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交往中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

2017-09-27 06:32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摘要:“师”与“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两个主体,“教”与“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共同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然而,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并非想象中的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解关系的缺失与重建是本文将要阐述的重点。

关键词:师生交往、理解关系、缺失与重建

中图分类号:G635.6

当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我们已处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知识,而先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获取都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国富民强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的两大主体,师生交往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可见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师生交往过程中理解关系的得与失,处理好师生间的这种理解关系,教学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师生间的这种理解关系缺失,将严重影响教学成果的获得。目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交往缺乏、理解关系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教师过分强调自身威信,忽视学生心理感受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大主体,享有“人类灵魂的

工程师”的美誉,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正因如此,无形中我们老师的头顶上被戴上了美丽的光环,成为了学生崇拜和学习的榜样,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就开始有了一定的距离。然而很多时候,师生间的这种距离被扩大化了,很多教师在内心里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我是老师,我说的话就是圣旨,学生必须毫不犹豫地服从,如果哪个学生对我说的话有质疑,那就是对我的不尊敬甚至是跟我作对或者对我学术及能力的一种否定,认为老师就是无所不能的。比如,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出了一道题的解题方法,而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还有一种方法能更快更好的解这道题”,老师突然间拉下了脸说:“难道我还不知道有那种方法,还要你来提醒吗!”老师的这句话不仅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该学生也会在心里产生对老师的埋怨。久而久之,没有哪个学生敢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位老师的课堂也将变得毫无生气,学生听课和学习的激情也将荡然无存,这样的教学就算这个老师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師过分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目前,很多教师为了自身利益,追求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以体现自身教学水平,获得较高的绩效工资,往往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一味地给学生施压,一味学生像小草一样,压在它身上的石头越大,他推翻石头获得新生的动力就越大。但问题是学生不是小草,而是有血有肉有思维的个体,他们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超过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一切压力,对他们所起的作用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而很多老师却往往把学生当成了机器,毫无条件、毫无理由的补课或者拖堂,把原本属于学生的周末时间、下课时间无情的占用,在过度的疲劳下,起到的效果不是学生学习变积极变热情了,相反逃学、厌学、怕学、慵懒的课堂现象涌现了。此外,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承受能力,给学生布置过多过繁过难的家庭作业,也是导致学生厌学怕学慵懒心理产生以及教学效果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大主体,绝大多数都属于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也处于未成熟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都达不到成人水平,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比如,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考了倒数第一,某老师罚他抄十遍某单元作业,这样的惩罚对于老师来说是希望学生对该单元的习题能有深刻地印象,进而督促该生学习。而恰好相反,这样的惩罚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老师在针对他,是看他不顺眼,故意为难他,是在对他考倒数第一拉了名次做的一次报复。又比如,两个同学打架,一个被老师罚写检讨而另一个没有,这样的惩罚行为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在学生心里,两个人打架总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而老师的这种惩罚往往被学生认为不公平不公正,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地对老师产生了怨恨甚至是想要报复的心理,而报复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听他的课,不做他布置的作业,完全抛弃该老师所上的那门课。

作为教师,我们不是神,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古人都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现代社会也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那我们的教师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和 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跟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还要学会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或疑问给予积极、反思性的回答,而不是批评和指责学生来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理解,教师只有先会理解学生、体谅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才能促进师生关系良好发展,才能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进而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是学生的引导者、支持者,我们所能予学生的是引导是关爱和支持,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教育不是通过强迫来实施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思维水平来实施教学,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需要关爱需要帮助的孩子而非成人或机器,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仅凭批评和职责是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身错误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主动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老师也可以和自己做朋友,不是老虎,可以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老师都是他们默默的支持者和坚强的后盾。唯有这样,教师与学生间这种理解关系的缺失才能得以重建,心与心才能靠拢在一起。

通过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理解了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了每个学生的特点,方便了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升华。同时,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爱,进而体会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沟通和交流是师生关系中理解缺失得以重建的关键,在此关系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并给予学生母爱和父爱般的温暖,这样才能重建师生间缺失的理解关系,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伟 —《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版

[2]邓涛—《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北京出版社 ,2005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