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地区北美冬青引种适应性研究

2017-09-22 00:53吴自光孙新新翟光耀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引种

吴自光 孙新新 翟光耀

摘要 在临沂地区首次引进北美冬青优良品种开展引种试验研究,观测其物候期、生长指标、结果情况、环境适应性及观赏特性等。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在临沂地区长势良好,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和冬季落叶,生长速度中等,可以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环境适应性优良,是适合在临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的优良观赏树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北美冬青;引种;环境适应性;山东临沂

中图分类号 S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124-02

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又名美洲冬青、轮生冬青,是近年新引入我国的冬季观果植物,与冬青科大多数常绿树种不同,其特点是冬季落叶,并且该树种结果量大、果实鲜亮、挂果期长,观果期可以从10月到第2年的5月,密集、亮丽的红果挂满枝头,观赏价值极高。北美冬青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可以作为家庭园艺的切枝观赏、盆栽品味,还可作为绿地、公园、小区等城乡风景园林应用,市场前景及需求潜力巨大。

临沂市是鲁南、苏北地区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全市苗木花卉栽培面积达到2.67万hm2,建有苗木花卉市场18处,产值达65亿元;其中,鲜切花年产量达8亿枝,盆景盆栽达2亿盆。但是在冬春花卉市场特别是消费最旺的年宵花市场,投放的花卉品种多从南方购入,本地所产份额比较少;尤其是鲜切花市场,由于气候原因,冬春季节本地产品供应种类单调、份额更少[1]。人们迫切盼望有新产品丰富市场,而北美冬青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选择,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激活新的增长点、提升本地苗木花卉产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于2013年从浙江省引进北美冬青优良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观察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北美冬青在鲁南、苏北地区引种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沂南县张庄镇南官庄村栩生家庭农场苗圃。该苗圃位于东经118 °40′、北纬35°41′,海拔约118 m,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比较明显,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日照为2 607 h,年总辐射量519 kJ/cm2;年平均气温在12.8~14.0 ℃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40 ℃(1966年6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在-20.7 ℃(1981年1月27日),无霜期平均为187 d。年平均降水量704.4 mm,年最大降大量1 475.4 mm(1964年),最小降水量389.9 mm(1966年),日最大降水量150 mm(1999年9月),年降水日平均为79.3 d。试验地土壤为砂质壤土,土壤酸碱性呈中性。

1.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2013年从浙江杭州引进的奥斯特北美冬青一年生容器苗1万株,苗高30~40 cm,地径0.3~0.5 cm,根系完整,生长良好,雌雄株比例为9∶1[2]。

1.3 试验方法

结合本地的物候条件,根据北美冬青的生物学、生态学等特性,通过观测其物候期、生长状况、结果情况、环境适应性以及观赏特性等,研究分析北美海棠在本地的引种适应性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测

2014—2016年连续3年的北美冬青生长物候期观察结果见表1。北美冬青生长物候期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依据其生物学特性,每年由于春季温度上升和秋季温度下降速度不同,其年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3]。

连续3年的物候期观察表明,在临沂地区,北美冬青3月中旬发芽;4月上中旬抽枝展叶;5月中旬开花,总体花期15 d,且雄花早于雌花3~5 d开,至6月初与雌花同时结束;花后开始结果,边开花边结果;6月下旬果实开始膨大;9月中下旬果实开始着色,到10月中旬转成红色;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开始落叶。挂红果期长达4~8个月,最长可挂果至翌年6月。

2.2 生长指标观测

对2013年试验地大田定植的北美冬青,于2015年10 月随机抽取10株进行测定。测定项目包括株高、从单株的主干上抽生出的分枝数(简称一级分枝数)、主干粗度(简称主干粗)和封顶的坐果枝条(简称封顶枝)数。北美冬青作为观果植株,其一级分枝数越多,封顶枝比例越高,株型越緊凑,观赏效果越佳。具体测量统计结果见表2。

通过对10株引种北美冬青生长指标观测表明,株高均在65~103 cm之间,一级分枝数在4~6个之间,主干粗度在1.4~2.2 cm之间,封顶枝的比例在31.3%~38.5%之间。观测结果说明,北美冬青在临沂地区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较优良,植株长势良好,生长势中等,萌生能力强,果实颜色红亮光洁。

2.3 环境适应性观测

结合临沂市气候条件,制定了北美冬青引种适应性观测指标(表3)。对试验地大田定植的北美冬青进行观察记录,调查其对低温、高温、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

