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效果的思考Thinking of Interest Teaching o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2017-09-27 19:38王芳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教学效果

摘要:兴趣教学可以通过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 "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兴趣教学使用并不普遍。在这里笔者以兴趣教学在"概论"课中应用原因和途径进行探析,以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

关键字:兴趣教学;"概论"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占学分最高,教学时间最长的一门核心课程。然而,近年来高职学生对"概论"课没有太高的兴趣,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佳。

俄国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曾讲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人们学习的欲望。通过调查和课堂教学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概论"课积极性不高,如果想让高职学生上好"概论"课,那么就需要让他们对"概论"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兴趣教学对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

一、兴趣教学在"概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原因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政课老师使用单一的讲授形式,导致"满堂灌"或者"满堂放"现象出现,这些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不佳。兴趣教学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创造一个和谐温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从兴趣教学的含义中能够体会到,兴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改变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现状。

(一)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现状决定的

高职院校 "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处于一种"课时量多,费力够大,效果不佳,声誉不高","老师上起来没劲,学生学起来无聊"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教学现状决定了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入兴趣教学来改变这样的现状。

1、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是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新穎和具有一定难度的东西,才能激发起人的兴趣。[3] "概论"课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政治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其中内容也比较宽泛和庞杂,2013年最新修订版的教材中,含有12章内容,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法律等。从课程的设置上,可以说"概论"课是一门"高、大、上"的课程。但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些内容缺乏吸引力很难提起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他们的政治理论功底和学习能力比较差,对理论性、政治性比较强的"概论"课兴趣自然不高。另一方面,政治性和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再加上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2、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从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的现状来看,"概论"课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使用讲授的方式,即"满堂灌"。即使使用多媒体授课,由于教学资料贫乏,老师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满堂放"现象 的出现。在这样的课程上,学生只能充当听众,被动的去听,没有机会参与思考和讨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自然也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很少补充课外的知识,只是干巴巴进行政治说教,把课本上的结论直接塞给学生,这些使学生感觉枯燥和空洞,感觉这些理论没有根基,更没有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3、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度还不够,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没能结合理论知识当时的历史背景或者时政新闻以及高职学生的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没有根据实际事例对理论知识和观点进行具体的和通俗易懂的分析;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书本的一些理论知识,难以通过亲身实践来印证,使得知识缺乏说服力。

4、学生认识上有偏差,思想上不够重视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更多关注自身的就业,更多的重视专业课,部分学生认为"概论"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对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概论"课时带着很浓的功利性,认为学好了可以入党,成为共产党员后有利于自己以后找工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高职"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要想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效果,那么第一步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把知识学好,对于"概论"课来说也一样,想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知识,给予最早的关注,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以最快的速度把知识学好。在兴趣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不再是沉重的包袱。在提高"概论"课的学习效果时,思政课老师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对"概论"课感兴趣时,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欲望和积极性去学习,把被动的听课当成是主动的学习,把欲望内化为行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endprint

二、 兴趣教学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途径

兴趣教学主要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包括教学措施和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措施。高职学生在学习"概论"课的过程中,只要激发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上课的注意力就会变的更为集中,更容易接受"概论"课中新的理论知识。那么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思政课教师思考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改变学生的认知偏差

高职院校学生对"概论"课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认为讲的都是假大空的东西,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没有任何好处,认为上这样的课就是浪费自己的时 间,因此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甚至厌恶反感。这样的认知偏差会导致高职学生对"概论"课产生厌恶的情绪和排斥的心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认知偏差不是"概论"课本身内容政治性和复杂性导致的,而是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脱离实际导致的。

理论源于实践,同样"概论"课中的理论观点也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们不是空洞的,乏味的,它们来源于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只是老师空洞单一的教授方法导致了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思政课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理应告诉他们学习"概论"课的重要性。从短期利益来看,它有利于入党、考研、就业等;从长期来看,"概论"课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毛泽东的矛盾论时,可以跟学生讲,学会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白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情,自己的努力是很重要的,其他人是靠不住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类似的体验时,他们会体会到"概论"课真正的价值,从而改变对该课程的不良看法,从而消除认知偏差。当高职学生真正重视"概论"课学习了,那么他们就会慢慢的对该课程产生兴趣,相应的教学效果也会提高。

(二)与实际相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

"概论"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靠得近、贴得紧,才容易和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4]在讲到和谐社会建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近年来国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就业和教育两个与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众所周知,高职学生最关心的是三年毕业后他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怎样找到理想的工作。如何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思政课教师,首先向他们介绍目前整个国家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且讲到国家是很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制定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工作,"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鼓励创业"等,这些都实实在在拓宽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途径。这些与他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与时事政治相联系

高职学生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他们也是非常关心的,遇到这样的话题思政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跟他们讲清楚,说明白,解决他们的疑惑,使他们越听越想听。例如,在讲"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关系时,思政课教师可以讲最近叙利亚发生战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防空洞里,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这么不稳定的社会谈何改革和发展,让学生显而易见的看到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在讲政治体制改革中法律体制完善时,可以举2014年呼格吉勒图冤案平反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法律是在不断完善的。

(三)应用多样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程教学中,除了课堂讲授教学法外,还有其他很多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概论"课教学中,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社会或者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事例中明白理论知识的内涵。问题讨论教学法是体会师生平等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很容易产生共鸣。不管是案例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还是角色扮演教学法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高职学生"概论"课教学只注重课堂教学,纯粹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从"真理盒"拿出来展示给大家,重说教,高职学生往往不能親身体验理论与知识"的内涵,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高校思政课一直难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5]因此,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多开展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教学活动。

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校内活动开展与"概论"课内容相关的活动。比如,在每年的3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清洁校园和打扫教学楼的公益活动。在3月12日"植树节"专门带领学生去植树,让他们亲身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校外实践活动,比如把"概论"课内容融入到社会调查、假期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等。

兴趣教学在"概论"课中的应用涉及到"概论"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其实践问题需要思政课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究,不断总结经验,促使兴趣教学更好的服于"概论"课,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见.[Z].中发,2004,16号.

[2] 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73032346.htm.

[3][5] 罗宗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12,第67页.

[4] 纪安玲.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的策略[J].安康学院学报,第21卷第5期,2009年10月.

作者简介:王芳(1987-),女,山东枣庄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