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酒后签名笔迹特征的实验研究

2017-09-26 01:56杜英杰付文波班智慧
山东化工 2017年16期
关键词:笔迹特征笔迹笔画

杜英杰, 付文波 ,班智慧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青年人酒后签名笔迹特征的实验研究

杜英杰, 付文波 ,班智慧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035)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酒后签名笔迹的笔迹特征,分别对三十名青年人饮酒后的三种状态(头晕、已醉和酩酊大醉)进行实验样本收集。通过与正常状态下收集的笔迹样本进行比对分析,归纳总结酒后签名较正常签名笔迹特征有何变化,对酒后签名笔迹检验鉴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酒后;签名笔迹;青年人;笔迹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人的交际圈越来越广,如今饭桌聚会上总是免不了要喝上几杯。在这种潜在的酒文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利用酒精对人脑暂时的麻痹作用,趁机做一些违背当事人意愿而对自己有益的行为。比如,在酒桌上趁着当事人饮酒后意识模糊,签订当事人并不知情的合同、收据、契约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此类案件时有发生。有些地方为了收集当事人的酒后笔迹样本,让当事人现场再次饮酒并签名。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行,由于书写环境、书写条件、书写人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极易使得收集的实验样本与平时样本出现较大偏差。因此,对酒后签名笔迹与正常状态下签名笔迹的比较实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醉酒签名形成的机理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一种有机物。酒精,是个好东西,想要一醉方休,却不知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酒精对大脑神经系统具有兴奋和麻醉的作用,随着人体血液内酒精量的增加,对人体的影响也逐渐增加,自制力逐渐减弱,造成神经中枢系统过度兴奋[1]。不仅由于酒精的麻痹作用,饮酒者握笔姿势和坐姿会有所改变,而且会变得异常兴奋。饮酒者在酒精的麻醉下形成的签名笔迹与正常签名笔迹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对人体的麻痹作用越来越大,所形成的签名笔迹特征也表现得更为突出。

2 实验设计

为了更好地收集样本,更具体地记录实验对象的状态,使得到的实验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实验对象饮酒以及签名的过程笔者都有参与,并详细记录实验对象的状态等。

2.1 实验工具

2.1.1 书写工具

晨光黑色中性笔一支,型号为GP-1115,且在收集样本过程中全部实验对象均使用这只笔,以减少因为书写工具的不同产生的差异。

2.1.2 纸张

本次实验采用的纸张为普通的A4打印纸,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如图2.1所示)收集实验对象的平时样本,再用空白A4打印纸收集实验对象的酒后笔迹。结合实际签名的文件多为较正式合同或者文书,在签名的时候衬垫五张相同规格A4打印纸,并且采用坐姿进行书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差。

2.1.3 其他工具

放大镜一个、扫描仪一台以及笔记本电脑一台。

2.2 实验准备

2.2.1 样本收集

收集三十名年龄为18~26岁的青年人酒后签名笔迹,其中男生25人,女生5人,全部为研究生学历。

图1 醉酒签名笔迹统计收集表

2.2.2 实验步骤

实验对象在清醒状态下在已制作的表格中填写自身基本情况以及平时的酒量,并且书写“同意 ××× 2016年8月9日”的字样。然后分别在实验对象头晕、已醉和酩酊大醉三种状态下书写上述字样,选取三种状态是为了更好的记录饮酒后随着体内酒精量的增加,书写人对书写技能的控制力变得如何,形成的签名笔迹所表现出的特征有何变化。

3 醉酒签名笔迹特征的变化及其成因

由于实验主要对象为青年人,对于这一群体饮酒后所出现的笔迹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且特征较稳定价值较高。通过与饮酒前提取的正常签名笔迹对比分析(如图3.1所示),发现酒后签名笔迹在如下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变化。而且随着摄入酒精量的提高,这些特征变化越大。

3.1 概貌特征的变化

3.1.1 书写水平变化

书写水平是指书写者书写技能高低[2]。绝多数人酒后笔迹与正常笔迹相比书写水平会发生不同程度地降低,具体表现为文字整体布局失调、字形字体变化、字行间距走向失控、运笔异常等。但是,也存在一些本身书写水平就较高的人在适量酒精作用下,反而会导致书写水平有一定的提高[3]。虽然这种现象出现几率很小,但如果出现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案情等实际条件考虑这种发生情况的可能性。

