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

2017-09-23 04:38张英霞
中外医疗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乙肝病毒

张英霞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7.20.035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較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100例,所有患者晨起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分别应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疑似乙肝患者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 结果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中,阳性乙肝患者55例,阴性人数45例,阳性检出率55.0%;明显高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的阳性检测率(39.0%),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P<0.05)。化学发光法在不同浓度下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分别为11.5%、24.7%、43.9%、62.8%,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8.6%、18.8%、38.0%、53.9%),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5)。 结论 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这两种方法检测,较为明显的看出化学发光法对于阳性检测率和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法,能进行较为精确的定性定量检测,使临床乙肝的确诊率得到显著提升,该方法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法

[中图分类号] R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b)-0035-03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Chemiluminescene and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in the Test of Hepatitis B Serum

ZHANG Ying-xia

Zibo Mining Group Co. Ltd Central Hospital,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hemiluminescene and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in the test of hepatitis B serum.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suspected with hepatitis B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venous blood of all patients was extracted and the serum was isola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tested respectively by the chemiluminescene and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emiluminescen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5 positive hepatitis B cases and 45 negative hepatitis B cases and the positive test rate was 55.0% in the 100 cases suspected with hepatitis B,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39.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5.140,P<0.05). The chemiluminescene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serum surface antigen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teste by the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11.5%,24.7%,43.9%,62.8% vs 8.6%,18.8%,38.0%,53.9%),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379,P<0.05). Conclusion The positive test rate of hepatitis B serum and sensitivity of chemiluminescene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 which can conduct the accurat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est thus obviously improving the confirmation rate of clinical hepatitis B, and it is worth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Serum test; Chemiluminescene; Enzyme linked immune methodendprint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目前乙肝病毒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慢性传染病[1]。它是一种DNA病毒,可以通过精液、血液和其他体液进行传播,而且传染性很强。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0%~70%,乙肝患者大约有3 000万[2]。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无论在社会和生活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而我国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疗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做到尽早控制该病的感染率,对于该病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3]。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检测方法用的最多最广泛的即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这两种检测方法,该文为探究这种检测方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为乙型肝炎的筛查选择一种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现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2.30±4.50)岁,以《WS299-2008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为该次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4]。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相关代谢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无良好依从性患者;排除精神类疾病患者[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晨起取空腹静脉血10 mL,以3 000 r/min的离心率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待检,将所有患者的血清分为两份,分别采取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酶联免疫法:按试剂盒进行操作,利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把试剂盒放在适宜的温度下30 min,将空白对照孔、阳性、阴性对照孔进行设置,在阳性、阴性对照孔里加入样本量为50 μL的标准液,同时加入50 μL的特异酶,最后进行摇匀,封膜操作。在适宜的温度下,放入水浴箱进行孵育,再加入底物进行避光处理,最后加入终止液。抗HBsAb、HBsAg、HBeAg、抗HBcAb、抗HBeAb这5项指标进行测定。化学发光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测定,使用配套的专用试剂盒,测定样本中的抗HBsAb、HBsAg、HBeAg、抗HBcAb、抗HBeAb这5项指标。最后的检验结果由医师进行核对,最后向临床汇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检出灵敏度。阳性判定标准:测定值≥参考值即为阳性。

1.4 统计方法

该文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阳性检出率和检出灵敏度属于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中,陽性乙肝患者55例,阴性人数45例,阳性检出率55.0%;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中,阳性乙肝患者39例,阴性人数61例,阳性检出率39.0%。酶联免疫法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化学发光法,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P<0.05)。

2.2 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比较

通过研究发现,浓度分别在1.5、3.0、9.0、12.0时,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分别为11.5%、24.7%、43.9%、62.8%,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乙肝病毒为一种全球性传染性疾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也可能导致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6]。及早的检测和诊断对临床诊断、疗效观察、预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对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为现在诊断乙肝的主要方法[7-8]。酶联免疫法由于其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快速,因此适合大批量的标本检测,但该方法不能进行定量分析,仅能进行定性分析,而且也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其抗原和抗体试剂的差异性较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引发感染,从而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检测灵敏度较低,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动态无法完成[9]。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化学发光法使用全自动仪器和配套试剂,实现了检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减少了因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能进行精确的定性定量分析,降低由游离抗体所导致的假阴性结果,提高了该检测的特异性。具有稳定性大、消耗量小、试剂易保存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10]。

该次研究选取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这两种方法检测乙肝病毒,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时,100例疑似乙肝患者中,阳性乙肝患者55例,阴性人数45例,阳性检出率55.0%;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39.0%(39.0%)。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0,P<0.05)。在不同浓度下,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分别为11.5%、24.7%、43.9%、62.8%,均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8.6%、18.8%、38.0%、53.9%),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9,P<0.05)。可见酶联免疫法的阳性检测率和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化学发光法。该研究与张怡莎[11]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在张怡莎的研究结果中,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54.7%高于酶联免疫法阳性检出率(42.0%)。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法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可有效提高乙肝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和检测血清表面抗原的灵敏度,从而为临床更好地控制传染源提供依据,做到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为改善患者的病情赢得时间,因此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大。

[参考文献]

[1] 赵晓芬.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4):605.

[2] 程育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5):53-55.

[3] 李晓茹,方萍.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比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A1):178.

[4] 温珠妹,郑丽萍,柳丽娟,等.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的临床比对[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2):73-75.

[5] 程丽萍.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1289-1290.

[6] 黄秀云.对比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21-22.

[7] 周双艳,赵克斌,杨泽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比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753-755.

[8] 孙蓉,鲁军.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比较与探讨[J].检验医学,2013,28(4):351-352.

[9] 刘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0):35-36.

[10] 陈忠城,凌小强,林泳婷.TRFIA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3):429-431.

[11] 张怡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2):32-33.

(收稿日期:2017-04-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乙肝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对抗乙肝病毒最有力的武器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新生儿为什么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苦参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