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鉴赏中的“用典”

2017-09-27 17:36吴延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蓬莱用典冯唐

吴延统

中图分类号:I052

典故是古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关来历出处的词语,是浓缩的文学语言。掌握一定的典故,可以使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一、认知典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张中行先生在《文言津逮》中给“用典”下了这样的定义:“用较少的词语拈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意思。”只有把典故的含义弄清楚了,联系诗歌,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像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当然在古诗鉴赏中,还要注意典故的暗用、正用和反用。同时,还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常见典故的意义,更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创作意图。

二、剖析典故,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

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可借助典故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如: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诗中用了两个典故“蓬莱”“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用可以长生,在常人看来蓬莱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的一切束缚,包括赋税的苛扰,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没有税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那么官空想必也要年年去那里收税。诗中化用典故“蓬莱”“紫芝”,并作假设推想,包含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通过对典故的辨析,把握了典故的意义,作者对“官家”的态度也就明白了:这首诗讽刺了当时官府的剥削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对官府厌恶嘲讽的态度。

三、明辨典故,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实相生,相得益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达到了借古抒怀的目的。

四、借助典故,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从诗歌创作的内容,感情的需要出发,从内心呕出,巧妙的使用典故,能使作品簡洁含蓄,余韵盎然。所以,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首诗中作者援引了名将马援花甲出征,班超年老守边,薛仁贵威震突厥三个典故,表达了边将士为国建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这三个典故的使用,使整个诗歌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总之,对古典诗歌中用典的理解和把握,更能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会收取一石四鸟之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蓬莱用典冯唐
蓬莱小面有性格
敬与恕
过大梅沙
敬与恕
用典犹如用比兴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老妻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你不知道的蓬莱书法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