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航天梦

2017-09-27 20:21苑宣
军工文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研制火箭航天

苑宣

在中国航天迎来一甲子之际,上海航天也迈入第55个年头。“十二五”期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弹箭星船器各领域全面实现了规划目标,导弹武器参与各类军事演习和实兵实弹训练,取得了防空导弹武器领域的最好成绩,现役金牌火箭创造了一个月内、两个基地圆满完成3次发射任务的国内纪录,新一代长征六号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发射13颗卫星均在轨稳定,载人航天和探月领域成功实施5次飞行试验。这些只是中国航天事业创立60年以来的一个片段。

回眸创立以来的55年,八院用一次次成功回馈了国家的重托与用户的支持。从单一承担导弹武器仿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上海航天立足黄浦江畔的这座国际大都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国为重;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创新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科学管理;始终坚持强军之要、军民并举;始终坚持质量至上、成功为本;始终坚持融入上海、开放共赢;始终坚持作风引领、塑造精神,逐步发展成为“弹箭星船器”领域俱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航天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院之一。回首历史,上海航天奏响了一曲浦江天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8公里,那也了不起,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5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枚喷薄而出的火箭打破了上海南汇老港的宁静——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M在这里发射升空,飞行8公里,实现了我国火箭技术史上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

1958年,伴随着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开始了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为了将图纸变成真正能够发射的火箭,考虑到上海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工程实现能力,在与上海市委协商沟通后,第一设计院搬迁至上海,成立了上海机电设计院。自此,黄浦江畔,一项神秘、光荣而又艰辛的航天工程拉开了帷幕。

如今的上海航天展示厅内,有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略微泛黄的定格,珍藏下的是上海这座大都市与航天事业的不解之缘。1960年5月,得知上海研制的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毛泽东主席十分高兴,表示要亲自看一看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探空火箭是什么样子。毛主席深情凝望着T-7M探空火箭,当得知这枚火箭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年轻人干出来的,他意味深长地说:“8公里,那也了不起!”“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很难想象,在一没经验积累,二没外部参考,科研经费又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当时的科研人员是如何靠着定时钟表改装的分离机构、自行车打气简加注的推进剂、小电珠钨丝裹上硝化棉制成的点火装置,成功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T-7M发射升空的。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次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一系列第一次,无不见证着上海在航天事业探索前行路上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功绩。

铁流滚滚,铸国防“天盾”

出于加强国防基础力量和自主研制能力建设,加速中国导弹工业发展的需要,1959年,中央军委决定在上海建立导弹试制技术基地。1961年8月1日,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正式成立,吹响了航天人在上海这片沃土上开拓、进取、奋斗、发展的序曲。

1961年,毛泽東主席提出,研制导弹也要“先学楷书,后写草书”。机电二局成立后,接管上海新新机器厂、上海仪表厂、上海广播器材厂、上海有线电厂4个单位和机电设计院,开始承担导弹仿制工作。

缺乏必要的基建投资,缺乏技术资料,缺少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等等,也许你无法想象当时试制导弹存在的诸多困难。“刚搬来的时候,就是借用现有的厂房,没有清洁厂房,只好拿塑料布,把房间蒙起来,就变成清洁厂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晋才是那个时候来到上海。而中国导弹的起点就在这些简陋的厂房里。

第一批进行飞行试验考核的导弹被称为“先锋批”。为了确保早日拿出初样产品,按照“边基建、边练兵、边试制”的原则,边改建扩建厂房,边搞设计,边进行工艺练兵,逐步掌握了导弹设计、工艺和制造技术,做到了成套制造、小批量生产和发展品种。大家不畏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几乎吃睡都在厂里。1964年,仅用了三年时间,三发先锋批导弹正式总装测试成功。上海这片土地上首次诞生了由上海人自己制造的导弹。随后的飞行试验,三发导弹全部命中目标。之后,上海航天又陆续开展了后续型号的研制,并逐步装备部队。

1969年,中央决定将一型导弹研制任务交给上海机电二局,而这是一个完全自主研制的产品,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有人曾问我这几十年来最艰辛的工作特点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两个字‘失败。科学的道路不是用鲜花和掌声铺就的。鲜花很快就会凋谢,掌声也是短暂的,但是失败的教训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回顾型号走过的历程,对全程参与研制攻关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晋才而言,有太多故事和回忆。

早期的积累,换来如今的厚积薄发。上海航天的防空武器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多次演习和保障工作中以优异成绩赢得了上级和用户的广泛赞誉,为护卫祖国神圣领土,构筑了起一道坚强的“天盾”。

