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抓”和“握”的分析

2017-09-21 19:37宋睿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6期
关键词:寿司字典手指

宋睿

摘要:日语中“抓”和“握”词义相近又有区别,本文首先考察了“抓”和“握”在字典中的相关记述,并指出了一些不符合字典定义的例句。接着对相关先行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点。最后结合实例围绕着持有动作的侧重点、持有时间、持有目的、手和对象物之间的距离等问题分析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抓”和“握”词义;相同点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97-06

一、引言

(1)单手(抓/握)绳子。

(2)a 我用手指握着泛黄的树叶。用力展开后,枯叶的碎片乘风飞走了。

(菊地秀行《D—昏瞑夜曲》1992)

b 神灵大人忽然伸出手,轻轻抓了一片蜂斗树的叶子。

(川田勝勇《irenka的森林》2004)

(3)花子少见地慌张着(抓着/×握着)太郎的肩膀。

(4)(×抓着/握着)笔认真答题。

“抓”和“握”在词义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像例(1)那样,在许多情况下两个动词可以互相置换,可以说二者为近义词。但二者也有像例(2)(3)那样不能互相置换的场合。在“抓”和“握”都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抓”和“握”不能互相替换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稿将根据实例,就“抓”和“握”词义的异同进行考察。

三、字典记述

首先考察一下字典中关于“抓”和“握”的词义表述。将《大辞林(第三版)》、《数字大辞泉》、《讲谈社 类语大辞典》和《三省堂 类语词典》中“抓”和“握”所记载的词义相近的表述抽出,试着进行比较。表1为笔者整理的四册字典中关于二者的意思相近的相关记述。

关于“抓”,四册字典在解释词义时都用了“牢牢地”、“牢固地”等相关表述。(参见划线部)关于“握”,《大辞林(第三版)》、《数字大辞泉》、《讲谈社 类语大辞典》都用了“手的五指”和“向内侧弯曲”这一表述。(参见划线部)

接下来,就具体例句进行探讨。

(5)“轻轻抓住顶部,像使之旋转一样将头发弄散蓬松后便完成。稍微喷点发胶就OK了。”

(宝岛社《hair&beauty》2002)

(6)直子于是站住脚,一面笑一面轻轻地抓住我的手腕。我们便并肩走完剩下的路。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987)

如例(5)、(6)所示,“抓”这一动作并不一定都是表达用力捉住对象物,牢牢地持有这一意思。“抓”也可以和“轻轻地”等副词一起使用,表示用轻微的力量持有对象物。这与字典的记述不相符。

(7)(×抓着/握着)笔答题。

例(7)中握笔的场合,一般是用到的是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而不是五根手指都用到,也用不到手掌。由此可见,字典中所提到的“五根手指”这一表述并不准确,“握”这一动作不一定都要用到五指或者手掌。

三、先行研究

(一)柴田(1976)

柴田(1976:158-166)将构成动作动词的词义的要素分为七种类型。这七中类型分别为:谁(动作主体)、何时(时间)、何地·起点·终点(地点)、将什么(对象物)、为了什么(目的)、用了什么(道具)、做了什么(具体动作)。围绕着这七中类型分别对“抓”和“握”进行了分析。

①动作主体

人类和猴子·鸟等动物都可以使用这两个动词。

②道具

“握”所用的道具为手的五指和手掌;“抓”所用的道具只有手指。“握”时一般五指紧紧贴在一起,“抓”时手指一般是分开的。

③对象物

“握”:对方的手、手腕、自行车的车把、汽车的方向盘、鱼竿、短刀等。

“抓”:肩膀、垫子、棒球、高尔夫球、领带、领子、游动的鱼等。

(8)a ×握住对方的衣领。

b 抓住对方的衣领。

“握”的对象物很多都是棒状的物体,并且这些物体的粗细都是单手可以覆盖直径的程度。另外,“握”这一动词没有对象物也可以使用。“抓”却不可以。没有对象,只握紧手,做握拳的动作也可称作“握”。“握手”这一词,可以指握别人的手也可以指握自己的手。做“握拳”解释时欠缺动词的对象物,仅作为动词的道具发挥作用。

①目的

“抓”这一动词的抽象用法的对象物中,有机会、契机、正确的结果、确凿的证据、本质、实情、本来面目、情报等等,都是“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手的东西”,这是这些词所共通的特质。也就是说,“抓”是以“获得”为目的的动词。

与此相对的是,“握”的抽象用法中有“手里握着大权”等,可以推断“握”是以“确保”为目的的动词。

②动作

“握”这一动作是对对象物施加了一定压力的。因为只有对动作对象加以强大的压力使之收于手中才能确保对对象物的持有,从这一点来说,也符合“確保”这一目的。

(9)a 互相握着对方的手。(双方处于友好的状态的情况比较多)

b 二人互相抓着对方。(一般双方处于争执的状态)

