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夯实以学定教的基石

2017-09-28 19:26林海暨瑞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小儿写作能力文本

林海++暨瑞凤

【分类号】G623.2

【摘 要】: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小练笔”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独特的风景。本文就探寻课堂小练笔的“引燃点”,怎样让“小练笔”在有限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练得扎实有效,从“把握文本,模仿经典;挖掘文本,放飞灵性”等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以学定教 课堂练笔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资助课题“随迁子女习作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ZJJ20130700318)。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及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练笔成为高效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课堂小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练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堂练笔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于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那么,如何适时地落点课堂练笔,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形式和时机。

一、把握文本,模仿经典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2] 因为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可以说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我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或句式精美,或结构精巧,或布局典范,或表现手法独特。在教学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的进行经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仿照结构,学会谋篇

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3]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布局、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都是学生的练习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文体特征的准确把握。文体是文本最直接的形式特点,如果连文章的体裁特征也没有把握,或没有重视,那就谈不上对文本形式的理解与把握。只有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作者怎样围绕中心一步一步把文章写下来的,各段之间又是怎样联系衔接的。引导学生在分析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基础上,感知、理解,最后把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板书设计】

二、挖掘文本,放飞灵性

文本中多有文笔含蓄之处,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通过探究性研读,创造性解读,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继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在练笔的对话过程中,使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生活經验,去挖掘文本的“微言大意”,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放飞了生命的灵性。

(一)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在教学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内容后,根据教学内容,就课本取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两小儿辩日》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有关议论文的方法,分析研究《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论证、结论,加深对议论文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写议论文”打下伏笔,达到“扶”的作用。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明确练笔要求

(1)、读《两小儿辩日》,划出其中一儿的观点及辩论的内容。

(2)、根据议论文三步曲的方法,把刚才划下来的内容写下来。

2、反馈练笔情况

请两个观点不同的学生根据写好的“论文”上台辩论。

【板书设计】

提出观点: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提出观点: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二)学习迁移,及时仿写

文以载道,学以致用。让学生把学到的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读写结合必须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的揉进阅读教学,并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学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学习作者谋篇布局,学习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态度决定高度”“今天的我比昨天进步就行”。

【提纲】

总之,课堂处处皆习作,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独特作用,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带上自己的一颗慧心,注意根据语文教学的阶段性,小学生心理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确定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点,巧妙挖掘训练 “泉眼”,使学生依托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养成随文练笔的好习惯,令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2 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2012:8.

[2] 《小学》六卷 朱熹

[3]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猜你喜欢
小儿写作能力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小儿难养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写日记