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民族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2017-09-26 12:03武小娟
祖国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武小娟

摘要:当伊斯兰宗教文明与华夏文明在大夏河流域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域内激烈碰撞时,归属于当地文化的鲜明意识形态性超越文化自身蕴藏的深厚经济效益,成为域内政府与民众从事一切文化传承与建设活动的巨大指向。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从而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临夏回族自治州 民族产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20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并有效运行至今,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以追求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文化不平衡发展缺陷,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必须针对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寻找一条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以“诚信”“敬业”为着力点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民族文化创新发展最终能否取得如期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實效性表现又会反过来影响当地民众是否愿意投资文化人才培养并扎根当地文化事业。简言之,拥有较高素质的综合性文化人才,在民族文化乃至国家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文化事业发展已然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等制约文化建设活动迈上新台阶的掣肘因素时,建立有效人才培养机制,成为政府和文化企业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人才培养当务之急在于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并积极发挥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高域内各民族群众的文化涵养。个体民众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敢于摒弃男尊女卑等传统伦理观念中的糟粕部分,家庭在考虑婚嫁之前充分给予女性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临夏州政府应在着重发展城市经济同时,不断增加教育性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着力改变经济与教育发展呈现的不平衡趋势,吸引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引导当地基层群众形成重视文化教育的社会风气新导向。同时大力提高当地已有的融入了民族特色在内的职业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开办一系列专门职业培训班,照顾少部分无法进入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群继续接受职业化训练,培育出一批通晓当地特定民族民俗文化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高精尖人才。

诚信是做人之本,特别是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快节奏时代,诚信更是推动文化产业获得长远利益与长足发展的关键动力。诚信之下,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以敬业为本,在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财富、名誉与地位等诱惑时仍能忠于职守,坚持本心。缺乏诚信、敬业为支撑的单纯科学素质人才培养过程是存在文化产业畸形发展的潜在风险的,因此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以诚信、敬业作为根本着力点,大力栽培出一部分在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能够兢兢业业、在面向文化市场时谨行诚不欺人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在思想道德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传承、学校教育及社会大环境影响作用,三者有效互动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青少年作为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社会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必须从他们着手,进而确实有效保证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等在民族群体中发挥自身价值,带动整个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朝着有利方向前进。政府与社会应通过易被民众接受的多样化方式,借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大力宣传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导民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当前与长远利益,在保证对外销售的文化产品应有的质量基础上追求必要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发展。

二、以“平等”“法治”为总要求落实政府文化产业政策

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生态环境是否能给予当地文化活力与生机。政府必须建成以平等、法治为总要求的利于当地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切实有效的落实系列文化产业政策,为确保民族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文化发展与创新是传承的最终指向和必然结果,而文化传承是优势文化得以发展与创新的首要前提。因此当地在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机制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占有者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当地政府必须冲破封闭的社会交往环境,积极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政府交流,借鉴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有效措施,利用互联网的媒体效应加大当地文化产品和特色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强度,加大招商引资。加大对民族文化继承者的政策扶持与经济援助力度,有力改善文化人才在从事产业活动时面临的生产环境恶劣问题,提高从事文化产业的工人群体的工资收入与生活水平。享受平等对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需要,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文化匠人平等享受与社会其他人群同样的社会福利与资源,普及医疗保险、养老补助等“五险一金”政策,减少文化产业圈以外人群对文化匠人的误解与歧视,为这部分人群继续从事文化事业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同时鼓励民族文化艺术人才经常性开展高质量的收徒授业活动,通过直接的言传身教方式将自身的艺术技艺毫无保留的向青年高素质人才教授推广,以此保证特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尽可能的体现延续性特征。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最终是为了面向激烈竞争的文化市场。因此仅仅凭借单纯的文化技艺人才难以实现当地文化的整体经济效益,政府应建立并健全中东部人才引进战略,形成相应的人才保护机制,吸引大批熟悉文化市场运行规律的营销强手进驻临夏文化企业。

临夏州作为西北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更要响应中央政策号召,在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过程中加强法制化建设,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绿色文化市场。法律是诚信生产与公平贸易的外在约束机制,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政府要审时度势,建立一套完善严谨的文化产权保护条例,改变原有文化市场上各企业模仿甚至故意抄袭产品设计理念的恶意竞争、相互倾轧现象,同时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依法缩减文化企业间的产业壁垒,扩大各类企业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与范围,吸收与借鉴利于产业发展的优势,共同开发临夏州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为产业创新提供充足保障。其次应酝酿并制定相应的民族文化创新奖励机制,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活动,推动传统文化资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冲破产品样式与风格单一等桎梏文化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恶性循环圈。endprint

三、以“富强”“文明”为最终目标实现当地民族文化大繁荣

当前我国文化环境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呈现多种社会思潮共存局面,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决不能受制于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陷阱。中华五千年璀璨文明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给予了深厚的资源基础,临夏州以穆斯林民族风情为主要风格的特色文化作为其中一支,应当竭心尽力在国家达成富强与文明过程中发挥强大作用。

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不仅要依靠专业人才建设及其对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创新,更在于政府与社会创造积极健康的氛围实现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民众自主化需求。首先,临夏州政府应努力在文化建设领域转变自身职能,给予民众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足够大的空间,按照自身意志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工和改造文化产品,促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健康文化呈多样化、层次化发展。其次,通过对文化人才与文化产业实施系列配套的保护政策,加大政府资金在文化事业中的投入,推动临夏州域内多种少数民族优势文化形成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文明”是先进的民族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与最终目标,临夏州必须以此作为当地文化发展并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奋斗指标,将民族文化发展纳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并与之相契合,持续为民众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开拓和创造新思路、新途径,最终实现州内民族文化共同繁荣。

只有当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后才会逐步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因此文化建设要前进就必须先带动民众富裕起来,大众在积累物质财富过程中必须正视文化自身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因而政府与社会更要注重因势利导,使域内民众获得物质收益的过程同时成为有效利用和改造特色文化的过程。在尊重自然规律与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个人、团体与当地政府要加大对所属区域内各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大规模、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化发展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自身携带的经济价值。

通过临夏州政府在近些年加大文化政策扶持力度以及文化传承者们对文化资源的正视与充分挖掘,当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获得了不容小觑的成就。虽然文化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难题与困惑,但当地只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根本的指导依据,提高域内民众的整体文化素质及落实政府系列产业政策,就有望实现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