柴田(1976)中提到过,“握”是静态的动作,而“抓”是动态的动作。

(二)ミースワン モンシチャー(2013)

分别对“拿”、“抓”、“握”这三个词进行了近义词分析。本稿选取了其中关于“抓”和“握”的部分,整理后为表2。

四、先行研究的问题点

(一)道具

根据柴田(1976)中关于“道具”的相关论述可知,“握”所用的道具为“手的五指和手掌”,“抓”所用的道具只有“手指”。确实,“抓”这一动作基本是使用手这一身体部位,但是同为身体部位的“脚”和“鼻子”也可以做“抓”这一动作。endprint

(10)比如说,大猩猩可以用脚自由地抓住东西。

(松村让儿《图解身体构造》2002)

(11)……大象用鼻子抓住黑莓的树枝把它放在头上,闭上了眼睛……

(クリスティーネ·ネストリンガー《大象的美好生活》1997)

虽然形状与人类的手并不相似,但如果是像大象的鼻子那般能和人的手一样自由活动的身体部位的话,即可使用“抓”这一动词。

(二)对象物

柴田(1976)关于“对象物”这一分类中曾谈到,“握”的对象物有“手、手腕、车把、方向盘”等;“抓”的对象物有“棒球、衣领”等。但在实际运用中,这些对象物既可以做“抓”的宾语也可以做“握”的宾语。

(12)“好了,快过去”,一抓住弥平太的手,常磐就小跑着出去了。

(安西笃子《义经的母亲》1989)

(13)“像这样”,杰拉米一边想象着自己抓着自行车的车把,一边瞄准茂密的杂草挥起了镰刀。 (T·E·D《复活的仪式》2004)

(14)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打棒球,直到初中都是手握着软式棒球,梦想着有一天能在甲子园出场。 (路透社·日本《产经新闻》2005)

(15)美千子拂去了积在梶外套上的宽阔肩膀处的雪花,轻轻地握住了衣领。

(五味川纯平《人的条件》2005)

另外,柴田(1976)中提到“抓”是持有对象物的一部分,而“握”是一只手可以覆盖对象物的一周。但是“抓”也可以用于将对象物整体收于手中的场合。

(16)首先,Downtown两人用玩抓一百日元硬币抓到的钱来买东西。(《朝日新闻》2002)

例(16)但从文脉看无法判断手抓的是一百日元硬币的一部分还是一百日元硬币的这个整体。因此,在对象物比较小的情况下,“抓”也可用于对象物的全体。

并且,笔者认为即使是单手无法覆盖对象物的一周,有时也可以用“握”这个动词。

(17)握手球的诀窍就在于用“用拇指和小指夹”。

(https://chouseisan.com/l/post-59641/)

在这里,以手球的大小,单手将它完全收于手中是很难做到的。但即使是这样,这里用“握”这个动词也并没有觉得不自然。说明“握”的对象物并非局限于可以单手覆盖一周的物体。

(三)动作

柴田(1976)中指出“握”是静态动作,“抓”是动态动作。但却存在与此结论不相符的实例。

(18)摄像师正要动手打人,却被春田抓住胳膊停了下来。(中部博《光之国的最高奖》1994)

(19)突然我抓住他的手,连同另一只手一起牢牢按着使他动弹不了。(村山由佳《为了你能做到的事》1996)

例(18)(19)都是为了制止对方的行动而抓住对方的手。因为“抓”可以和“停了下来”、“动弹不了”等表示静态的表现共同使用,所以无法断定“抓”就是静态动词。另外,因为例(18)(19)都是瞬间的场合,这时如果用“握”来替换的话,会感到不自然。这个问题在下一章会进一步探讨。

五、考察

(一)持有动作的侧重点

不管是“抓”还是“握”,在“手拿着物体”这一点都是共通的。不同的是对“手拿着物体”这一行为的哪一环节更为侧重。单是“手拿着物体”这一动作,就有对对象物伸出手→接触对象物→五指向内侧弯曲→手指用力→使对象物不离开保持在手中等一系列的阶段。在这其中,“抓”这个动作所侧重的是将对象物收于手中之前的部分,与此相对,“握”这个动作则对“手指用力,将对象物保持在手中”这一环节更为看重。

(20)我一抓住(×握住)桌子上的刀,就紧紧地握住(×抓住)了。

例(20)中,“抓”和“握”不能互换。理由正是二者对“手拿着物体”这一行为的侧重点不同。“抓”所侧重的是从用手或者道具伸向对象物,到捕捉到对象物为止这一部分的动作,而“握”所侧重的是捕捉到对象物之后用力使之静止,在手中保持不动这一部分的动作。

(21)溺水者连稻草也抓住不放。(×握住)

