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毽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2017-09-26 05:51
运动 2017年13期
关键词:毽球葫芦岛市选材

李 明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我国毽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李 明

(晋中学院体育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为了探索科学的毽球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地发展毽球运动,本文以辽宁省葫芦岛市毽球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辽宁省葫芦岛市毽球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毽球;人才;培养模式

毽球是一项古老而新兴的民族体育运动,是从一项民间游戏发展成为当今有较强的健身性、观赏性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弘扬了深厚的中国民族精神,在我国深受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欢迎。1984年国家体委将毽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毽球锦标赛。毽球的人才培养,直接关系到毽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比赛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的辽宁省葫芦岛市毽球为例。毽球运动在葫芦岛市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该市现有专业的毽球队伍,多次参加全国乃至世界毽球锦标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毽球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葫芦岛市6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为调查对象,对葫芦岛市毽球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毽球运动的特点如今的毽球运动已是现代社会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健身性、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激烈的对抗性,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

2.1.1 丰富的娱乐性 踢毽子原来仅是人们的娱乐活动,经过改进,现在保留了原有的技术,增加了比赛,激烈的对抗性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竞争意识。它使踢球者乐在其中,也使观看者赏心悦目。

2.1.2 高难度的技巧性 毽球比赛规则规定,在毽球比赛中毽球落地即为死球,限定了击球的次数,身体除手臂以外各部位均可以击球,但大部分都是用脚去控制球。踢毽球与踢足球有很多共同点。踢足球和踢毽球都是利用脚内侧、脚外侧和正脚面来控制球,都需要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协调配合。

2.1.3 广泛的群众性 毽球运动在民间开展非常普及,毽球运动成本低,活动的场地不受限制,所以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由于毽球规则简单、运动量可以控制,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娱乐运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2.1.4 科学的健身性 毽球的技术动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动作的延伸,符合人体科学的特点,踢毽球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新陈代谢。

2.2 葫芦岛市毽球运动发展现状

2.2.1 葫芦岛市毽球运动发展现状 通过表1显示,葫芦岛市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主要有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课、课余活动竞赛和课间活动4种模式。大部分学校是以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课为主。随着青少年毽球锦标赛、青少年冠军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赛事不断进行,进一步推动了葫芦岛市毽球运动的发展。中小学毽球特色学校已悄然兴起,风华中学、北港中学已经形成了地域规模,这些学校所培养的队员已经活跃在各个层次的毽球活动之中。

表1 葫芦岛市毽球运动开展情况 n=24

通过表2显示,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第七高级中学和风华初级中学毽球运动开展的时间较早,并有专职教师,列入了教学计划。经过几年的毽球特色运动开展,吸引了其他几所学校的加入。这为葫芦岛市毽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2.2.2 毽球俱乐部人才培养模式 葫芦岛市显辉毽球俱乐部于2006年初注册成立,显辉毽球俱乐部的目的是在葫芦岛市普及毽球运动、培养优秀毽球人才及后备人才。显辉毽球俱乐部得到了葫芦岛市教育局、葫芦岛市体育局和多所初高中的大力支持和扶持。葫芦岛市教育局每年都举行一次中小学生毽球比赛。葫芦岛市第七高级中学、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和风华初级中学、西苑小学都开展了毽球特长教育。俱乐部的工作重点是推广和普及青少年毽球运动,采取普及和重点培养两种方式进行。在全市普及推广毽球并开展各类毽球培训,重点培养就是选拔好苗子,进行专业化系统的训练,参加各级各类的毽球比赛,为各级专业运动队及大学输送优秀毽球运动员,已为晋中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输送了很多毽球高水平运动员。

调查结果显示,显辉毽球俱乐部近几年成绩虽然突出,但是极不稳定,成绩起伏较大。其原因主要是专业训练队员人数少,坚持几年以上训练的人数极少,专业训练队员训练时间有限,专业教练员短缺,高水平运动员省外修学,不能参加省内和全国比赛,新老运动员衔接不上,因而造成队员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2.3 毽球人才培养模式

2.3.1 科学选材 任何一位体育明星的成功,在他成才的背后都经历了选材的过程。由此可见,科学地选材是运动训练系统中重要的部分。选材成功就相当于训练成功了一半,这个观点已被很多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认可。这就要求在组建各级毽球队时,一定要进行认真筛选,挑选那些先天性竞技能力高、后天可塑性强的运动员,把好选材关。

通过走访各毽球教练发现,教练员在选材的时候都会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的测量和简单的身体素质测试、心理测试。相当一部分教练员在进行选材时并不科学,大多数只是通过个人经验去选材,而忽视了许多科学选材方法和应用。教练员要学会采用数据化的方式,提高教练员选材方法的学习与掌握能力,确立选材指标,从队员的先天条件到对本项目的意识,甚至到队员性格做出有效判断,从而提高成材率。

2.3.2 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校 民族传统体育学校是民族民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的创办可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且发挥“教体结合”的优势,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2.3.3 规范化的训练管理模式 毽球运动人才培养应建立一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由初级到高级,完整而系统的科学训练体系,有步骤、有计划地对青少年进行多年系统的训练,从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在文化学习上加强管理,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大学后,一般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与普通学生有一点差距,学校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和训练,做到科学管理。

2.3.4 加大宣传力度,为毽球运动注入活力 加大对毽球运动的宣传推广,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毽球比赛,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不断提高毽球运动参与者的竞技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葫芦岛市毽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表2 葫芦岛市开展毽球运动学校统计表 n=24

3 结 论

培养优秀毽球运动员要从小抓起,遵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与规律,从小进行启蒙教育,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为今后的系统训练打好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学校的建设是培养民族民间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毽球人才培养应建立由初级到高级,完整而系统的科学训练体制,实施科学管理。

[ 1 ] 郭七正.从小踢毽子[ 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 2 ] 高章宁,等.怎样踢好毽球[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 3 ] 高守清.“人文奥运”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走向[ J ].体育与科学,2009,30(5):43-45.

[ 4 ] 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 J ].体育学刊,2007,14(8):6-9.

[ 5 ] 阳艺武,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及思考[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22-223.

[ 6 ] 吴泽萍.民族传统体育危机与对策[ 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87-88.

[ 7 ] 孙麒麟,等.“校体企三结合”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65-68.

[ 8 ] 欧阳金花.毽球运动纳入农村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可行性分析[ J ].体育科技,2011,32(2):146-148.

[ 9 ] 郭贤成.创建毽球特色小学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J ].体育科技,2011,32(3):112-115.

G849.9

A

1674-151X(2017)13-03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3.015

投稿日期:2017-05-05

李明(1985—),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毽球葫芦岛市选材
葫芦岛市实验小学
如果我是一棵树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趣味课堂》2019年全国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核心素养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第一次踢毽球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