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产阶级的必然命运浅谈人类社会的“物化”

2017-09-26 16:45洪美玲
大经贸 2017年8期
关键词:物化资产阶级

【摘 要】 资产阶级依托封建阶级而产生,却又在不断摆脱封建阶级控制中发展和壮大。资产阶级的独立和进一步发展又催生出无产阶级,大工业发展带来的流水线式的枯燥重复的工作必然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纷争,而资产阶级的竞争对手竟是它极致追求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精心创造的“物”却成为束缚我们的“物”,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步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后的必然灭亡的命运的后尘,这是本篇文章所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资产阶级 必然命运 物化

一、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必然灭亡

(1)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是由中世纪农奴产生的城关市民等级中发展而来的,发展初期的资产阶级深受封建工业经营方式奴役、是被封建领土统治压迫的阶级。在新市场不断发展,需求不断增加时,工场手工业逐渐代替封建工业经营方式时,他们是等级或专制君主国同贵族抗衡的势力;在市场依旧扩大,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的时候,他们终于扬眉吐气一举从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那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主导权。至此,资产阶级终于成长起来了,成为了具有独立统治力量的阶级。

资产阶级在战胜封建阶级和专制贵族中独立,在一手开拓的世界市场和工业化社会里肆意翱翔,不断地积累了社会财富,也实现了人们对民主自由新世界的幻想。却不知,他们引以为傲的转机却镶嵌着他们最永恒的危机。

(2)无产阶级的产生和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

资产阶级一步一步的向上发展,他们从依赖封建阶级、专制贵族到摆脱他们最终成长为具有独立统治地位的阶级,危机却一步步逼近着他们。首先,他们在反对与他们利益相矛盾的一部分阶级时,由于自身的缺憾与不足,不得不联合无产阶级一起来反对贵族、反对专制国家,这样就把无产阶级卷入了政治运动。其次在他们联合无产阶级时必然会把他们的思想理念和斗争思想传递给无产阶级,“于是,资产阶级自己把自己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产阶级的产生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雇佣关系出现的产物。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给了无产阶级生存的土壤,给了他们“教育因素”,让他们卷入政治运动,而这样的无产阶级,是思想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体,而大工业发展带来的流水线式的低级压抑的工作氛围也成为他们爆发的导火线。所以这样的无产阶级成为了资产阶级成长发展的最大隐患,而这个隐患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不断向上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产阶级努力的改造生产工具,努力的扩大市场,努力的增大需求,努力的积累财富,使得他们的经济地位有了巨大的提升。当工人终于沦为一种劳动工具时,对抗便产生了。从个别工人攻击生产工具到工人阶级抨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资本主义自以为地位越牢固,无产阶级的反抗却越激烈。

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中积累也就是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而大工业和全球化市场的建立,要求资本在社会全体承运共同生活中实现增殖,这在客观上就加强了工人联合。工人联合的革命团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造成的分散状态,这就摧毁了财富在私人手里积累的现实,于是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就被挖了。而无产阶级这个作为大工业本身的产物,在此刻,光荣的成为了资产阶级的掘墓者,而这个掘墓者,正是资产阶级自身创造的掘墓者,所以资产阶级正是他们自身的掘墓者。

而两个著名的“必然”结论也由此而生,那就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必然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二、人类和自然的不同关系与人类“物化”的产生

(1)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体现

人和自然的关系体现在各种不同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之中。原始社会时,生产力及其低下,人们对自然规律缺乏认识,人类深受自然奴役,电闪雷鸣都看作是对人类的“惩罚”,人类社会高度的敬畏着自然,自然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农业社会时,铁器和牛耕的发明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人类逐渐从被动依赖自然发展到主动改造自然,人的主体意识开始复苏,人类自主能力显著提高,极大的创新了经济发展的领域;工业文明时期,机器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科学和工业成为了人们改造自然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人类加大了吸收大自然养分的力度,却在自觉不自觉中逐步的破坏自然伤害自然。从受自然压迫到征服自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智慧聚集的结果,是人类积极实践的结果,是人类艰难而又自豪的奋斗史。当自然被迫打上人类一个又一个烙印,纯自然变得越来越符合人生活的自然时,我们很开心的宣布我们是自然的主人,人化自然是我们人类的“伟大杰作”,我们自豪我们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意识的人时,这种兴奋应该丝毫不亚于当初资本主义从专制君主和封建贵族那里夺得统治权。殊不知,我们却正在一步步走入了另一个困境,便是人的“物化”。

(2)人类“物化”的产生和表现形式

1.物化的含义

人的物化并不是现代国家所独有的。卢卡奇将物化概念阐述为“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外在的物化现象和物化结果形成认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却使得人越来越依赖于他们创造出来的“物”,使得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一个“物化”的人。便捷的交通和安逸自如的生活让他们的器官逐步丧失了他们的基本机能,让他们价值观陷入混乱,不单纯的行为动机显现出人性的缺点,而对现代社会经济、权力的狂热追求,使他们逐步沦为物的奴隶。

