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2017-09-26 02:02毕建云张震宇吴秋焱毕经会张亚丽苏政华
山东化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浸膏辅料挥发油

崔 霞,毕建云,张震宇,吴秋焱,周 静,毕经会,张亚丽,苏政华,战 旗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血府逐瘀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崔 霞,毕建云,张震宇,吴秋焱,周 静,毕经会,张亚丽,苏政华,战 旗*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目的: 研究血府逐瘀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干浸膏得率以及芍药苷的含量为指标,对血府逐瘀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 以合格颗粒得率为指标,对颗粒的成型工艺进行研究,优选制剂的制备工艺。结果:将水提药材加8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醇提药材加8倍量乙醇(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水煎液与醇提液在 60℃ 下干燥粉碎得干浸膏。当归、川芎、桃仁以挥发油提取器,加8倍量水,提取8h得三者的挥发油,挥发油以乙醇溶解。以糊精作稀释剂,浸膏粉:辅料(1:0.8);以溶解挥发油的7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过 20 目筛制粒,60℃ 干燥 3 h,烘干,整粒,即得。结论: 优选的血府逐瘀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府逐瘀颗粒; 提取工艺;制备工艺

血管性头痛(Vascular headache)因为引起这类头痛的原因都来自于血管,故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近年来中医药对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与潜力。《医林改错》[]曰:“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血府逐瘀汤)而愈”。方多为汤剂服用,口感不佳,反而会加重头痛的程度,本课题组改进组方的剂型为颗粒,方便实用,文章简要概述了血府逐瘀颗粒的提取及制备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芍药苷(批号:110736-20132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供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仪(Ultimate 3000),紫外检测器、泵、控制器(Thermo),数据处理器为chromeleon7工作站;KQ-250E型超声波中药处理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FA16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ZKW-S-6数显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101A-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干燥箱( 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SHZ-D(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AO33522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水为纯净水(Millipore 公司纯水器制备);所用试剂为色谱纯或分析纯。

1.3 药材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甘草为豆科植物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Bat. ) 的 干 燥 根 茎。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p.)A.DC.)的干燥根。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生地(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的干燥根。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的干燥成熟种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以上药材经山东中医药大学战旗老师鉴定。

2 提取工艺研究

2.1 水提工艺研究[2]

根据文献,笔者对红花、桔梗、枳壳、赤芍、甘草等药材进行水提,同时根据药材主要成分的性质及该方的临床应用,以水提药材赤芍中芍药苷的得率及干膏得率为指标,选择考察因素为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每个因素设三个水平,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条件。因素水平表、正交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2~表4。

表2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为第一次加水量,第2、3次加水量均与第一次相同

表3 正交试验结果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注:F0.1(2,4)=4.32,F0.05(2,4)=6.94,F0.01(2,4)=18.0;F0.1(2,2)=19.0,F0.05(2,2)=99.0,F0.01(2,2)=9.0

综合两种指标的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同时从省时节能的角度考虑,综合平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 A2B2C3。即加8倍量水(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

2.2 醇提工艺研究[3-4]

2.2.1 样品的制备方法

供试品溶液:按处方比例称取含川牛膝9g、生地9g、柴胡3g的醇提取药材共21g,加入8倍量的70%的乙醇,浸泡1h,煎煮1.5h,醇提2次,抽滤、静置放冷后于250mL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

2.2.2 干膏得率测定方法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 25 mL,移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 105℃干燥至恒重,移至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精密称定干膏重量,计算干膏得率。

2.2.3 采用单因素优选醇提工艺

以干膏得率为指标,分别选择考察因素为浸泡时间、乙醇浓度,每个因素三个水平,按按“2.2.1”项下样品制备方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并按 “2.2.2”项下干膏测定方法计算干膏得率。试验结果分别见表5-表6。

表5 浸泡时间单因素试验结果

表6 乙醇浓度单因素实验结果

通过干膏得率分析,同时从省时节能的角度考虑,应选用70%乙醇,浸泡1h。

2.2.3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醇提工艺

用70%乙醇,浸泡1小时基础上,以干膏得率为指标,选择考察因素为乙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每个因素设三个水平,按“2.2.1”项下样品制备方法进行L9(34) 正交试验,并按“2.2.2”项下干膏测定方法计算干膏得率。因素水平表、正交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7~表9。

表7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为第一次加醇量,第2、3次加醇量均与第一次相同。

表8 正交试验结果

表9 方差分析结果

注:F0.05(2,2)=19.0,F0.01(2,2)=99.0

综合干膏得率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同时从省时节能的角度考虑,综合平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即加8倍量乙醇(第二、三次加8倍),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

3 成型工艺研究

3.1 样品的制备方法

当归、川芎、桃仁以挥发油提取器,加8倍量水,提取8h得三者的挥发油,挥发油以乙醇溶解[5-6]。 将醇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左右( 60℃热测) ,将水提稠膏与醇提稠膏合并在 60℃下真空干燥,粉碎得干浸膏,使用糊精作为稀释剂,干浸膏与辅料比例为 1∶0.8,以溶解挥发油的7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制软材,20目筛制粒,60℃干燥3 h,整粒,即得。

3.2 考察指标

以颗粒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等现象,以及能过一号筛和不能通过五号筛的合格颗粒的百分率作为评价指标。

3.3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辅料[7-9]工艺

糖粉和糊精价格经济,且制粒成型性好,因此选用糖粉和糊精作稀释剂。由于浸膏粉粘性较大,因此选用乙醇作润湿剂选择考察因素为糖粉:糊精、浸膏粉:醇浓度,每个因素设三个水平,按“3.1”项下样品制备方法进行 L9(34) 正交试验,并按“3.2”项下颗粒合格的评价指标测颗粒合格率。因素水平表、正交试验结果和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0~表12

