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9-26 12:53郑培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歌唱课程标准

郑培明

摘要: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少老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明显。但是,教师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目前小学生歌唱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生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20世纪末,中央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口号。新课改的目的是在21世纪完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而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就有了新的发展目标,歌唱教学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使学生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存在问题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5年,在此期间教师积极探索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与学生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的关系,运用大量新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情感体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不少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过度重视学生审美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忽视教学本位的音乐歌唱技能培训,于是在小学生课堂音乐歌唱教学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解决。

首先,新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虽然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手段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却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在小学生发声方法以及唱歌姿势等问题的纠正上,更很少看到老师对学生“声音”的表现提出要求,更看不到老师结合具体歌曲表现帮助学生学习歌唱技能。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歌唱习惯的养成和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和表达。由此,很多小学生唱歌时从姿势到气息,从音准到节奏、从声音到表情都是散漫的,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失去表现的欲望,最终成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牺牲品。

其次,忽视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新课改要求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音乐审美为核心目标,因此,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强调审美体验,很少涉及音乐知识,舍弃了最基本的识谱、节奏感受等内容,忽视音乐基础知识的工具作用。学生仅仅是为了学习歌唱而歌唱,很少做到举一反三。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区别音的强弱与高低,这很不利于歌唱的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歌唱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以學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多样化,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任课教师就必须以小学生为主体,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联系实际,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灵活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体验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度。此外,《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不要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首要目标,要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小学生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围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感知能力等,通过直观介绍和具体乐曲的欣赏分析,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情绪,提高自身的审美体验能力。

2.掌握科学方法,养成良好歌唱习惯

在目前小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都忽略了小学生歌唱技能以及歌唱习惯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信心与兴趣,成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牺牲品。因此必须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和技能,并养成良好歌唱习惯。

首先,发声是歌唱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法,才能正确地唱好每一个音。找到适合小学生发声的方法是确保学生可以健康、快乐地学习歌唱的必备条件。小学生目前的嗓音正处在发育期,声带脆弱,过高、过强的发声练习很容易使他们的声带受到损伤。因此在小学生歌唱教学中应使用轻声唱法,避免大声歌唱。教师可以选择易发声的母音开始教学,通过形象生动的示范、讲解,让孩子们理解并学会“轻声高位”的方法,发挥以字带情、以字带声的作用,做到发音准确清晰,使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其次,帮助学生养好正确的歌唱姿势。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各种习惯开始养成的重要阶段,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大家都知道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歌唱时的声音更加稳定、灵活,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歌唱技巧。而错误的演唱姿势则会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想使小学生歌唱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就要从学生良好地歌唱姿势开始,使其养成“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最佳歌唱状态。

3.培养学生的读谱能力,提高歌唱教学效果

由于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才能使歌唱学习达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小学歌唱教学中应该加入一些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读谱教学的加入。不过由于小学生在当前阶段理解力较差、缺乏耐性,读谱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在读谱教学中积极寻找和小学生身心发展适应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先学歌曲后识谱的教学安排。这样学生在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把握后,试唱曲谱,如此可以有效地地识记音符,提高识谱能力。通过反复训练和积累,学生在对读谱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也会有效提高歌曲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日)品川三郎著,吕水深,缪裴言译.儿童歌唱发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

[3]吕海啸.新课改下要如何加强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与培养[J].教育纵横

[4]冯净.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2012(3)

[4]金婵娟.音乐新课标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科教文汇.2009(6)

[5]苗金朵.生动的音乐课堂需要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黄河之声.201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歌唱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会歌唱的伞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歌唱十月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