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既时评价”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2017-09-27 13:00蔡尤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习惯评价同学

蔡尤奇

摘要;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即兴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具有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评价入手,撬起“学会倾听”这个课改的关键词,针对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合理的评价手段,改变评价方式,利用课堂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课堂的倾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关键词:评价 倾听

中图分类号:G424.21

一、困惑与思考

从教多年,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着一堂课,可在课堂上学生经常状态不佳,课堂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各种状况层出不穷,一节课还未上到一半,就有不少同学“事不关已”了,老师也已是心灰意冷。到办公室一交流,大家也都有这种感觉。别说我們的家常课,就连有些公开课,看着设计精美,课件华丽,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气氛不温不火,学生状态若即若离,设计亮点成不了吸引学生的看点,老师水平的高度激不起课堂的高潮,仔细观察,发现孩子们经常会在不知觉中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充耳不闻”,思维游离课堂不知去向。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他们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同伴回答中富有疑异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切实推动课堂有效互动的实效性呢?冥思苦想,不得其果。某日重读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最基本目的是为了教育、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能否从评价入手撬起“学会倾听”这个课改的关键词,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制定了一些可行的方案,在课堂中进行实施,发现效果较为显著,总结以后有以下几点:

二、制定细则,有“规”可依

孩子们通常对“认真倾听”认识模糊。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当有同学起来发言时,一定要注意听清老师或同学的每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在听完别人的话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中间不能插嘴。然而小学生表现欲强而自控力差,光靠他们自觉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及时使学生得到反馈信息,约束自己,我制定了详细的评价细则:(1)、上课听讲能坐直身子,不东张西望,加10分;(2)、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加10分。(3)在听同学发言时,做到五“不”加30分。五不为:不做小动作;思想不开小差;不讲与讨论的问题无关的话;不打断说话者;不嘲笑起哄,(4)在听别人发言时做到五“能”,加30分。五“能”为: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内心评价;能复述说话者的大概意思;能根据倾听内容适当提问;能在别人发言结束后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能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参与交流:“我想补充……”、“我给xx提个建议……”、“我有点不同意见……”。每周进行一次统计,总分得490分以上的同学可得5颗星,480分到490分的同学得4星,470分到480分的同学得3星,积够10颗星的就可以夺得“好习惯奖章”。这样,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评价标准给学生的言行提供了准绳,课堂上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学生多了,尊重别人的学生多了,善于思考的学生也多了,课堂上不仅有活跃热烈的争论场面,还会有静静地倾听和思考的情形。同时,我的细则里采用加分和争星夺章的活动,这样既能保护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和自尊,又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使每个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孩子进行积极的良性竞争。

三、关注全体,区别对待

我们的课堂中时常有这样的一类学生存在:他们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听”得相当认真,但却很少能看到他们能够举手发言,参与学习讨论和活动中来。这样的孩子要么胆子很小,不自信,不敢发言,要么对所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课堂上我会把较多的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多说。刚开始我可以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例如:谁能像某某同学那样重复一遍;看谁有注意听,把他的发言重复一下;谁听得明白,把刚才同学的想法说一说等。慢慢地再让他回答简单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是吞吞吐吐,可能是表达不清,可能是声音太小。这都需要我们耐心地去诱导他们一起把答案说完整,并适时的给予评价:“说得不错,如果能把想法大声地说给大家听就更好了,期待你下一次的精彩表现”。长此以往,不但培养了学生倾听习惯,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自信,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的课堂中有另一类学生存在:争先恐后,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想听别人的发言和老师的评点。如果学生这些表现,全仗老师严厉的批评教育的话,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怎么样才能让他们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呢?有一位老师在上《分数的意义》某个片断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师:对于分数,你能回想起些什么?

因为问题本身比较简单,答案开放,所以,问题一出,同学们的小手就如雨后春笋,纷纷高举,嘴里还不停地叫着:“老师,我来!老师,我来!”。老师看了看情形说:“请你把自己的答案说给同桌听一听。”同学当然说得很积极,一会儿都说完了。接着老师请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这位同学站起来,张嘴就想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位老师故意动作夸张、笑眯眯地抢先说道:“请你把刚才同桌告诉你的内容重复一遍!”这位同学被老师一将,一下子就愣在那儿,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这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也都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了一起,没有人走神了。接着,老师郑重其事地告诉同学们:“你们看,没有认真倾听,就不会知道别人说什么。我们不仅要自己会说,还要学会把别人的话听清楚。”学生心悦诚服,快乐地接受了批评。适时的评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既营造了倾听的氛围,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endprint

我们的课堂还有这样的一类学生:他经常回答问题都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他就飘飘然起来了,自己认为老师肯定喜欢他,不会批评他,于是他上课就开始随便讲话,不愿意倾听,同时也影响到别人的倾听和发言,对于这一类同学,我们就不能简单再用几句话搪塞过去了,应该用事实来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一味姑息。该批评时就应该批评,就是要让他心服口服。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微笑点头是对同学们的最高奖赏,但是老师的严格要求同样也是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倾听的能力。

四、你说我评,多元互动

1、生说师评,关注倾听

老师若想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倾听能力,首先我们自己要学会倾听,只有主动倾听学生实际表达的内容,倾听学生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倾听学生发言时夹带的内心情感,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另外教师在倾听过程中静静地等待、敏锐地捕捉、默默地思考、对学生的尊重与真诚都潜移默化地以“身教胜于言教”的方式指引着全班学生如何倾听。教师无需强制要求学生“听别人发言”,而可以问题驱动“我听出问题来了,你们听出来了吗?”“多好的回答,他的话告诉我们什么意思?谁能把他的话再重复一次?”“他的这句话说的真有水平,这么有水平的话谁能听懂?”这样以评价引领把单项的倾听与多向的交流、对话融为一体,提高效率。

2、生生互评,促进倾听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我让一个学生上台板演87.25÷2.6,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然后组织同学进行评价打分。(大家踊跃举手,积极性很高)

师:请问你给这个同学打几分?

生:我给他打7分(满分10分)

师:请你说说你打7分的理由是什么。

生:你看,他字写的不太好,一个大一个小,还有数位好像也没对齐。其他做得还不错。

其他同学也頻频点头。

师:你看我们同学,多么细心,一点错误都逃不过你们的法眼。而这些小毛病是我们同学容易犯的。

生(板演的学生):其实,我都会,就是太粗心了。

师:现在,桌之间进行互评,比比谁的收获大。

生1:我同桌在除的时候,忘了把除数先转化成整数,就等于错了,我评他0分。

生2:我同桌商的小数点没有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也是错的,我给他0分。

生3:我同桌没有把竖式的答案写在横式上,我评他9分。

一些大大小小的毛病如果被老师提出,或许孩子们还不会听得这么认真,正因为是被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提出来,所在倾听和比较犹为仔细,记忆也特别深刻,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把握。

学习成功是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习惯培养方面,也是如此。学生渴望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所以老师要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差距。在“倾听”的习惯境况中,不吝啬自己真诚的赞扬,让更多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让真诚的评价,如春雨播撒进孩子幼小的心田,让他们的心中有无穷的动力。让他们在这样的评价中,慢慢感受到倾听的魅力,感觉到倾听带给自己的快乐。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让我们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去关注、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使用评价手段,共同唤醒孩子们的耳朵,让学生真正拥有“倾听”这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 徐红.当前课程评价的误区及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3,(Z1):50.

[2] 何雪莲.批判与反思:国家课程标准的社会学解读[J].教学与管理,2002,(8):6.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惯评价同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好习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