这句话是日本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虽然在溺水时即使抓到稻草也无法得救,但当人处于非常危急的情况下,即使是无法派上用场的东西也不放过,无论如何也希望自己得救,也就是中文中所说的“有病乱投医”。如果这句谚语中的“抓住稻草”换成“握住稻草”的话,关注的重点就不再是向稻草伸出手,想办法够到它、抓到它这一部分的动作,而变成了用力拿着已经到手了的稻草这一部分的动作。

(二)“瞬间的”和“持续的”

(22)我在一瞬间迅速抓住了蝴蝶刀,保持四肢着地爬行的姿态朝眼前的男人刺了过去。(窪依凛《逃脱!》2005)

(23)高广突然间站了起来,飞速绕过快要掀翻的饭桌,仿佛扑到九吕背上一般,猛地抓住。(加纳邑《黑猫lovelove注意报》)

(24)把自然风景、日常生活等作为喜欢的题材,作者重视的是将瞬间抓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Chamvit·Kasetsiri《泰国的历史》2002)

(25)但是,一旦展开笑容,就在一瞬间就抓住了上百人的心。

(七海花音《约定的少年》2005)

(26)两手的中指要一直放在尺八上,在中间连接的部分的上端放上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剩下的手指则牢牢握住连接部分的下端。

(浦田健次郎等《中学生的乐器》2005)

(27)居住凭着自己的良心对所有人下了命令,手里一直握著棒槌和罪恶斗争。

(田中小实昌《AME父》2001)

(28)虽然以自民党和日本社会党(社会党)为中心的五十五年体制是包含着人们对两大政党制度的期待诞生的,但实际上自民党总是在选举中获胜,一直持续手握政权,从而孕育出了一党优位的政党制度。endprint

(佐佐木毅《政治·经济》2006)

(29)长年掌握着指挥权的地方军区总司令,事实上和这个地区的“军阀”是没有差别的。

(长谷川庆太郎《经济国防论》1988)

从例句(22)~(25)可以看出,“抓”可以和“一瞬间”、“突然”等表示非常短暂的瞬间的词语一起使用。与此相对的是,“握”则和“一直”、“长年”等表示很长一段时期的词语一起使用,表示在这段时期内,动作一直持续。不管“抓”和“握”的对象物是具体名词还是抽象名词都观察出这一倾向。

(30)a.抓住情报。

b.掌握情报。

“抓住情报”指的是将情报弄到手,所侧重的是瞬间的动作。而“掌握情报”则强调的是情报一直握在手里这一持续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较短时间内持有对象物,或者想要强调手捕捉对象物的动作时,会倾向选择“抓”这个动词。而在较长时间段内一直持有对象物,或者想要强调对象物一直保持在手中的情况时,会倾向于选择“握”这个动词。

(三)“达成”和“控制”

柴田(1976)中指出“抓”是对“机会、契机、本质、本来面目”等很难轻易入手的对象物的“获得”为目的,与此相对的是,“握”是对“权利、弱点”等的“确保”为目的。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善。理由是使用“抓”这个动词时目的就是对对象物的抓取,把对象物抓到手可以说目的就达成了。也就是说除了实现“抓”这个动作行为本身以外背后并没有隐藏其他的目的。但是“握”与之不同,“握”除了实现动作行为本身,给人感觉背后还隐藏着别的目的。

(31)这并不是奇迹,而是那个人描绘了自己的梦,又抓住了他所描绘的梦罢了。

(ますい志保《被爱的条件》2005)

(32)另一方面,通过和君主的货币的交易,抓住了商人资本·高利贷资本这一绝好的致富机会,对其资本的积累起了促进作用。

(高桥诚《财政学》1988)

(33)守屋想说的是:大概事情的真相就是,大臣手握对百济外交的主导权,同时还试图扩张氏族势力吧。(黑岩重吾《磐舟的光芒》1993)

(34)“并且如果对方手握着确凿的证据的话,这次夫人就免不了被怀疑了”。

(邱永汉《女人的国籍》1997)

正因为“抓”和“握”的目的不同,在比喻事物的达成这一抽象用法上容易选择“抓”这个动词。例如(31),“抓住了梦想”也就是达成实现了梦想,伸出手付出行动直到“抓住梦想”或“机会”的过程就是最终达成这些事情的过程。另一方面,“握”这个动词在用于抽象名词的比喻用法时,经常会说“掌握主导权”、“掌握证据”。这里的掌握不仅仅是说对象物在自己手中,还暗含有将已经到手的事物控制住,为自己所利用的意思。

(35)(握着/×抓着)电脑鼠标操作。

(36)(握/×抓)寿司。(这里的“握”是制作寿司的意思)

