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思考

2017-09-27 07:53管玉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事物模型思维

管玉良

摘要:地图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直观、现象的教学媒体。地图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使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就能使教学做到生动具体,概念深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好地图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更好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有效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55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地图教学既是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又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大量运用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

一、 进行"文"、"图"转换训练,培养地理空间记忆能力

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而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进行"文"、"图"转换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学生准确地记忆地理事物及其知识分布,进而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二、地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的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正是由于达尔文的敏锐观察力,才有进化论。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魏格纳如果不进行长时间地观察地图上非洲西海岸与拉丁美洲东海岸的联系,是提不出划时代的地球板块理论的。可见观察能力多么重要。观察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在感知过程中体现和发展。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有步骤有意识地把学生思维过程引导到阅读、观察、讨论、辩论、想像、推理、归纳等方面来,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去获取图上的显性信息和显性信息背后的隐性信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学生在学地理知识过程中等高线地形图就是要重点掌握的地图之一·,教学过程中要从方法、过程、实践等方面加以引导,首先引导学生从图例和注记人手,通过观察看图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各处于什么位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同一地理事物在空间、形态、数据等方面有哪些变化并进行比较,加深印象;再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比较观察找出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进行思维判断,概括出规律和特点。如山脊与山谷、陡坡与缓坡、陡崖与峡谷、高原与盆地,山地丘陵与平原的区别,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关系等等。这些思维过程完成后最后结合地图完成某些实践工作,如在图上修铁路、公路、桥梁、修建水库、工农业布局、规划居民点、选址建厂、建疗养院、气象站等等。没有观察力,就不会有丰富的想像、理论的概括和创造性的思维,地图教学可以发挥这方面的功能,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一图多思,学会归纳总结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因素的结合和联系,都可以通过区域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一图多思。每一幅圖都可以提出"有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什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多图并用,就是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原理,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如"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既可以从中读出其分布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又可以与北美洲同类气候分布图比较,得出其差异及形成因素。还可以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加强记忆地理知识,区别不同区域的异同点,而且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交叉运用各类区域图进行对比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总结概括规律的能力。如观察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来自海洋信风、沿岸暖流、山地迎风坡等),再考虑和这一现象相类似的地区(澳大利亚和巴西东部沿海地区),从而总结出分布规律,得出热带雨林气候在大陆东岸可以向较高纬度方向伸展的结论。这样,从直观形象思维上升到概括抽象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多方位判断图像能力。

四、 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化思维

地图并不是“真山真水”,而是一种地理表现形式,是一种符号,这些符号用来表示“真实存在的山和水”。比如中国地形图中对长江、黄河的表示就是用两条曲线代表的,其中当然是没有这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因为它们是抽象的,只是表现除了两条河流流经的省份、地形区域、弯曲情况等;再如等高线图、景观图等,这些都是对地理事物的概括。因此,在利用地图的时候,学生势必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抽象思维,也就是说,地图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抽象化思维。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形模型,它在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也可以作为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教材的地图模型,内容丰富多样,每一张图都可视为一个具体模型。从这些模型的研究对象上看,有状态模型,如政区图、地形图等;有过程模型,如各类经济联系图,资源分布图,气候图等。这些模型都为培养学生的模型化思维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

础。比如对于生活区、工业区、农业区的分布是否合理,就要综合气候类型(考虑到季风等问题)、地形、河流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这就是多种模型的综合运用。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再遇到相同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生成一种判定模型,从而快速地进行分析和解答。

结语:

应用地图可以让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态、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等。

参考文献

【1】邓绯鸿.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点滴[J]. 试题与研究,2013(22)

【2】程国华. 高中地理中地图教学的运用思考[J]. 文理导航,20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物模型思维
自制空间站模型
模型小览(二)
圆周运动与解题模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单独中的洞见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法则和三模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