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集粹:10省(区、市)发言摘要

2017-09-26 12:34赵函,范佳富
中国民政 2017年18期
关键词:民政工作民政厅民政

典型集粹:10省(区、市)发言摘要

河北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赵风楼

先行先试 积极探索

近年来,民政部门职责任务不断拓展,工作量明显加大,但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等基础性支撑条件没有相应增强,基层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民政事业发展的短板和难点。今年以来,河北省民政厅以曲阳县为试点,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河北省民政厅成立工作专班,党组会、厅务会、厅长办公会定期研究曲阳试点工作,班子成员多次赴曲阳现场指导,全力将试点工作抓好抓实。曲阳试点经验成熟后,迅速召开调度会,推广曲阳县经验做法,在民政系统提早部署启动相关工作。通过《河北民政》内刊,先后3期专刊推介曲阳县、秦皇岛市等地加强民政基层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各地学习借鉴。9月1日,河北省政府在曲阳县召开了全省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现场会,向全省推广曲阳经验,对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黄树贤部长、赵克志书记、许勤省长专门作出批示,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省民政厅时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上。

通过积极推动,今年以来,全省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保定市在曲阳县召开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工作现场会,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学习推广曲阳县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试点经验的通知》,并将加强全市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督查事项,全市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由541人增加到1307人,所有行政村配备民政协理员8339人。秦皇岛市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完成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设立乡镇(街道)“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113个,配备乡镇(街道)社会救助专职工作人员309人,村级社会救助专管员2500余人。衡水市辖区内所有行政村配备民政专干近5000人并落实县级财政保障机制。承德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乡镇配置民政专职工作人员标准。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派出高规格代表团到曲阳县实地观摩学习,制定推进方案。沧州市肃宁县积极推进“四级平台三项服务”新模式,即市、县、乡、村四级平台和政务服务、商务服务、便民服务进农村,全县入网审批服务事项242项,集中到村级受理106项,社区受理50项。邢台市部分县市,邯郸市广平县、涉县等地基本完成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工作。各地的大胆实践和积极探索,为全省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西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韩元利

完善体制机制 创新工作方式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以三江县为突破点和示范点,通过完善基层民政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贫困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能力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

突出“三个加强”,着力完善基层民政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着力从自治区层面上统筹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断提高全区民政工作水平和质量。二是加强政策创制,完善基层民政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能力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文件。三是加强绩效考核,强化乡镇政府主体责任落实。积极推动县级党委政府将民政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步提高分值权重,进一步压实乡镇政府在民政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抓好“三个落实”,加快健全基层民政工作服务网络。一是落实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全区各乡镇通过设立独立法人的民政所(办)、在社会事务办加挂民政办公室等方式,实现基层民政机构全覆盖。二是落实基层民政工作人员。各地通过调剂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聘、设置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每个乡镇至少配备有3名民政工作人员。三是落实基层民政工作经费。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财政保障机制,将基层民政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范围。

实现“四个率先”,不断创新基层民政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率先全面推行社会救助无纸化审批改革。以低保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全面推行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无纸化审批。二是率先建成首个省域低保核对大数据信息平台。用技术手段把申请救助对象的隐性收入和财产核查出来,大大提高了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和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效率。三是率先探索试点委托第三方评估开展低保动态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竞争性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低保核查。四是率先开展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乡镇改革。实现乡镇政府社会救助审核审批的权责一致,乡镇主动将社会救助列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整合乡镇各类工作力量,分片包干、齐抓共管社会救助工作。

云南

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段丽元

开展专项行动 狠抓民政政策落地生根

云南省民政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核心理念,配合加强基层民政工作,部署开展“全省民政系统效能建设提升年行动”和“强基层、提效能、抓落实”“大学习、大走访、大落实、大督查、大培训、大宣传”“农村低保精准施保全面排查整治”“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等系列专项行动,狠抓民政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增强“四个意识”,提升工作效能。将效能建设提升年行动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实践平台,省、市、县、乡四级民政系统综合运用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方式,坚持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结合,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真学习部党组关于民政工作的系列部署。同时,坚持刀刃向内,从15个方面认真查找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143个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一把手挂牌督办,挂图整改、逐一销号。

紧盯重点任务,全面督促落实。在“强基层、提效能、抓落实”“农村低保精准施保全面排查整治”“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等专项行动中,采取省级督查到县,州(市)级督查到乡,县级督查到村的办法,重点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灾后恢复重建、解决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救助站管理、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老龄工作、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民政资金管理与项目建设等工作落实。针对突出问题,坚持“每一项重点工作一位厅领导牵头、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完成时限、一抓到底”的思路,认真整治改进。

