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培育研究

2017-09-28 13:15谢芳李丹英
教育界·上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谢芳+李丹英

【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 他们即将结束学生的身份跨入劳动者的行列,他们的幸福感,尤其是与他们当前承担的主要任务所对应的学习幸福感,具有不容忽视的研究意义。文章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对大学生的学习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因素做出了分析,探讨了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对策和应该避免的误区。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项目来源】省教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路径研究》(湘教通(2016)400号553);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教改项目《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培育研究》(NJY201604)。

一、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现状

在对国内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中,得出目前大学生觉得学习很快乐、能从学习中获得幸福感的占少数,基本上不超过15%,而极度厌学、产生过辍学想法的大学生也比较少,在10%以下。剩下大多数学生呈中间态度,学习不能使他们感到十分快乐,但他们对自己学生的身份有充分认知,明确知道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并且对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学习环境或学习成绩等并不是十分满意[1]。可以说,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学习幸福感的概念比较模糊,他们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学习幸福感上的体会并不是十分强烈。

(二)影响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因素

1.学习价值观。

学习观是指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和观念,学习观是主观的且具有个体差异性。好的、成熟的学习观能促进大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绪,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更容易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成就。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最大的差别是,他们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再一味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主动接受教育,自主选择教育方式,并且大学教育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学习观在大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中产生的影响会更强。学习成绩在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学习幸福感越强,而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学生,学习成就感越低,学习幸福感也就越弱。

2.自信心和归因倾向。

自我价值感会对大学生学习幸福感产生较大的影响。自我价值感是个体对自己的一种主观感受,即认为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是否重要,是否能产生价值,是否有能力做好各项事务。简单来说,自我价值感就是大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具有自信心。自我价值感与学习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自我价值感高的学生更具有学习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低的学生学习幸福感也偏低。

归因倾向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因素。学习主观幸福感高的大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从自身找原因,检查是否是自己学习不够努力、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等,能够良好适应环境变化。而学习主观幸福感低的学生,习惯将问题推给外部因素或他人,以此获得暂时的安心,制造一种假象,自我欺骗,这是一种伪幸福感。因此,归因倾向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提高学习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3.学习能力。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能较好地认知和组织学习活动,学习效率高,学习能力提升快,学习幸福感也会比较高。同时,学习幸福感越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体验增加,成就动机也会增强,能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和热情,较好地进行学习行为管理,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新需求。

二、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对策

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现状和影响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既有大学生的学习观、自信心和归因倾向等内部原因,又有社会、就业等外部环境带来的重重压力的外部原因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因此,应该从多方面来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一)校方加强对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培育

1.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幸福感教育

大学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幸福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储备人才。学校应该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学校对学生的了解可能没有那么多,而且大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面对工作和社会的坚实基础。学校应该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多组建能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团体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增进校方对大学生的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且能增进大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好感,使学习体验变得愉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高校的教育功利性倾向很严重,把教育降格到培训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专业技术,而对于人文环境建设做得还不够。高校教育不是让大学生学习教条知识,阻碍学生智慧创新与发展,也不是只让学生学习技术性专业技能,忽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不够,缺少文化氛围的陶冶,就无法接受到古今中外思想家的熏陶,思想观念就会被局限,无法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到幸福生活的意义。要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必须为他们营造一个极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高低。一个具有高雅人文修养和人文情怀的大学生,必然拥有对学习幸福的感知能力。因此,学校要为大学生营造一种优秀的文化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兴趣和爱好相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感受到受教育的幸福。

(二)大学生自我培育学习幸福感

大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主动学习。对于学习成果要正确归因,做学习的内控者,更多地反省自身的问题,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对学习成果的預期要符合实际,既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不可妄自菲薄,故步自封,要将学习目标细化,一步一步实现。针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学生要积极与学校、教师、家庭沟通疏解,主动寻求解决方式。对于社会和就业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学习压力,要学会化压力为动力,思想上解负,行动上积极应对,迎接未来工作的挑战。总之,对于各方面因素给学习造成的影响都要采取积极、主动、健康的方式去化解,避免消极的应对方式,自我培育学习幸福感[2]。endprint

三、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应避免的误区

(一)避免把幸福感错误地理解为简单无欲无求的快乐

学习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体验、学习环境和希望达成的学习成就四个方面。因此,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提升必须要建立在至少其中一方面,例如学习成绩的提高、学习环境的改善、良性学习体验的增强或者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幸福感的培育是有目标和可量化标准的,并不完全等同于简单的无欲无求的快乐感。在对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培育过程中应避免此误区。

(二)避免幸福感的培育主要依靠改善外部条件而忽视自我能力的提高

学习环境等外部条件的改善是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外因,而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才是学习幸福感增强的内因,內因和外因要同时发挥作用,学习幸福感的培育才能行之有效。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奚恺元教授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学生在获得成绩历程中收获的点滴幸福[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外部条件的改善能够更好地催化大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自内而外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幸福,自觉主动地享受学习,热爱学习。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时要避免主要依靠外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大学生自我能力提高的内因。21世纪是追求人性最大化的时代,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价值的最终目标[4]。

四、结束语

对于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研究资料也比较少,很多研究方向还处于空白阶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爆发出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学习幸福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学习幸福感的概念厘定、特征分析和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描述了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幸福感体会,确定了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研究价值,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内因和外因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了学校、教师、学生本身可做的工作,最后为避免培育大学生学习幸福感走入误区提出了警示和注意。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对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对其未来人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幸福感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展开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5(01):74-79.

[2]陈虹岩.试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6):18-19.

[3]柴素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唐洁,孟宪璋.大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04):316,3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