2.3.1 温度。北美冬青抗寒性强,临沂地区露地栽植不需要任何保护措施可安全越冬;如在2015年11月大雪降温(全市平均降雪量21.2 mm)天气和2016年1月持续低温(最低温度达到了-17.5 ℃)天气条件下,在试验地依然长势良好,未受任何影响。另外,根据黑龙江铁力引种试验情况表明,当地年均气温只有1.4 ℃,最低气温达-42.6 ℃,在露天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北美冬青能安全越冬,且长势良好。另外,北美冬青也耐高温,在临沂市7—8月高温期(最高温度37 ℃)可安全度夏;如在2014年7月中旬连续4 d 36 ℃高温和2016年7月下旬连续7 d 35 ℃左右高温情况下,其生长未受任何影响。

2.3.2 光照。北美冬青是喜光植物,亦耐半阴,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实。如果枝叶郁闭、光照不足,枝条就会生长细弱、分枝少且雌花花芽分化少,结果量低。一般日照时数在2 000 h以上即可满足北美冬青对光照的要求。临沂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降雨主要集中在7—9月,其他月份一般以晴到多云为主,光照充足,完全满足北美冬青对光照的需求。endprint

2.3.3 水分。北美冬青为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须根发达,喜湿润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过于干燥的空气条件对其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其耐涝性优良,在临沂市7—8月多雨季节无死亡植株;抗旱性较好,但不耐持续干旱,保持土壤潮湿有利于其更好地生长,春、秋季少雨干旱时节应保证水分及时供应。

2.3.4 土壤。北美冬青原种多生长在沼泽、潮湿灌木区和池塘边,喜肥沃疏松土壤,特别是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更适宜其生长。北美冬青要求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弱碱性土壤也可正常地生长、发育和结实;但不耐碱,据济南、潍坊等地引种试验表明,土壤pH值大于7.4对其生长有影响。临沂地区的土壤多呈中性或弱碱性,pH值完全适合北美冬青的生长要求。

2.3.5 病虫害。北美冬青在临沂市发现轻微病虫害,观测有叶斑病、红蜘蛛、蚜虫等为害叶片、嫰梢,与本地冬青属植物比较发生情况较轻,采取一般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北美冬青成熟的浆果会有鸟类啄食,如果露天栽培在结果期要采取防护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北美冬青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抗寒性强,耐高温,耐水湿,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对于弱碱性土壤亦可以适应,病虫害比较少。在临沂地区,北美冬青长势良好,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和冬季落叶,生长速度中等,可以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环境适应性优良,是适合在临沂市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优良观赏树种。同时,相较于南方地区来说,由于空气湿度小、日照时间长,枝条长势中等,株型更加紧凑,并且不易滋生病菌,果实斑点较少、颜色亮,挂果期比较长,观赏效果更佳。

3年来,通过北美冬青引种试验研究,辐射带动沂南、兰山、临沭、蒙阴等多个地方推广种植66.67 hm2以上,生長适应性均表现良好,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今后,将引进更多北美冬青优良品种继续开展引种试验,并依托试验基地建立良种示范园,做进一步的试验观察研究;同时,开展北美冬青种苗繁育技术和盆栽、切枝、园林绿化等商品化产品开发研究,为北美冬青规模化、产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保障[4-5]。

作为一个新引进的潜力树种,北美冬青在临沂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能够进一步丰富当地特别是冬季的植物景观和消费需求。在当前苗木行情低迷、同质苗木泛滥的情况下,北美冬青将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选择,能够成为行业结构调整、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力品种,一旦各种技术成熟、走向规模化生产,就可成为苗木花卉行业内的新兴产业,将是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林业增收增效的一个新动力,从而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6]。

4 参考文献

[1] 查琳,袁紫倩,董建华,等.‘奥斯特北美冬青在我国的区域性引种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6):80-82.

[2] 余有祥.北美冬青引种栽培[J].中国花卉园艺,2009(10):40-41.

[3] 余有祥,周正宝,徐曼昱,等.‘奥斯特北美冬青繁育技术[J].中国花卉园艺,2012(14):32-35.

[4] 余有祥,查琳,徐曼昱,等.‘奥斯特北美冬青嫩枝扦插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15,29(1):27-29.

[5] 余有祥,查琳,徐曼昱,等.多效唑对盆栽‘奥斯特北美冬青生长和坐果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15,42(3):21-24.

[6] 邹义萍.北美冬青快繁技术研究[D].株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种
厦门市秋季航天豇豆新品种引种试验
美国蔷薇属植物引种及栽培试验研究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