表10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11 正交试验结果

表12 方差分析结果

注:F0.05(2,2)=19.0,F0.01(2,2)=99.0

综合颗粒的外观性状,联合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同时从省时节能的角度考虑,综合平衡确定最佳成型工艺中的辅料配比为A1B2C3即糖粉:糊精(0:1);浸膏粉:辅料(1:0.8);醇浓度为70%。

3.4 成型小试

按照3.1的工艺制备方法以糖粉:糊精(0:1);浸膏粉:辅料(1:0.8);醇浓度为70%条件进行三组成型小试试验,颗粒外观良好,流动性好,颗粒合格率较好。结果见表13。

表13 验证性试验结果

4 结论

红花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醇及其苷类、查耳酮等,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红花的主要水溶性活血化瘀有效成分[10]。桔梗中含有皂苷,多聚糖、黄酮、聚炔、氨基酸挥发油等多种成分,其中以皂苷的药理作用最强[11]。枳壳中主要含有黄酮、挥发油及少量生物碱三大类成分[12]黄酮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易溶于水。赤芍包含萜类及其苷、黄酮类及其苷、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赤芍总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13]。牛膝中的活性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甾酮、多糖以及多肽类物质[14]。生地化学成分含梓醇、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等。柴胡根中主要成份为柴胡皂昔[15],其次含有植物幽醇、侧金盏花醇等;地上部分主要含黄酮类、少量皂昔类、木脂素类、等成分[16]。由以上可知红花、桔梗、枳壳、赤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均为苷类,为水溶性成分,牛膝、柴胡、生地主要成分易溶于乙醇,且水提法与醇提法,经济实惠、无污染、操作简单,故前四味药选用水提工艺,后三味药选用醇提工艺。

[1] 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杨 东,毕建云,郭艳伟,等正交试验优选逐瘀止痛凝胶膏剂的水提工艺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17,35(2):146-149.

[3] 康爱荣,闫 明,彭 英,等.高良姜中高良姜素的醇提和纯化工艺研究[J].中药研究与开发,2011,18(5):44-46.

[4] 汪海斌,吴电彩,马 玲,等.正交试验研究枇杷清肺颗粒的醇提工艺[J].安徽医药,2015,19(2):222-224.

[5] 伍振峰,王赛君,杨 明,等.中药挥发油提取工艺与装备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4):224-228.

[6] 杨 林,罗晓星,王四旺,等.两种提取当归川芎挥发油的工艺比较[J].药剂研究,2006,15(10):1140-1141.

[7] 王宏顺,熊学敏.中药颗粒剂辅料筛选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0,7(41):65-67.

[8] 李 璐,王秀海,王永香,等.疏风定喘颗粒辅料的筛选[J].中成药,2017,39(4):731-736.

[9] 奚之骏,许丽雯,史秀峰,等.镇惊泻火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师,2015,18(12):2058-2061.

[10] 夏新华,吴 卫,何 莉,等.均匀设计法优选红花提取工艺[J].中药材,2006,29(11):1251-1253.

[11] 桂双英,王举涛,叶杰胜,等.正交试验法优选桔梗总皂苷的提取工艺[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5):63-65.

[12] 蒋以号,王 晶,曹旻旻,等.中药枳壳的研究概况[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38-1240.

[13] 陆小华,马 骁,王 建,等.赤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4):595-602.

[14] 沈 舒,王 琼,李友宾.牛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综述与讲座,2011,23(11):1-6.

[15] 王 朴.生地黄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08):986.

[16] 刘永春,丛培臣.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黑龙江医药,2006,19(3):216-218.

(本文文献格式:崔霞,毕建云,张震宇,.血府逐瘀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6):24-27,30.)

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uefu Zhuyu Granule

Cui Xia,Bi Jianyun,Zhang Zhenyu,Wu Qiuyan,Zhou Jing,Bi Jinghui,Zhang Yali ,Su Zhenghua,Zhan Qi*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 of Xuefu Zhuyu granules. Method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Xuefu Zhuyu granules by using the yield of dry extract and the content of paeoniflorin. Taking the yield of qualified particles as an index,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granules is studied, an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the preparation is preferred.Results: Water extract of herbs were added with 8 times the amount of water (second, three times plus 8 times), reflux Extracted 3 times, each 1.5 h; Alcoholic herbs plus 8 times the amount of ethanol (second, three times plus 8 times), reflux Extracted 3 times, each 1.5 h.Decoction and alcohol extract at 60 ℃ dry and dry to dry extract. Angelica, Chuanxiong, peach kernel with volatile oil extractor, add 8 times the amount of water, extraction 8h. The volatile oil was obtained and the volatile oil was dissolved in ethanol. To dextrin as a thinner, extract powder: accessories (1: 0.8) ; To dextrin as thinner, extract powder: accessories (1: 0.8). To dissolve the volatile oil 70% ethanol solution for the wetting agent soft material, then made into a 20 mesh sieve into particles, finally dried in an oven at 60 ° C for 3 h to obtain the desired particles. Conclusion: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method of Xuefu Zhuyu granule is stable and feasible.

Xuefu Zhuyu granules; alcohol precipitation process; granule preparation process

TQ461

:A

:1008-021X(2017)16-0024-04

2017-06-10

本实验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完成,获得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项目编号:2016071)

崔 霞(1995—),女,山东平度人,大学本科学生;通讯作者:战旗(1966—),女,药学高级实验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浸膏辅料挥发油
热销面料及辅料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流行辅料
热销面料及辅料
流行辅料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暖宫孕子丸浸膏中黄芩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