清楚德国中小型企业对德国人工匠精神存续所起的作用,我们必须了解其企业文化。

二、德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

首先,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在企业所有者眼中企业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份需则是他们进行这项伟大工程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对美国人那种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员工“hire and fire”的做法嗤之以鼻。这种价值观伴随着家族企业强大的影响力,在德国形成了一种波纹效应,立足长远已经成为德国中小企业的普遍特点。他们对员工真诚相待,也很愿意保护员工的利益,对员工进行长远的投资。其次,二战后随着工会力量的增强,员工参与公司管理得以制度化。该制度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完善。比如联邦德国《企业法》规定:企业必须建立企业职工委员会。企业职工委员会在社会福利、人事问题和经济问题上拥有“共决权”。这一制度更好地保证了员工的利益,也使企业成了一份需要员工精心管理的资产。再其次,中小企業有注重员工发展的传统。在技能培养方面,早在魏玛年代,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就已经是推进技能标准化的先锋。其下的德国技术学校委员会(DATSCH)确立的培训标准被各界广为采纳,对德国工匠技术水平的提高贡献极大。可以说DATSCH是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确立的第一功臣。在人事晋升方面,技术高超,表现良好的员工甚至有机会进入企业管理高层。这也导致中小企业的管理层专家化在德国非常普遍。以生产热水器的威能公司为例,“威能的人事目标是希望75%的管理人员是通过内部上升通道选拔出来的。”最后,德国中小企业不吝回报社会,而且其优秀的产品也往往会对社会产生正外部性,这提升了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荣誉感。不少企业每年都会自愿拿出销售额的一部分用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比如著名的3D打印公司EOS(Electro Optical System)是一家创业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专门为那些缺乏资本的创业者提供支持。此外,这些中小企业的有些产品还能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比如专注于除尘设备研究开发的CFT(Compact Filter Technic)公司为全球多个国家的大量工厂和煤矿提供了优质的除尘服务,使那里的员工免受尘肺病的困扰。endprint

三、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首先,德国政府通过设立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因为中小企业与它所处的地区有很强的关联作用,所以联邦政府一般会将部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任务交给各州政府,让中小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了社会利益的进一步优化。比如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厂内培训就是在各州政府的规制下进行的。此外,对各邦统一的法律规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联邦政府出台的《中小企业减负法》“设立了16项具体的减负措施,例如将企业报税的起征点从35万欧元提高到50万欧元,有效地降低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避免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创立者承受更多的行政压力”。其次,虽然这些隐形冠军创收能力很强,但毕竟规模有限,特别是在对技术开发进行长期投入时,它们也需要向外界融资。但因为几乎所有的德国中小企业都拒绝上市,没有发行股票,所以他们向外界融资的主要通道就是向银行贷款,但这时他们又会面临缺乏有效担保的尴尬处境。德国政府有时会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但更倾向于通过商业安排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服务。为此德国政府成立了一批政策性银行——比如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和一些地区性的商业开发银行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又或者成立专项基金,为优秀的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此外,德国政府还出资建立了一些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向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服务。最后,中小企业体系单薄,又往往地处偏远,其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为它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德国政府专门在联邦对外贸易署设立了信息处,该信息处负责在世界范围内收集整理相关信息,然后将信息提供给企业。同时德国政府也会积极推进一些联合协会参与中小企业的咨询工作,比如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该协会有3000多家中小型会员企业”,“它建立了一个由20000多企业决策者和专家,以及来自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委托的400人的专家队伍组成的服务网络,为会员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四、总结

由于自身的特质以及所处的市场位置,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德国中小企业生来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基因。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这只涉及到企业自身。德国中小企业完美地将这种基因移植到了员工身上,有效地激发了员工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这正是依靠了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很注重保护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权益,虽然职位有高低不同,但每个人都能为企业的发展给出自己的意见,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从企业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在自己的企业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份事业,一份荣耀。这些员工往往对自己所在的企业有很强的归属感,甚至会出现不少一家几代人都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情况。所以,即使这些员工不是企业法律上的拥有者,他们也愿意为了企业的发展而持续不断地投入精力,認真细致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种每个员工的点滴积累的“工匠精神”是中小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是德国制造精益求精的保障。但是在市场上中小企业面对外部冲击是脆弱的,离不开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在这一方面,德国政府发挥了恰到好处的作用,主要从法律规制、金融制度供给,信息供给三个方面确保了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大环境,进而为中小企业滋养德国人可贵的工匠精神提供了保障。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国政府工匠精神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