2.现代“物化”的表现形式

我们现代人的“物化”现象更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现代社会人的“物化”着重表现为现代人的自然困境、社会困境和自身困境。自然的困境主要指自然坏境的非平衡状态;社会矛盾主要是种族歧视,领土纷争,恐怖主义,犯罪和国际战争等,包括国内和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自身困扰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和自身道德价值追求的沦丧。我们是自然的产物又是自然的改造者和创造者,而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腾飞的国际化时代,自私和贪婪诱惑却着我们的内心,我们在价值边缘迷失着自我,一次又一次的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和行为标准,最终沦为“物”的奴隶。我们极力的追求經济发展追求现代工业社会的繁荣,却一直被作为经济发展产物的物质产品所羁绊,自然灾难的横行,人性道德的丧失,社会诚信的安危此起彼伏,都是“物化”的繁衍产品。endprint

三、资产阶级必然命运不可逆性和人类“物化”必然消除的反思

(1)资产阶级必然命运的不可逆性资产阶级是比封建农民阶级更加民主和更加进步的阶级,它消灭了残暴的封建阶级和贵族统治,倡导民主和自由,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动力和精神支持,为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我们不可否认资产阶级曾做出的巨大贡献。但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让资产阶级自身的缺憾逐渐暴露无疑,社会的发展需要更进步更具有革命性的阶级,这便客观上催促着资产阶级的灭亡。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在消费上是产能过剩,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有组织性和市场竞争的无序性。所以资产阶级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困境和迷茫之中,而这种矛盾的解决只能是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自身的特性也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重要原因。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劳动者而非剥削者,因为深受压迫和物质资料的匮乏,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革命意识。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两大阶级的矛盾日益凸显甚至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无产阶级拥有着最先进的思想和战斗武器,敢去反抗和寻找改造世界的新力量,所以无产阶级承担着消灭资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的重任。无产阶级主张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深信只有解放了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他们的阶级利益和其他所有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他们必将取代资产阶级获得胜利。

(2)人类“物化”的必然消除

1.“物化”的危害“物化”威胁着人的生存,影响着人的精神信仰追求,滋生了社会腐化和倦怠,盲目的追求金钱和物质必然沦为物的附属品。自然能被你征服但不会永远被你征服,违背自然规律的征服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对高新技术的过度依赖使人丧失了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日复一日的劳动重复让现代人对生活充满着倦怠和丧失创新的渴望;自动化和流水线的生产让人成为了“物”生产的一个零件;消费品价格和包装的外在需求让人忘却了消费的本质;而现代教育的功利导向则让人忘却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快乐,成为文字的背诵者和记录者;明里暗里的钱权交易则让人丧失原始的政治追求,忘却从事政治服务民众的初心,如此等等。人终于沦陷在自己创造的“物”之中无法自拔。我们人类比过去民主却比过去更胆怯,比过去有追求却更懒于去实践,“物”的产生对我们人类来说最初是一种发展和进步,而现在它的弊端却正在掩盖它的价值。

2.“物化”消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资产阶级的最终命运是被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无产阶级所代替,而我们绝不能被我们精心所创造的“物”所替代。现实中的“物化”现象存在于我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予以重视。对过去的反思是现在进步的前提,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物质的产生不仅是人的主动性和本能的体现,更是人类创造力和革命性的体现。只是在现代社会里我们却逐渐在我们精心创造的“物”里忘却自我的价值和追求,这与马克思先生对资本主义的概括“自身的掘墓者”不是有惊人的历史相似吗?而我们绝对不能走上同样的道路。

物化给我们如此多困扰,但我们也不能抑制它的发展,因为社会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只能让它的发展尽可能少的阻碍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坚信我们精心创造的物绝不能是束缚我们人性的物,我们依旧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勇气。我们要积极倡导人文关怀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和实现个人的独特价值,使人不再沦为“物”的奴隶和附属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要学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遵守和顺应自然规律,并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规律,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这样人类才可以避免成为自然的“物”;在工作态度和工作目标方面而言,要培养积极热情的态度和持续创新的意识,不能拘泥于物质,而应该努力的储备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见识才能实现高层次的发展;在教育目标和学习成效方面而言,教育绝不仅仅只是知识的获取,更是兴趣和能力的提升,一个文字的复述者和记录者绝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绝不能在社会和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要明确自己和物质产品的关系,这样人类才可以避免成为社会的“物”;在政治统治和政治权力方面,要始终秉承着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决心,拒绝损公肥私和权力滥用的行为;在个人价值追求方面,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积极端正自己的价值导向,相信自己勇于创新敢于拼搏,持之以恒永不放弃,这样人类才可以避免成为自己的“物”。

当然,经济本身的发展没有错,工业的发展没有错,科技的创新没有错,对自然的改造也没有错,与马克思先生对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命运的总结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必经之路。资产阶级必然被无产阶级所取代,而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也会被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所取代。人类“物化”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衍生物,但是这个衍生物对我们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有巨大的破坏力和消极影响,所以才会去探寻减少甚至消除这种不良影响的方式,使自己避免成为自我发展中的“自身的掘墓者”。而“物化”的根本消除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必然消除一样,只有依靠生产力极大发展和分工的完全消失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消灭他们存在的根基。所以在我们现代社会的现状里,对于“物化”我们只能远离它,而不能彻底摆脱它,而后者的实現必然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作者简介:洪美玲,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化资产阶级
物化-生化工艺处理页岩气采出水的工程实践
“历史认识”的“逆向开发”教学策略——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例
古木硅化处理对其物化性能的影响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
第一支资产阶级军队的创建者——克伦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