3.1.2 字形增大

实验对象饮酒后,意识逐渐开始不受大脑控制,容易形成一种自大心理。在进行签名时,会使得每一个笔画与正常状态下的笔画相比变得更长,从而导致整体字形变大。随着体内酒精量的增加,字形变得越来越大,同时表明实验对象的意识越来越不受控制。

3.1.3 整体易向右上倾斜

实验对象在饮酒后,书写形成的字迹极易向右上倾斜,正如正常人闭眼书写或者在黑暗的环境中书写时都会出现向右上倾斜的情况。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使得实验对象产生一种随意书写的感觉,从而出现倾斜的现象。

3.2 细节特征的变化

3.2.1 连笔增多

酒精会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容易变得兴奋。在兴奋的状态下进行书写活动,书写速度加快,必然导致连笔增多。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实验对象书写速度越来越快,连笔动作越来越多,最后甚至会出现乱如麻的情形,无法清晰地辨读。

3.2.2 起收笔异常

实验对象饮酒后,最开始下笔不容易把握,从而出现停顿的现象,同样在笔画快完成时,最后的收笔动作容易拖拉。起笔停顿,收笔拖拉这一特征是酒后笔迹最易出现的特征。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实验对象对笔的控制力越来越低,意识越来越模糊,此种笔迹特征也会越来越明显。

3.3.3 笔画变圆滑

实验对象饮酒后书写运动不受控制,握笔姿势不能保持正常状态,从而使得转折、钩、挑等笔画相对于正常书写状态变得圆滑,整体字也显得圆润许多,随着体内酒精量的增加,笔画越来越不平直,甚至不应该出现转折的地方也会出现圆弧状,使笔画变得圆滑。

3.3.4 多笔少画

在酒精的麻醉下,实验对象视力、意识会变得模糊,进行书写时,实验对象会有意的多描几下,以确保签名笔迹的完整度。同样,也会造成多余的标点符号。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已经无法识别眼前事物,多余动作笔画也会随之增加。实验对象在意识不清晰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自以为完成的书写动作,实际并没有书写的现象。随着体内酒精量的增加,多笔少画的特征越明显,有的甚至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字。

3.3.5 压力减小

酒精会让人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得实验对象握笔的力度也会有所不稳,下笔的力度也会变小,从而导致整体书写压力变小。随着酒精量的增加,对笔的握力越来越小,控制力越发下降,从而导致书写压力越来越小。

3.3.6 运笔变异

实验对象饮酒后,为了完成书写动作实验对象可能会尽量刻意控制自己。然而由于酒精的作用,有意的控制反而使得笔画出现异常,相对比正常书写活动,笔画更容易变得不可理解,无法辨读。

图2 正常签名笔迹与醉酒签名笔迹的比较

4 总结与讨论

4.1 总结

传统对酒后笔迹的突出特点总结为三个字——“快、大、误”,笔者认为应该再加上一个“乱”。酒精对人体的麻痹作用,会使得自身意识不受控制,甚至模糊不清,当酒精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饮酒者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书写的内容是什么,此时形成的笔迹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乱”。

4.2 特征分析

酒后签名笔迹一般是指人饮酒较多时,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自制力减弱,大脑皮层的整合机制发生障碍时书写的字迹。由于一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有些笔迹特征很难轻易改变。实验研究表明,酒后笔迹容发生字形变大、连笔增多、起收笔异常、笔画变圆润等变化,但在搭配比例特征,笔顺特征等方面不易发生改变。当然随着体内酒精量的增加,所形成比笔迹特征也越发突出。在进行实际的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与摹仿、伪装笔迹相区分,注意把握稳定的细节特征,从而确保得出客观、准确的鉴定意见。

[1] 陈雪雄,刘忠明.浅谈酒醉笔迹检验[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6, 20(4):82-84.

[2] 贾玉文.笔迹检验[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2011.

[3] 高志美,胡玉山.对醉酒后书写字迹的分析与检验[J].人民检察, 2002(12):47-48.

(本文文献格式:杜英杰,付文波,班智慧,等.青年人酒后签名笔迹特征的实验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6):134-135.)

DF794.2

:A

:1008-021X(2017)16-0134-02

2017-06-13

杜英杰(1993—),山东日照人,学生。

猜你喜欢
笔迹特征笔迹笔画
巧克力能否去除桌上的油性笔笔迹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找不同
一笔画
阿拉伯数字笔迹鉴定之探究
论书写速度变化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及其控制
试论书写节奏在笔迹特征中的表现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