例(35)之所以说握着鼠标操作不说抓着鼠标操作是因为“把鼠标拿在手里”这一动作本身并不是动作主体的最终目的。将收于手中的鼠标控制住,按自己的想法移动它,实现对电脑的操作才是动作主体的最终目的,因此这里用“握”比“抓”更合适。另外,为了控制鼠标,用手指和手掌整个覆盖对象物,手指用力等条件是必须的,更符合“握”的定义。例(36)也是同样,将米拿在手里并非最终目的,手握着米控制着它把它做成寿司才是动作主体本来的目的。当然如果变换文脉,也可以说“抓一块寿司”,但这里的“抓寿司”仅仅是拿到一块做好的寿司,而没有制做寿司的意思了。动作主体为了将对象物牢牢保持在手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手指或手掌对对象物施力是必须的。关于这一点,柴田(1976)中也曾指出“握这一动作是对对象物施加了一定压力的。”

(四)手和对象物之间的距离

(37)投球的时候,拇指用力,中指向上压着似的握着球,(×抓着球)其他手指自然用力。

(柳田理科雄《空想科学读本》1997)

(38)那一瞬间,小笠原高高跳起,抓住了这个猛烈的击球。(Yahoo!博客2008)

(39)等到更加复杂的交流时,通过反反复复听,加上从姿势、手势、表情的推测,用尽全力才能抓住(×握住)谈话内容的大意。(光文社《梦魔》2001)

例(37)~(39)中的“抓”和“握”均不能相互替换。虽然对象物同为棒球,但例(37)是投手手中拿球的场合,此时球已经在自己手里不需要伸手去够,并且拿着球并不是主要目的,以正确的手势握好球控制好球把它投出去才是主要目的,所以这里用的动词是“握”。例(38)是外野手防守時捕捉从远处飞过来的对方打过来的球,球并没有在自己手里,如何抓到球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因此这里用的动词是“抓”。例(39)“抓住谈话内容的大意”的场合,必须要经过从不懂到懂这一认知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要经过一段距离,所以这里的“握”无法换成“抓”。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对象物离动作主体有一定距离,想要把对象物得到手,需要伸出手去取的时候用“抓”,也就是说手和对象物之间物理意义上的或是抽象意义上的距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握”并没有这种限制。上文提到的例(36)中“握寿司”的情况也是如此,在制作寿司时,米已经存在于手上,对象物与手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和距离,不需要伸手抓取,因此无法用“抓”这个动词。

六、总结

本稿首先考察了“抓”和“握”在字典中的相关记述,并指出了一些不符合字典定义的例句。接着对相关先行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点。最后结合实例围绕着持有动作的侧重点、持有时间、持有目的、手和对象物之间的距离等问题分析了二者的不同之处,归纳如下。

笔者认为“抓”最基本的中心意思是动作主体对离自己有一定距离的对象物伸出手或道具,捕捉对象物。因为“捕捉”这个动作是瞬间的,因此“抓”可以和表示瞬间或较短时间的表现一起使用。因为把对象物拿到手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动作的目的,所以对象物一旦收于手中就可以说目的已经达成。又因为“伸出手或道具”是“抓”这个动作所必须的,因此手和对象物之间的距离是不可缺少的。

与此相对,“握”最基本的中心意思是手指用力将对象物保持在手中。因为侧重点在于手中持有对象物后的持续性状态,所以可以和表示较长一段时间的词语一起使用。因为只有手指用力才能牢牢控制住手中的对象物,使之受动作主体的支配,从而进一步完成其他别的目的。因为“伸”这个动作对于“握”来说并不是必须的,因此手和对象物之间的距离也不是必不可少的。

柴田(1976)中指出“抓”是动态的动作,而“握”是静态的动作。但因为通过实例观察到“抓”和“停了下来”、“动弹不了”等表示静态的表现也能够一起使用,因此无法断定“抓”这个动作本身是静态还是动态。关于“抓”和“握”动态静态的问题将作为今后的课题,日后再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字典类:

[1]松村明.大辞林 第三版[M].三省堂,2006.

[2]松村明(监修).数字大辞泉[M].小学馆,2012.

[3]中村明·芳贺绥·森田良行.三省堂类语新词典[M].三省堂,2005.

[4]柴田武·山田进.类语大辞典[M].讲谈社,2002.

文献类:

[1]柴田武·国广哲弥·长嶋善朗·山田进.言语的意思1[M].平凡社,1976:158-166.

[2]ミースワン モンシチャー.“取”的基本意思:和近义词“抓”“握”的比较[J].言语和文化,2013,(14):129-144.

[3]全弘起.对照表现论演习Ⅰa-近义词“抓”和“握”的比较―[Z].2016.

例句出处:

KOTONOHA「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中纳言」搜索引擎Yahoo(www.yahoo.co.jp)endprint

猜你喜欢
寿司字典手指
开心字典
开心字典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做寿司
手指操
旋转寿司
我是小字典
正版字典
趣味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