铸金牌辉煌,观风云变化

1969年8月,出于严峻国际形势和复杂国内形势的考虑,为推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周恩来总理指示:上海不仅可以搞导弹,也可以搞火箭和卫星。由此,拉开了上海航天工业新的篇章。

根据中央下达的任务,上海开始组织两级液体火箭和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1975年,风暴一号成功将第一颗“长空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重量达到了1107公斤,是当时国内发射成功的最重卫星。1981年,风暴一号又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1988年9月7日,首枚长征四号甲火箭成功将第一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使上海在运载火箭研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endprint

之后,随着我国卫星研制型号的不断增加,“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先后研制成功。长征四号系列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分别获得中国航天金牌火箭的称号。2014年,“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实现了我国长征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2015年长征六号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的首发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上海航天已成为我国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力量。

十年磨一箭,讲的是火箭研制的坎坷;十年磨一星,道出的却是卫星研制的艰辛。风云一号A星发射后仅39天,卫星姿态失控;B星在轨运行165天,未达到设计寿命;而首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在基地发生爆炸……航天型号的研制从来不会一帆风顺的,“我当时站在塔架上,那份难堪和窘迫,真想从塔架上跳下去。”作为我国风云卫星的元老,孟执中院士对那一刻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但面对着研制过程中一道道技术难坎,上海航天人并没有退缩。“一定要在退休回家前,搞出一个圆满的结果,给党和国家及关心支持我们干航天事业的人们一个完美的交代!”这是孟执中在风云一号c星初样研制动员会上许下的诺言。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首次发射,带着咆哮直刺苍穹,把第三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长四乙的首次“亮相”圆满成功,风云一号c星也成为我国首颗稳定运行的业务应用气象卫星。之后,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并稳定运行,实现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天气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天气监测中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上海航天运载火箭年研制已达20发,风云、遥感、实践等多领域、多平台卫星的并行研制。

创新攻坚十六年,交会对接奏凯歌

仰望星空,九天揽月,千年飞天梦,中国人探索宇宙的壮志豪情从未熄灭。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重点工程全面启动。而建立空间站,兩个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是必须突破的重点技术。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航天依靠很少的经费,开始了历时16年的艰难攻关历程。

万事开头难,对接机构要做成什么样子,实现工程化的技术难点在哪里,对于当时的研制团队而言,很多概念都只是停留在模型和图片资料上,一切都是未知数。对标国际先进,上海航天提出采用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

118个进行测量传感器,5个接发指令的控制器,18台电机,上千个齿轮和轴承,上万个接插件、电缆紧固件,1101次地面对接试验,647次分离试验……16年风雨兼程、16年创新攻坚。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上成功对接的那一刻,十六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十六年来,上海航天不仅研制出了对接机构,拥有发明专利30余项,器件国产化率达到了99%,而技术的突破。如今,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历经多次无人和载人试验,上海“智造”的对接机构得到了充分验证。而上海航天人太空探索的步伐没有就此停止,嫦娥工程,一个九天揽月的太空壮举,上海人再次大展身手,月面巡视勘察,当“玉兔”踏上月球的那一刻,一道上海“智造”的中国辙永远地印在了月宫之上。

军民融合,富国强军

上海牌电视机、航天牌电冰箱、上海牌洗衣机、舒乐牌吊扇、航天牌收录机(被誉为“五朵金花”),上世纪80年代拥有这样的一台家电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五朵金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上海航天创新发展,推动航天技术应用的步伐却始终没有停止。

多年来,上海航天以敢为人先的魄力,顺势而为,对军品专业和民品产业进行了调整。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上海航天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逐步聚焦到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联商贸。2015年,上海航天明确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十三五”核心战略之一,与军品任务、民用产业并驾齐驱,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谋划专业所的小产业集团,建设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保障。院“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9家专业所(含总装单位)军民融合产业收入要达到单位总营业收入30%以上,合计达到100~150亿元以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技术和管理创新之外,可能还要依赖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到“十三五”末,培育形成空间信息技术及微系统、高端智能装备及精密传感、智能交通安全与探测、新一代储能电源产品以及节能环保与热控等五大核心产业。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到长征火箭第200次发射、新一代运载长征六号首飞成功,从第一发导弹到三型导弹接受阅兵,从第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到数十颗星在轨运行、从第一次一箭三星到多星发射上面级、从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到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联商贸,上海航天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留下一个个鲜亮的印记。面向未来,上海航天将立足“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以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在续航天梦、铸强军梦、圆中国梦中踏上新的征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制火箭航天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逐梦航天日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