开展“六大行动”,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期开展“大学习、大走访、大落实、大督查、大培训、大宣传”行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以严、真、实的作风深入一线大走访,做到救助对象、受灾群众、有点优抚对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五必访”,做到基层落实民政政策、服务对象生产生活、服务对象愿望诉求、基层民政工作现状、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意见建议“五摸清”,做到基层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程度、基层民政工作存在的矛盾隐患、制约基层民政建设的困难问题、民政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四必知”。对标对表督查各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深入查找问题,制定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限时整改到位,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名服务对象身上。

安徽

安徽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叶露中

创新对策措施 破解落实难题

安徽省民政厅把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列为2017年安徽省民政重点推进和突破的五项工作之一,紧抓不放,全力推进。作为部第5工作组蹲点所在地的蚌埠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渠道、设置村(居)民政工作专职委员、配备村(居)民政工作协理员。蚌埠市的做法,为全省推动基层民政能力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全省16个地市,已有6个市拟参照蚌埠市做法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相关文件,正在征求意见或者等待会议审定;有9个市已经出台了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配套文件。全省已有61%的乡镇(街道)单独设置了民政所(办);已有23%的乡镇(街道)加挂了民政所(办)的牌子,明确了职责,确定了专人负责;其余16%的乡镇(街道)争取在年底前全部挂牌,人员到岗到位。已有52%的村在村“两委”中指定了一名委员负责民政工作,27%的村通过购买服务设立了民政专干,并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其余的正在配备中。到明年村“两委”换届后,确保每个村“两委”中有一名干部专门负责民政工作。

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要坚持多措并举,以镇村为重点,明确目标任务,持续深入推进,认真抓好落实。一是继续积极推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相关文件,从省级层面破解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工作中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奖惩措施等问题。二是将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落实情况作为各市政府民政工作省级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此项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对当地民政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要求各地在实践中注重总结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做法并推广。三是坚持上下联动,进一步协调推动基层党委政府发挥抓好基层民政工作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落实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对照标准要求,真正把基层建好、把基础夯实。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各地在贯彻落实中反馈的困难和问题,着眼从顶层设计、政策层面、制度机制上来破解。推动尚未出台相关政策的地方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借鉴兄弟省市先进经验,补齐工作短板,持续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提升民政干部队伍整体水平,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黑龙江

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蔡炳华

抓基层打基础 主动融入大局

今年以来,按照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部署,黑龙江省民政厅主动争取党委政府领导,积极融入改革发展大局,努力补齐工作短板,上下同心、左右融通、层层发动。

将抓基层打基础上升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黑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19个专项小组,民政牵头1个,参与12个,涉及社区治理、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体制、退役士兵安置、养老服务市场等近20项改革任务。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完善和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系全国首发,在社区人员配备、优先考录公务员等方面突破国家文件。黑龙江省准备10月份在桦南县再次召开全省抓基层打基础现场会,对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推广双鸭山社区治理经验、强化村务监督等工作一并再启动、再贯彻、再部署。

让抓基层打基础重点在大事难事上破题。一是在基层力量不足上破题。狠推省编委文件落实,保证每个乡镇除1名副乡镇长分管民政、1名民政助理负责具体业务外,至少再安排2至3个事业或公益岗。二是在信息化建设上破题。打造包含全新民政门户网、划时代旅居养老商务平台、包含17项基础业务系统的政务云的“一网一台一云”信息化格局;强化乡镇公共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破题。省级福彩公益金、省财政资金每年支持基层加强社区、农村养老、临时救助等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乡村小学等闲置资产,加强了困难群众周转房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四是在法制化、标准化推进上破题。积极推动《黑龙江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出台,《黑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商质监部门出台《黑龙江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规范》等3项标准。

把抓基层打基础落在重点任务上生效。一是社会救助大兜底全面形成。继续完善低保、特困、受灾、教育、住房、就业、取暖、临时救助加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格局,新增殡葬救助。二是养老产业势头强劲。通过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立经营性体制、补上营销短板、培育消费市场,形成旅养结合、医养结合等新业态和连锁分布、服务外包等新商业模式。三是防灾减灾救灾经住考验。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13个应急处置体系整合到省政府统一指挥。四是双拥安置成效明显。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做好军队退役人员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21条优惠政策;由省委副书记牵头成立退役士兵工作专班,狠抓落实政策、服务士兵“5+1”责任制,较好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福建

