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小豆豆”

2017-09-24 18:58戴伟明
新课程·上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轩轩学园小豆豆

戴伟明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讲述了作者小学时一段真实的历程。书中的“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竟然完美蜕变,并奠定了一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中的“小豆豆”确实是颗“怪味豆”,“巴学园”里更多的也是这样那样特殊的“小豆豆”们: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等。无独有偶,作为一名一线的班主任,我在2013年也遇上了这样一群“小豆豆”们:性格与身体上的缺陷使他们被“特殊化”;长有脑瘤、患有癫痫、三岁才开始说话,长大仍口吃,学习基础极其薄弱而家长不闻不问等现象的存在让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领导们深表同情,老师们避之不及,前任班主任在每日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之下,终于不堪重负,委婉与之告别。我忐忑接手,再调适心态,边走边看,见证了一段“小豆豆”的蜕变故事。

人应该永远拥有两样东西: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希望之灯;一扇长开的窗——接纳之窗。

刚接手这个新班不到一月,一日,班长紧急报告:轩轩数学课第三次玩失踪了。我到教室里一一询问,无果;校门口仔细查看监控,没线索。这是一个话语极少的孩子,眼神中总是躲闪与怀疑,碰到外界一点点刺激就会在安静的课堂上尖叫,会从整齐的队伍中拔腿就跑。这样一只内心极其封闭的“小刺猬”,他又遇到了什么呢?此时又在哪儿呢?

最终,在老教学楼的一个旮旯里,我看到了他蜷缩的身影。握住他的手,冰凉。把他带到办公室,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我知道我又要面对这一座冷漠惶恐的冰山——不能硬取,只能“软攻”。

我希望像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的那样“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并能让他有所感受:“放松,你只要听老师说完就可以了。你一定是遇到了不开心的事了,才把自己藏起来。但是你懂得保护自己,没有跑出学校,没有跑到马路上去,其实你还是把学校当成了你的第二个家。是啊,你不见了,老师同学都很担心你,连课都上不好呢。”

我喝了一口茶,继续喃喃自语般说道:“以后碰到不开心的事,可以把它写成小纸条,塞进盒子里,画上一把锁,等你再把它取出来看的时候,或许你已经不记得曾经的伤心事了;你也可以跑到学校那棵老槐树前,找到那个大树洞,把心里的话说给树洞听,大树会为你保守秘密的。如果你相信谢老师呢,也可以跟我来说,我愿意做你忠实的垃圾桶,或许我这只垃圾桶还可以帮到你哦!”

他的头还是低着,可是身子动了动,不再那么僵硬。“孩子,你不说话有你不说话的理由,老师喜欢你不说话的样子,因为你在用心倾听,老师也盼望你能开口说话,那样会很舒服。以后碰到不开心,别再把自己藏起来了,好吗?”

此时,他抬起了头,看着我,竟然轻轻地回答了一个字:“嗯。”“真是个好孩子,你瞧,你和老师说话了!老师看到你的努力了,很高兴!”我摸摸他的头,“去上课吧!”他的眼神不再躲闪游离,似乎有东西在流动。

下班后我收到他妈妈的信息:“谢谢老师,儿子今天放学回来,仿佛就是从巴学园回家的小豆豆,眼睛里闪着光告诉我您找他谈话,真的,那个样子我平时很少见。”轩轩妈妈的话让我想起了书中小豆豆初入巴学园时的情景,她被那会长大的树校门、不会动的电车教室,还有耐心听她讲了4个小时话的校长所深深吸引,于是她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在清新的春风和温暖的阳光中开始了。脑海中又想象出轩轩那闪着光的眼睛,像月牙,我被今日我们共同的经历所感动。于是我回复他妈妈:“请转达老师对他说的话:真是个好孩子!”

往后,轩轩再也没在课堂上失踪过了,课余和同学也有简短的交流,并尝试在日记中抒发自我,再现生活。即使是那么一两句闪光的语句,我也抓住契机,在班上浓墨重彩地夸赞:“真是个善于感受生活的孩子,写出来的句子就是不一样!”他的心扉渐渐打开,虽然话语还是稀少,笑容也很珍贵,但眼神中更多了欣喜与发现。

“巴学园”中的小林校长每当有机会,就会对小豆豆发自内心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不管她刚刚闯过什么祸,不管大家对她有何抱怨和担心。“真是”这个词中,含有非常深的意义:“虽然别人觉得你有好多地方不像一个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并不坏,有好多好的地方,老师理解你。”我班“小豆豆”这座“冰山”的融化,更坚定了我的教育初衷——德育从育心开始,无条件悦纳他所有的不足,弱化缺陷,反复地正面强化,尊重他、拥抱他,给他方法的选择,给他过程的体验,给他感悟的空间,这对那些内心封闭的特殊孩子应该是更合适的教育。

编辑 张晓婧endprint

猜你喜欢
轩轩学园小豆豆
用爱浇灌孩子——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金玉良言
解救轩轩
小豆豆去散步
窗边的小豆豆
寻找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