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内外兼修”开启改革蜕变之旅

2017-09-25 04:13
现代国企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原煤煤炭改革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付战超介绍,近年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以下简称:陕煤)借助改革东风,开启了改革转型的蜕变之旅。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陕煤的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居全国煤炭企业第三位,实现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45亿元,同比增盈57亿元。

“双轮两翼” 致力体制创新突破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根基。完善企業体制机制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改革方向,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体制瓶颈为突破口,以中药调理机制、外科手术体制为手段,以“集团公司—产业板块—厂矿实体”三级架构为目标,开启了“归位总部、做实板块、精简层级、放活实体”的改革之路。

一是将煤炭、化工、电力、铁路等企业分别整合到板块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二是将集团直管的安全、生产、环保、经营等业务下放给板块公司,做实产业板块;三是将生产、协作、企管等运营职能整合为一个部门,将规划投资、政研、海外业务整合为一个部门,实行大部室,合并交叉职能,强化协作职能;四是对下属110户企业进行股权划转、重组整合、破产清算、对外转让,减少企业户数80户,删繁就简,压缩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能;五是按照省国资委六项改革试点、“一企一策”和员工持股试点要求,力争在“制”上求突破,在“活”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既做产业,也做资本,是现代企业的双轮两翼。陕煤持续放大3个上市公司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电力、装备制造和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水平。发挥集团已有金融平台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加快培育上市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实施债转股270亿元,降低负债率5个百分点,实现资本结构更加优化。

“一进一退” 助力结构优化升级

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2016年,我国在钢铁、煤炭行业掀起的去产能风暴让人记忆犹新。煤炭行业扭转了已持续多年的严重过剩格局。对此,陕煤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本着“多退早退、应退尽退”的原则,将原计划三年关闭的18处矿井提前到2016年关闭,退出产能1815万吨,关闭炼铁高炉1座,压减产能60万吨。

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不是不需要煤炭,而是需要优质清洁的煤炭。对陕煤而言,升级比跨界更重要。因此,在果断“退”的同时,集团还适时有序地“进”。通过实施内部减量、指标置换等措施,集团在陕北、彬黄矿区新增7个优质产能项目,已核准产能2620万吨。通过“一退一进”,使集团的优质煤炭占比达到94%,用优质低价的产品倒逼,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

与此同时,仅停留在“挖原煤、卖原煤”阶段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目前,集团致力于对优质原煤进行物理加工,形成绿色清洁燃料,大力发展煤粉—高效锅炉—供热服务产业链。在转化利用方面,集团依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低阶煤分质转化技术,在陕西榆林地区规划了大型煤炭综合利用和转化项目,每年转化利用3000万吨原煤,最终形成纺织、建筑装饰、包装、汽车等材料生产所需的大宗材料基地,有效推动中国煤化工产业升级换代。

“敢于担当” 推动改革落地生效

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改革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但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即企业内部的共识,领导者的果敢,中坚力量的担当。如果没有断尾求生的勇气,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魄力,没有舍我其谁的牺牲精神,患得患失者,休谈改革。

在集团改革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党建优势,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和激发职工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始终把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涉及利益机制调整,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同志靠前,形成促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尤其在关井压产中,对雪中送炭的国家奖补资金,我们严格规范使用,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先后异地易业分流安置5万名职工,虽然背井离乡,但职工服从大局,以二次创业的巨大热情,开辟新的生活。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煤煤炭改革
有脸面的颜值
红色警报——煤炭
关于原煤生产成本预测的探讨体会
“煤超疯”降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