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池秋娜

探索加强基层民政工作新路子

今年以来,福建省积极创新实践,整合各种资源,致力探索出一条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的福建新路子。

高位部署、下沉指导,让基层民政部门有位置。一方面,高位部署强力推进。主动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让基层民政部门各项工作更好开展。另一方面,联系基层督促指导。组织开展挂钩联系基层活动,通过省厅直接对基层进行督促指导的做法,提升基层民政部门对政策执行的时效性、准确性。

充实力量、提升素质,让基层民政工作有保障。一是购买服务岗位。2016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养老救助协理员。各市县民政部门通过购买社工服务,补充工作力量。二是争取机构编制。先后成立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减灾中心、社会组织登记服务中心等机构,为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增加机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样本。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构建三级培训网络,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每年培训基层民政干部达2万多人次。

创新机制、支持引导,让社会力量参与有热情。结合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政社联动。一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类、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二是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及服务项目评估制度。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政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注重发挥慈善力量的作用。

标准引领、科技支撑,让基层民政服务更有手段。坚持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民政工作提质增效。标准化方面,在全国率先成立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部署开展标准制定和应用工作;扎实开展标准化试点建设。信息化方面,完成“金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一中心、两平台”民政信息化框架,数据中心平台数据量达到近300万条。

上海

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匡鹏

不断推进符合特大型城市特点的民政工作体系

为应对新时期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在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上海民政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基层基础,开展了系列工作。

上海民政坚持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系统推进各领域工作。一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上半年,上海市人大先后审议通过《上海市实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上海市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对社会治理创新成果进行总结固化。8月28日,上海市委召开“规范居村功能、畅通为民服务”专题会,进一步夯实居村工作。二是强化规划引领,政策支撑。发布“上海市社会组织发展十三五规划”,加上市政府审议通过的“民政事业十三五规划”“老龄事业十三五规划”,构筑了今后五年上海民政改革发展的规划保障。上海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巩固了民政为民的各项政策支撑。三是实施精细管理,确保安全。部署全市民政系统安全大检查,实现所有民政服务机构和设施全覆盖。全面上线民政财务内控系统,着力加强内部廉政风险防范。

上海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民政人的温情,不断增添城市发展的温度。一是创新机制,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在街镇普遍建立“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搭建“一门式”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社区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度。通过建立居村错时工作和值守制度,健全首问负责制。推行“全岗通”,实现居村委会“一专多能、全岗都通”,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二是攻坚克难,着力突破瓶颈和难点。将殡葬设施规划纳入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全市殡葬设施空间布局。探索婚姻登记失信信息纳入征信管理系统,发挥婚姻信息数据库的统计、科研和预警作用。三是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完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社会组织预警网络,及时畅通信息,加强预警管理。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双拥工作新机制。成立社区基金会57家,成为拓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渠道。四是推进公益慈善,凝聚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组织投身上海“公益之城”建设,用“公益”作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提升城市“公益温度”。

广东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卓志强

“一盘棋”统筹推进“双百计划”

2017年,广东省通过实施粤东西北“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充实基层民政专业服务力量。“双百计划”自7月1日启动以来,近千名社工扎根社区,落实民政政策,链接服务资源,带动了基层民政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转变,有效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水平。

第一,建章立制。为保障“双百计划”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省厅先后下发9个文件,就运行模式、人才招聘、选点标准、站点建设、社工管理、督导制度和量化评估等进行详细规定。对省、市、县民政部门、镇(街)、督导中心以及社工站的职责做了明确规定;对社工服务站人员培训、专业支持、日常监督、年度评估等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市、县(区)民政局负责统筹协调本辖区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开展业务指导。

第二,资金保障。多元化筹措资金是“双百计划”全面展开的关键,经与财政部门协商,从彩票公益资金中保障资金的来源。2017年度总安排资金为6500万元,其中省厅从彩票公益资金安排3000万元用于社工工资、900万元用于购买专业督导,其余部分由地市统筹解决。以后每年社工工资按5%递增,5年累计投入资金达3亿元。另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李嘉诚基金会已资助200万元用于相关社工培训及专项资助。

第三,队伍建设。严标准选人用人,参照公务员招考模式,录用社工912人,学历均为大专以上,其中持证社工占35%。人员招聘后,由省厅统一安排岗前培训。同时对80名专兼职督导、200个镇(街)分管领导和民政事务办主任、粤东西北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别进行专题培训,有效提高基层干部对“双百计划”的认识。

第四,专业支持。通过购买服务,省厅设立“双百计划”项目办,在15个试点市分别建立“双百计划”督导中心,每个中心聘请2至3名专职工作人员,共招聘有35名具有5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的社工师,并联系80名社工专家,深入双百社工站点,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第五,舆论宣传。坚持一手抓组织实施,一手抓宣传发动。招聘公告发布后,开展了4场高校宣讲会。建设广东“双百计划”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超100篇文章,点击量累计达50万次。在报刊、网站、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宣传报道,为“双百计划”顺利推进营造各级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受益的良好舆论氛围。

江苏

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戚锡生

抓规范 抓增能 抓落实

江苏省民政厅在全系统树立重视基层、加强基层的工作导向,以现代民政示范县(市、区)建设整体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提升,取得了较好成效。

切实加强基层民政机构和队伍建设。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召开了全省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基层民政机构和队伍建设刚性要求。各地民政部门从设置机构、增配人员、改善条件等环节入手,以定量指标、务实举措,切实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

着力加强基层民政公共服务功能配置和标准化建设。以清单的形式,明确了县、乡、村各级需建设哪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需完善哪些服务功能。一方面,明确基层民政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要求,包括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全国首份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中涉及民政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乡镇公益性公墓或立体式骨灰安放设施、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内容。另一方面,推进民政服务与管理标准化建设。启动实施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五年规划”,与省质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省民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标准研制奖励机制,以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努力提升基层民政工作落实能力。一是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建立定期分级培训制度,省级层面分期对全省民政办主任进行全员轮训,今后每三年还将轮训一次,同时市县对其他民政工作人员和新进人员组织培训。二是改进手段提升效率。实施民政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并上线运行民政综合业务信息平台。三是深入基层督导落实。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调研督查基层尤其是乡镇(街道)民政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情况,对蹲点村的低保户做到“户户到”,查政策盲点,查工作短板。

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扩大基层民政公共服务覆盖面。针对民政服务面广量大的特点,灵活借助社会资源、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有效覆盖面。一方面,充分发挥“三社联动”协同作用。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带动各地开展社会组织社区公益创投活动。另一方面,注重激发群众自助互助力量。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将分散的群众力量整合起来,激发群众的自助互助功能,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提供“就在身边”的服务。全面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结对关爱服务制度,扩大养老服务的有效覆盖面。

江西

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金接

坚持走在前 干在前

今年4月份以来,江西省民政厅切实按照黄树贤部长提出的“希望江西在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方面走在前、干在前”工作要求,大力开展了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江西省民政厅经与民政部第27工作组协商后,决定部省同步开展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建立部工作组与省民政厅统一领导、共同参与、定期调度、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厅机关和直属单位抽调58名工作人员,与部第27工作组6名同志一道,组成11个工作组,分别由部工作组领导、厅领导和有关业务处室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对口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蹲点调研工作。据统计,部工作组与省厅联合开展调研12次、共同蹲点累计38天。在部里确定一县一乡的基础上,江西省民政厅在每个设区市选择一至两个县、每个县选择两个乡镇(一个工作基础较好的、一个工作基础较差的)开展蹲点调研,扩大调研效果。

工作开展以来,11个调研组共深入全省11个设区市、33个县(市、区)、147个乡镇、206个村(居委会),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68场次,调研民政所、救助站、敬老院等基层民政机构420个,走访慰问民政服务对象7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112条。结合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全厅共组建“连心”小分队31支,深入开展进企业、进“三院”、进社区、进困难群众家庭活动,先后筹集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问题31件,兴办民生实事16件。进一步深化能力建设,一方面督促各地进一步落实政策文件,省厅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对工作做得好的乡镇民政所给予1万元奖励,用于添置办公设施,增强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出台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政策文件,江西省民政厅代省委省政府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能力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规范基层民政工作机制、工作人员、工作经费、工作场所和激励保障,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争取10月底前以省“两办”名义下发;设区市层面:九江市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规定每个基层民政所至少配备2至3名工作人员;吉安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统一基层民政机构建设、规范办公条件,按乡镇人口数量配备民政所工作人员,完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县级层面:德安县、万安县、遂川县等地出台基层基层民政能力建设文件,对基层民政工作机构、工作队伍、工作经费等作出明确规定。

猜你喜欢
民政工作民政厅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数说:这十年民政工作成绩单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坚定履行新时代光荣使命——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政工作综述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卓志强 强化领导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全省民政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专题培训班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